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礼与闹:山东鼓子秧歌的结构与反结构 被引量:13

Rites and Chaos: the Structure and Anti-Structure of Shandong Guzi Yangko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本文以阈限理论为基本视角,考察山东鼓子秧歌中的结构与反结构关系,通过对鼓子秧歌中组织结构、活动程序、表演场图、角色装扮及动态等方面的分析,认为它们都表现出以"礼"为核心的结构特征;其后,对春节作为阈限期对鼓子秧歌表演的影响及丑角角色进行讨论,认为鼓子秧歌也具有"闹"的反结构特征。据此认为,鼓子秧歌是主流意识形态所推崇的"礼"与下层民众所追求的"闹"的辩证统一形式。相对于以"礼"为代表的官方意识形态,"闹"尽管展现出下层民众鲜活的生命力,但实力毕竟太过弱小,能渗入的范围太过狭窄,最终被整合到高度结构化的鼓子秧歌仪式中,成为普通民众集体宣泄日常生活中积压的负面情绪的精神阀门,最终被转化为巩固既有社会秩序结构的隐秘形式。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elations between structure and anti-structure in Shandong Guzi Yangko in the perspective of liminality theory. On the one hand,the rites as the core characteristic of structure in Shandong Guzi Yangko,are reflected in the organizations,procedures,formation patterns,dressing-up and movements of the dance. On the other hand,the chaos as the core characteristic of anti-structure is reflected in the performance and the clowns. Therefore,Shandong Guzi Yangko is a dialectic unity of rites and chaos.
作者 李卿
出处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4-78,共5页 Journal of Beijing Dance Academy
基金 2014年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社科计划面上项目"汉族民间舞蹈仪式研究"阶段性成果
关键词 鼓子秧歌 阈限 结构与反结构 礼与闹 Guzi Yangko the transitional rites liminality structure and anti-structure rites and chaos
作者简介 李卿,男,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博士研究生在读,北京舞蹈学院中国民族民间舞系讲师,主要研究领域:中国民族民间舞表演与教学。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4

  • 1范热内普.过渡礼仪[M].张举文,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14.
  • 2特纳.仪式过程:结构与反结构[M].黄剑波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 3陈来.儒家“礼”的观念与现代世界[J].孔子研究,2001(1):4-12. 被引量:70
  • 4于蔚泉.鼓子秧歌[M].济南:中国文联出版社,2005:44.

二级参考文献2

  • 1《儒家关于丧祭礼的看法》,《三松堂学术论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第69页.
  • 2《人心与人生》,《梁漱溟全集》,山东人民出版社,1990,第三卷,第596页.

共引文献75

同被引文献82

引证文献13

二级引证文献26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