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冷热电联供系统技术发展综述
被引量: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介绍了冷热电联供系统(CCHP)的主要特点及国内外发展现状。就当前CCHP研究中的系统配置、评价准则、运行优化等热点问题进行概述。系统配置是影响联供系统节能经济性的核心因素,是当前研究的重点问题;合理的评价准则、运行管理的优化是CCHP高效运行的重要保障。现通过分析CCHP发展趋势及潜在市场,来发现未来CCHP技术研究的重点。
作者
齐鹏
机构地区
中国国电集团公司
出处
《机电信息》
2015年第12期173-173,175,共2页
关键词
冷热电联供
天然气
分布式
分类号
TM61 [电气工程—电力系统及自动化]
作者简介
齐鹏(1978-),男,山东潍坊人,硕士研究生,工程师,研究方向:电力发展规划。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5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72
同被引文献
51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41
参考文献
8
1
付林,李辉,等.天然气热电冷联供技术及应用[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2
Wu D W,Wang R Z. Combined cooling, heating and power: A review[J]. Progress in Energy and Combustion Science, 2006 (32) :459-495.
3
李胜,吴静怡,王如竹.
冷热电联供系统的研究热点概述[J]
.制冷与空调,2008,8(6):1-9.
被引量:18
4
左政,华贲.
燃气内燃机与燃气轮机冷热电联产系统的比较[J]
.煤气与热力,2005,25(1):39-42.
被引量:27
5
杨木和.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的环境性评价初探[A].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热能动力分会第十七届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11.
6
和彬彬,段立强,杨勇平.
冷热电联产系统新评价准则研究[J]
.热能动力工程,2009,24(5):592-596.
被引量:18
7
Azit A H, Nor K M. Optimal Sizing for a Gas-Fired Grid- Connected Cogeneration System Planning[J]. IEEE Trans. Energy Conver, 2009,24 (4) : 950-958.
8
鲁珏,解大.
微型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的研究[J]
.现代建筑电气,2013,4(4):5-8.
被引量:3
二级参考文献
35
1
皇甫艺,吴静怡,王如竹,黄兴华.
冷热电联产CCHP综合评价模型的研究[J]
.工程热物理学报,2005,26(z1):13-16.
被引量:19
2
任禾盛,王金旺,刘宝兴.
微型燃气轮机热电联供系统的热经济学最优化分析[J]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2004,26(5):443-446.
被引量:9
3
蒋毅,任禾盛,刘宝兴.
微型燃气轮机冷热电联供系统的热经济性分析[J]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2004,26(5):485-489.
被引量:8
4
苏亚欣,费正定,杨翔翔.
太阳能冷热电联供分布式能源系统的研究[J]
.能源工程,2004,24(5):24-27.
被引量:15
5
贾明生,凌长明.
热电冷联产系统的几种主要评价模型分析[J]
.制冷与空调,2004,4(4):34-38.
被引量:11
6
王振铭,郁刚.
我国热电联产的现状、前景与建议[J]
.中国电力,2003,36(9):43-49.
被引量:21
7
曹家枞,刘凤强,秦志红,曹双华,张时飞.
Energy and Exergy Analysis, and Thermoeconomic Performance of a BCHP System[J]
.Journal of Donghua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2004,21(5):36-42.
被引量:2
8
张晓晖,陈效孺,杨茉.
冷热电联产系统对CO_2排放影响的分析研究[J]
.热能动力工程,2005,20(3):296-299.
被引量:1
9
刘凤强,曹家枞,朱冬林.
BCHP系统中余热锅炉结构参数的热经济学优化[J]
.燃气轮机技术,2005,18(2):52-56.
被引量:8
10
冯志兵,金红光.
燃气轮机冷热电联产系统及其热力分析[J]
.动力工程,2005,25(4):487-492.
被引量:10
共引文献
72
1
贺鹏,艾欣,徐虹.
微电网经济运行研究综述[J]
.电工文摘,2013(1):2-6.
被引量:2
2
张云飞.
杭州市推广天然气热电冷联供系统的可行性[J]
.煤气与热力,2007,27(2):67-69.
被引量:12
3
祝兆辉.
燃气内燃机发电机组在LNG接收站的应用[J]
.煤气与热力,2007,27(11):67-69.
被引量:2
4
徐林德.
分布式能源系统设计优化分析[J]
.能源工程,2007,27(5):26-29.
被引量:3
5
冯继蓓,高峻,杨杰,刘素亭.
楼宇式天然气冷热电联供技术在北京的应用[J]
.煤气与热力,2009,29(3):10-13.
被引量:15
6
郭力,许东,王成山,王守相.
冷电联供分布式供能系统能量优化管理[J]
.电力系统自动化,2009,33(19):96-100.
被引量:74
7
刘青荣,阮应君,任建兴,顾群音,林辙夫,朱群志.
冷热电三联产系统节能减排效果的理论分析[J]
.华东电力,2010,38(2):267-270.
被引量:15
8
谷雅秀,王生鹏,高振生.
冷热电三联产系统研究进展[J]
.热力发电,2010,39(12):14-16.
被引量:9
9
姚均天,郑莆燕,柴国旭.
分布式联产系统相关问题的研究[J]
.上海电力学院学报,2010,26(6):545-549.
被引量:4
10
吴正旺,栗德祥.
设计结合分布式能源[J]
.建筑学报,2011(3):84-87.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51
1
康书硕,李洪强,蔡博,胡姗,张国强.
冷热电联供系统中“以热定电”与“以电定热”的分析研究[J]
.建筑科学,2012,28(S2):255-259.
被引量:23
2
刘小雨,白一.
