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中学时期是个体身心发展和个性特征形成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个体心理问题出现的高发期。家庭因素对中学生心理发展影响重大,父母应当了解子女在中学阶段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并根据中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对中学生进行民主科学的家庭教育,提升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预防中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
作者
金光霞
机构地区
辽宁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出处
《社会心理科学》
2015年第2期29-31,共3页
Science of Social Psychology
关键词
中学生
心理健康
家庭因素
对策研究
分类号
G444 [哲学宗教—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3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37
同被引文献
45
引证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32
参考文献
5
1
宋保忠,蔡小明,杨珏玲.
家长期望教育价值的思考与探索[J]
.唐都学刊,2003,19(3):153-156.
被引量:10
2
谢言梅.《家庭教养方式及其与子女心理健康关系研究述评》西南大学教育学院.
3
安芹,贾晓明,李波.
中学生童年期创伤经验与自尊、主观幸福感的关系[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9,23(8):607-608.
被引量:8
4
李百珍,关颖.
家长教育观念研究[J]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15(4):9-13.
被引量:22
5
《中学生自杀现象调查分析报告》.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2007.1.
二级参考文献
13
1
陈文锋,张建新.
积极/消极情感量表中文版的结构和效度[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8(11):763-765.
被引量:122
2
焦富勇.
第15届国际防止虐待忽视儿童会议介绍[J]
.中华儿科杂志,2005,43(7):551-554.
被引量:14
3
赵幸福,张亚林,李龙飞,周云飞,李鹤展,杨世昌.
中文版儿童期虐待问卷的信度和效度[J]
.中国临床康复,2005,9(20):105-107.
被引量:387
4
Springer KW, Sherida N J, Kuo D, et al. Long term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consequences of childhood physical abuse: Results from a large population based sample of men and women [ J ] . Child Abuse Negl, 2007, 31 (5) : 517 -530.
5
季益富.Rosenberg自尊量表(Theself-Esteem Scale,SES).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318-320.
6
Huebner ES. Initial development of the Students Life Sarisfaction Scale[J]. School Psychol Int, 1991, 12:231 - 240.
7
Barth N. Consequences of physical maltreatment, deprivation and sexual abuse in children [J ].MMW Fortschr Med, 2006, 148 (24): 32-35.
8
孙云晓;卜卫.培养独生子女的健康人格,1998.
9
张建民.中国城市中间阶层的现状及其未来发展,1998(05).
10
Singer JL.The Human Personality.
共引文献
37
1
韩海兰.
3 522份对外服务病案分析[J]
.延边大学医学学报,2006,29(1):78-78.
2
周爱保,马小凤,青柳肇.
家长对幼儿教育的期望:中、日、韩三国之比较[J]
.学前教育研究,2006(4):60-62.
被引量:7
3
沈颖.
科学构建幼儿家长期望的理性思考[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9,25(12):28-29.
4
牛银平.
兰州市公办园与民办园幼儿家长教育需求比较[J]
.幼儿教育(教育科学),2010(7):78-80.
5
牛银平.
兰州市公办与民办幼儿园家长教育需求的比较[J]
.当代学前教育,2010(3):41-44.
被引量:3
6
唐辉,卢宁.
大学生童年期创伤性经历、防御方式与自我和谐的关系[J]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0,26(10):792-795.
被引量:1
7
张海清,张建云.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四种民族小学生父母教育观念的现状分析与策略思考[J]
.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26(5):116-119.
被引量:2
8
李鸿波.
营造成就人才的家庭环境[J]
.科学大众(智慧教育),2011(6):155-155.
被引量:1
9
胡菲菲.
上海和乌鲁木齐市小学生家长教育观念影响因素的比较研究[J]
.都市家教(下半月),2011(11):86-87.
被引量:1
10
胡群英,谢秀东.
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家庭氛围的关系[J]
.赣南医学院学报,2011,31(4):567-568.
被引量:9
同被引文献
45
1
姚丽芬,刘莹,刘敏岚.
家庭因素对于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
.文教资料,2007(4):158-160.
被引量:14
2
苏智芳.
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情感教育问题初探[J]
.神州,2014(9):109-109.
被引量:1
3
王极盛,李焰,赫尔实.
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的编制及其标准化[J]
.社会心理科学,1997,0(4):15-20.
被引量:422
4
刘华山.
心理健康概念与标准的再认识[J]
.心理科学,2001,24(4):481-481.
被引量:287
5
姚许一.
家庭教育方式对青少年行为的影响[J]
.中国校医,1993,7(3):74-76.
