摘要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mplantable cardiovert-er defibrillator, ICD)为目前预防心源性猝死的标准治疗方法[1]。与药物治疗相比,ICD能明显降低心源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 SCD)高危患者的死亡率。研究显示,植入ICD的患者与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的患者比较。前者死亡风险下降28%[2]。但是,Sears[3]的研究显示,安装ICD也给患者带来一些问题,如体力活动受限、恢复工作、开车等生活方面的担忧;同伴的接纳、身体形象调整等适应问题;情感表达、财务问题、性生活障碍等家庭和婚姻问题;焦虑、抑郁、恐惧等心理问题。因此,越来越多的医护人员关注ICD植入者的生活质量。目前,国外在ICD植入者生活质量方面的研究较早、较多,综述如下。
出处
《护理学报》
2015年第10期23-26,共4页
Journal of Nursing(China)
作者简介
郭希娟(1987-),女,山东青州人,本科学历,硕士研究生在读,护师。
梁涛(1967-),女,北京人,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