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幼儿园外来幼儿文化融合的文献综述
被引量: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越来越多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跟随父母来到城市,城市中已出现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这一特殊群体。由于他们来自外地,因此他们与本地的幼儿在多方面存在差异,做好外来务工子女与本地幼儿的文化融合已成为幼儿园教育的重要内容。作者通过梳理相关研究的脉络,从流动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产生的影响,多元文化融合下产生的优势,以及多种多样的融合方式三个方面归纳相关研究的成果。
作者
朱喜红
沈瑾倩
机构地区
苏州工业园区胜浦街道金光幼儿园浪花苑分园
出处
《文教资料》
2015年第4期126-127,共2页
关键词
幼儿教育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
文化融合
分类号
G612 [文化科学—学前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2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18
同被引文献
4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4
1
鲍国光,俞彩霞.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与本地生的新融合教育:“和合教育”的研究与实践[J]
.中国特殊教育,2011(9):82-85.
被引量:4
2
张立鹏.
社会文化差异对城市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的影响[J]
.江苏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8(2):18-20.
被引量:3
3
庄曦.社会融合视角下流动儿童媒介使用行为研究.武汉大学博士论文.2012.
4
冯帮.
流动儿童的城市文化适应研究——基于社会排斥的分析视角[J]
.现代教育管理,2011(5):17-21.
被引量:14
二级参考文献
12
1
任云霞,张柏梅.
社会排斥与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研究[J]
.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19(2):14-16.
被引量:20
2
林少君.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问题分析[J]
.合作经济与科技,2005(04X):8-10.
被引量:1
3
李庆霞.
论文化冲突的地位与作用[J]
.学术交流,2005(9):6-9.
被引量:9
4
刘珍珍.
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研究[J]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5(12X):23-24.
被引量:17
5
Andersen,J.Post -industrial solidarity or meritocracy? [ J ].Acta sociologica, 1999, (4).
6
Andersen, J.Socialand system integration and the underclass[A].Ian Gough & Gunnar Olofesson.Capitalism and social cohesion [ M ] .London : Macmill-an Press, 1999 : 127-148.
7
徐启建.办一所幸福的学校--访中央教科所教授、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创始人孟万金.中国教育报.2011-05-03.
8
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意见,http://www.jledu.gov.cn/dd/wx21/jyb/2003/0917/2593.html,2003-09-17.
9
孟万金.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奠基幸福有成人生[J]
.中国特殊教育,2010(11):3-8.
被引量:88
10
孙红玲.
浅论转型时期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公平问题[J]
.教育科学,2001,17(1):4-6.
被引量:68
共引文献
18
1
刘东霞,王芳.
民工随迁子女社会融合困难的客观困境与现实出路[J]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2):357-357.
被引量:1
2
郑友富,俞国良.
流动儿童身份认同与人格特征研究[J]
.教育研究,2009,30(5):99-102.
被引量:39
3
李媚宇,王平.
适应、融入与发展——关于兰州市少数民族流动少年儿童义务教育适应问题的思考[J]
.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1(3):113-115.
被引量:1
4
闫艳,周光琦.
在“内涵式融合”中共享教育的幸福——宁波市鄞州区流动儿童教育的实践经验与思考[J]
.中国特殊教育,2013(3):47-49.
被引量:1
5
王中会,孙琳,蔺秀云.
北京流动儿童区域文化适应及其对城市适应的影响[J]
.中国特殊教育,2013(8):55-60.
被引量:18
6
钟景迅,刘任芳.
城市公办学校农民工子女的文化困境及其管理对策探讨[J]
.现代教育论丛,2014(6):10-16.
7
邓辉.
关于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服务研究[J]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5(1):101-104.
被引量:4
8
王中会.
流动儿童亲子依恋对城市适应影响的内在机制:社会认同的中介作用[J]
.中国特殊教育,2016(2):56-62.
被引量:8
9
王中会,蔺秀云,侯香凝,方晓义.
流动儿童城市适应及影响因素——过去20年的研究概述[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37-46.
被引量:37
10
李少雅.
流动青少年社会融合研究述评[J]
.青少年学刊,2016(3):26-33.
被引量:7
同被引文献
4
1
程五一,杨明欢.
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幼儿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研究[J]
.中国电化教育,2012(8):97-101.
被引量:52
2
王晓芬,庄云.
3-6岁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同伴交往能力的发展特点[J]
.学前教育研究,2012(9):29-34.
被引量:17
3
郑隽.
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策略[J]
.黑河教育,2018(12):69-70.
被引量:14
4
徐美芳.
外来务工家庭家园合作现状及策略[J]
.名师在线,2017(1):83-84.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1
1
余丽丽.
家园互动中接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实践研究[J]
.河南农业,2019,0(9):61-62.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刘燕.
借助资源建设 提升互动质量——游戏资源库建设中家园互动的点滴[J]
.教育界,2020(40):71-72.
1
观点[J]
.浙江经济,2008(5):7-7.
2
关爱外来务工人员子女项目启动可免费托管[J]
.老区建设,2011(17):5-5.
3
安全帽上画笑脸儿童节上获大礼——中建一局北京公司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走进工地[J]
.工会博览,2016,0(19):66-66.
4
无,陈军(点评).
他们[J]
.语文教学与研究(读写天地),2008(9):34-34.
5
张中彦.
基于企业内部价值链的战略成本管理[J]
.企业技术开发(下旬刊),2016,35(2):21-22.
被引量:2
6
石晓峰.
浅析国有企业既有管理体系与风险管控的融合[J]
.决策与信息,2016(11):109-109.
7
包顺平.
以企业文化为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研究[J]
.时代经贸(下旬),2014(3):222-222.
8
刘中华.
探讨新形势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J]
.中国市场,2016(1):135-136.
被引量:40
9
王慧.
关于做好新形势下国有企业文化推进工作的几点思考[J]
.东方企业文化,2014,0(12S):92-92.
被引量:1
10
余枚.
城镇化下一站[J]
.新理财(政府理财),2013(1):36-38.
文教资料
2015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