被引量:2
6
岳冬梅,李鸣杲,金魁和,丁宝坤.
父母教养方式:EMBU 的初步修订及其在神经症患者的应用[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3,7(3):97-101.
被引量:707
7
辛自强,张梅.
1992年以来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变迁:一项横断历史研究[J]
.心理学报,2009,41(1):69-78.
被引量:194
8
张双,田迅.
浅析教师“以身作则”的重要性[J]
.科教文汇,2011(4):8-8.
被引量:4
9
游旭群.
我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的一部佳作——读《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研究》有感[J]
.心理发展与教育,2011,27(4):448-448.
被引量:1
10
刘方琳,温红博,张云运,董奇.
父母教养方式对子女焦虑的影响:认知情绪调节策略与男性化特质的中介作用[J]
.心理科学,2011,34(6):1390-1396.
被引量:33
引证文献
9
1
杜建军.
新课改背景下中学德育工作的问题及对策[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5,35(8):185-186.
被引量:4
2
丛贝勒.
中小学生依赖智能手机心理分析与教育对策研究[J]
.基础教育研究,2018,0(7):70-71.
被引量:2
3
王芬芬,张榆敏,王霞.
父母教养方式与青少年心理健康关系的元分析[J]
.青少年学刊,2018(3):38-43.
被引量:14
4
曹海波.
家庭环境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
.新一代(理论版),2019,0(12):64-64.
5
麦清,曹瑞.
天津市中学生手机互联网使用状况调查与建议[J]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9,0(4):83-88.
被引量:5
6
张艳萍,王剑英,严芳,张雪.
儿童少年精神分裂症症状特征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性[J]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20,26(3):77-81.
7
吴樱花.
家庭教育对青春期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
.新课程评论,2021(5):30-38.
被引量:1
8
王玉红,董永波,王秀群.
家庭因素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
.山东开放大学学报,2023(3):55-57.
被引量:5
9
陈舒颖,李凯.
中学生健康影响因素分析与健康管理对策研究——以杭州市桐庐县富春中学为例[J]
.智富时代,2018,0(1X):222-222.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32
1
康钊,谢芯露.
初中生家庭氛围对学业倦怠的影响——学习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4(2):78-87.
被引量:1
2
任锐.
青春期学生心理特点及家庭教育策略分析[J]
.当代家庭教育,2022(31):25-28.
3
张婕,刘召霞,冯诗洁,杨解玲.
离异家庭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的个案研究与教育对策[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0,3(6):8-11.
被引量:3
4
陈建胜.
新课改背景下的中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创新研究[J]
.时代教育,2017,0(14):137-137.
被引量:3
5
傅怡然,张辉刚.
智能手机对农村小学生的负面影响的预防及对策[J]
.传播力研究,2019,0(3):212-212.
被引量:3
6
徐婧.
家庭因素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J]
.神州,2018,0(35):135-135.
7
麦清,曹瑞.
天津市中学生手机互联网使用状况调查与建议[J]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9,0(4):83-88.
被引量:5
8
阿卜杜萨拉木•玉苏普喀迪尔.
当代中学生中手机扮演的角色冲突[J]
.活力,2019,0(23):415-415.
9
郑媚丹.
基于“互联网+党建”理念的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创新[J]
.活力,2019,0(23):420-420.
10
陈达强.
探讨新课改背景下中学政治教学的问题及对策[J]
.新一代(理论版),2020,0(4):71-71.
1
王永昌.
家庭教育环境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分析[J]
.好家长,2015,0(50):1-1.
被引量:2
2
张晓红,陈璠.
新时期中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及对策[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0(4):45-46.
3
尹绯.
音乐教育中创造能力的培养[J]
.艺术教育,2005(4):46-47.
被引量:2
4
葛芳芳,黄聆之.
教师应具有良好的人格魅力[J]
.职业技术,2010(7):66-66.
5
王章伟.
视唱练耳学习中紧张心理成因分析及对策思考[J]
.中小学音乐教育,2006(2):18-20.
被引量:4
6
王凌志,季颖.
我国临床医学生人格特征的研究现状[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11(7):227-228.
被引量:2
7
张雪,刘金良.
中等职业院校班级管理中的心理健康教育[J]
.才智,2016,0(22):156-157.
被引量:1
8
覃崇生.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从一年级抓起[J]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0(A02):91-94.
9
王学广,杜发新.
初中语文新课改下达成情感目标要突出“三个树立”[J]
.现代语文(中旬.教学研究),2012(8):93-94.
10
刘琍萍.
论高校教师在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J]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6,20(1):107-109.
被引量:2
社会心理科学
2015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