浅谈燃气冷热电三联供的发展新方向——以天然气的应用为例[J]
.能源与节能,2014(2):67-68.
被引量:1
3
李赟,黄兴华.
冷热电三联供系统配置与运行策略的优化[J]
.动力工程,2006,26(6):894-898.
被引量:43
4
中国城市燃气协会分布式能源专业委员会.中国城市燃气十二五期间分布式能源发展的若干问题的研究[R].北京,2010.
5
DGJ08-107-2012,上海市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6
钱科军,袁越,石晓丹,ZHOU Chengke,鞠平.
分布式发电的环境效益分析[J]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8,28(29):11-15.
被引量:274
7
龙惟定.
热电冷联供技术分析及政策建议[J]
.电力需求侧管理,2010,12(4):1-4.
被引量:9
8
杨洪海,肖荪,吴利辉,吴植华.
楼宇三联供容量配置及运行方式的研究[J]
.制冷与空调,2010,10(6):85-86.
被引量:6
9
林怡,张士杰,肖云汉.
复合供能系统优化配置和运行策略研究[J]
.暖通空调,2011,41(10):84-90.
被引量:14
10
蒋润花,杨晓西,杨敏林,杨小平.
内燃机分布式冷热电联供技术应用及发展趋势[J]
.节能技术,2012,30(2):127-130.
被引量:11
引证文献
5
1
赵静,杨洪海,叶大法,秦伟春.
冷热电联供与水蓄能耦合利用系统研究[J]
.节能技术,2016,34(2):120-124.
被引量:5
2
王文静,于立涛,撖奥洋,张智晟.
基于MOABC算法的冷热电联供系统优化调度研究[J]
.电力需求侧管理,2019,21(4):48-53.
被引量:10
3
欧阳斌,袁志昌,陆超,屈鲁,李东东.
考虑源-荷-储多能互补的冷-热-电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运行研究[J]
.发电技术,2020,41(1):19-29.
被引量:23
4
许玉杰,张士杰,王庆峰,支永光.
微燃机分布式供能系统动态特性及控制分析[J]
.区域供热,2020(4):80-86.
5
李铭,张海军,王梦轩,王子彦,程上方,王江峰.
基于超临界二氧化碳的动力系统及多联产系统研究进展[J]
.能源与环境,2023(6):15-19.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41
1
王俊杰,郭霄宇,王含,张谨奕,白宁,孙嘉.
冷热双蓄与热泵耦合的综合能源系统经济效益分析[J]
.分布式能源,2020(5):64-70.
被引量:4
2
马秀娟,邵姝珺,张华强.
电蓄热材料的温度场传热模型特性分析[J]
.节能技术,2017,35(3):240-244.
被引量:2
3
张新,张漫,王维洲,杨建华,井天军.
基于改进杂交粒子群算法的农村微能网多能流优化调度[J]
.农业工程学报,2017,33(11):157-164.
被引量:16
4
曹玮,郑莆燕,仇中柱,沈玉清,史洪超.
冷热电联产系统两级调峰方案■分析[J]
.节能技术,2019,37(1):27-31.
被引量:2
5
吴宣儒,李萍,郝才成.
基于改进蝙蝠算法的冷热电联供型综合能源系统调度[J]
.工业控制计算机,2020,33(8):51-54.
被引量:3
6
陈卫东,袁华夏,周宇峰.
输配电工程施工中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
.电力系统装备,2020(17):143-144.
7
高峰.
智慧化电厂耦合火/风/光智慧化多能互补创新研究[J]
.电力系统装备,2020(17):187-189.
8
周兵凯,杨晓峰,李继成,农仁飚,陈骞.
多元融合高弹性电网关键技术综述[J]
.浙江电力,2020,39(12):35-43.
被引量:23
9
晏伟,吴新林,方景刚.
含环境成本和多种储能的综合能源微网优化运行[J]
.电力需求侧管理,2021,23(1):67-71.
被引量:6
10
宣伟东.
300 MW机组高低旁路联合供热改造实践分析[J]
.节能技术,2020,38(6):561-564.
被引量:8
1
刘家利,郭孟狮,李炎.
135 MW机组锅炉掺烧半焦试验及经济性分析[J]
.洁净煤技术,2017,23(2):86-91.
被引量:15
2
林俊光,胡亚才,陈琦,张卫灵,钱海平,徐红波,卢婉珍.
几种电厂冷凝热回收系统的节能经济性对比分析[J]
.能源工程,2013,33(5):55-58.
被引量:2
3
太阳能产业升级释放配套特种涂料潜在市场[J]
.表面工程资讯,2011,11(3):34-34.
4
杜域超.
提高某600 MW亚临界机组节能经济性途径研究[J]
.华电技术,2017,39(2):57-59.
被引量:3
5
侯冶.
燃气轮机冷热电联供系统优化与节能经济性研究[J]
.科学与财富,2015,7(11):130-130.
被引量:1
6
我国高压变频器潜在市场巨大[J]
.变频技术应用,2012,7(6):46-47.
7
邹德佳.
热电联产机组集中供热在节能减排中的作用[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7(10):176-176.
被引量:2
8
A. Mayere S. Riffat.
A Novel Solar Driven Micro-CliP System: A State of the Art Review[J]
.Journal of Energy and Power Engineering,2010,4(11):30-35.
被引量:1
9
孔祥强,李瑛,王如竹,黄兴华.
基于吸附制冷的微型冷热电联供系统实验研究[J]
.工程热物理学报,2006,27(z1):5-8.
被引量:3
10
天津市迈向全国新能源产业重要基地[J]
.天津化工,2016,30(6):58-58.
机电信息
2015年 第1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