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评周作人早期对我国小说现代化的贡献
全文增补中
导出
摘要
作为中国现代散文史上卓有成就的大家,周作人尽管没有创作过具有现代意义的小说,但他以小说批评、小说理论建设及译介外国近代小说等方面的实绩,为促进小说观念的更新,为新的小说美学意识的崛起,为中国小说的现代化,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作者
易竹贤
孙振华
出处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94年第4期90-96,共7页
Wuhan University Journal (Humanity Sciences)
关键词
小说现代化
周作人
早期
中国现代
小说批评
近代小说
小说理论
小说观念
分类号
I207.42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30
共引文献
63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30
1
梁启超.(1902年)《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
2
教育部通俗教育研究会.《劝告勿再编黑幕小说》.
3
杨亦曾.《对于教育部通俗教育研究会<劝告勿再编黑幕小说>之意见》,《新青年》第6卷第2号.
4
吴宓.《写实小说之流弊》,《中华新报》1922年10月22日.
5
《每周评论》第4、11、5、2号.
6
《新青年》第5卷第2号.
7
周作人.《日本近三十年小说之发达》[J].新青年,1918,5.
8
王国维.《论哲学家与美术家之天职》.
9
《新青年》第5卷第6号.
10
胡适.《<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导言》,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年版.
共引文献
63
1
庄森.
胡适自由思想与写实文学主张[J]
.当代作家评论,2004(5):144-152.
被引量:2
2
胡焕龙.
林纾“落伍”问题研究[J]
.文艺理论研究,2004(6):17-25.
被引量:1
3
黄开发.
周作人的文学观与功利主义[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4(3):241-257.
被引量:4
4
旷新年.
现代文学观的发生与形成[J]
.文学评论,2000(4):5-17.
被引量:19
5
南帆.
大众文学的历史涵义[J]
.文艺理论研究,2001(4):2-8.
被引量:13
6
陈军,王金胜.
论《茶馆》的现代性[J]
.艺术百家,2005,21(2):49-51.
被引量:3
7
陈方竞,穆艳霞.
断裂与承续:“五四”语体变革多元取向辨析[J]
.文学评论,2005(4):139-146.
8
钱雯.
20世纪之初文化转向与小说范式转换[J]
.内蒙古社会科学,2005,26(4):67-71.
9
殷杰,刘培利.
现代性的追求——《新青年》译介作品评析[J]
.理论学刊,2005(9):113-115.
10
王嘉良.
引领新潮:浙江作家群领衔新文学流派的意义[J]
.浙江社会科学,2005(6):213-217.
1
彭旷.
试论新感觉派小说对小说现代化的贡献[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3(S2):221-223.
2
孙德喜.
从传统走向现代──略论19世纪末到20世纪20年代的小说语言的变革[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41(6):13-18.
被引量:2
3
李建东.
新时期小说现代化的呼唤[J]
.平原大学学报,2004,21(1):82-86.
4
张炳隅.
中国的“小说”从哪里来?往哪里去?[J]
.中文自修,1994(Z1):14-15.
5
周雨华,刘明丽.
现实主义小说现代化的佳构——评小说《瓦城上空的麦田》[J]
.绥化学院学报,2005,25(3):73-75.
6
吴方.
小说现代化与视点效应[J]
.当代文坛,1986(4):3-6.
7
夏崇德.
论鲁迅现代小说的艺术成就[J]
.台州师专学报,1994,16(4):17-22.
8
刘洪涛.
沈从文与现代小说的文体变革[J]
.文学评论,1995(2):97-105.
被引量:12
9
林荣松.
美与情感的交响——郁达夫抒情小说文本解读[J]
.宁德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61-64.
被引量:1
10
李东若.
沈从文《看虹录》及其小说现代化之实践[J]
.人间,2015,0(17):5-8.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94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