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使用从属关系下非典型劳动者保护的多元化
被引量:
10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非典型劳动者"是否属于劳动法保护的范围,需要对其是否存在劳动关系进行具体判断。以人格从属性、经济从属性和组织从属性构建"劳动者"判断体系,通过具体要素进行分析把握,将应该得到劳动法保护的非典型劳动者纳入保护体系之中,依据使用从属关系强弱给予不同范围、不同程度的多元化保护。
作者
田思路
彭浏诚
机构地区
华东政法大学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出处
《中国劳动》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8-21,共4页
China Labor
基金
2012年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派遣和外包劳动者的法律保障研究"(编号:12FXB009)的资助
关键词
非典型劳动
劳动关系
使用从属性
分类号
D922.5 [政治法律—民商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79
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315
同被引文献
153
引证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153
参考文献
11
1
杨燕绥.
规范劳动力市场与灵活就业[J]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18(S1):62-66.
被引量:17
2
陈荣林.
“灵活就业”与“非正规就业”的比较与思考[J]
.上海工会管理职业学院学报(工会理论研究),2007(6):32-33.
被引量:3
3
姚宇.
非正规就业现象其积极意义[J]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7(6):12-18.
被引量:6
4
张丽宾.
“非正规就业”概念辨析与政策探讨[J]
.经济研究参考,2004(81):38-43.
被引量:29
5
彭希哲,姚宇.
厘清非正规就业概念,推动非正规就业发展[J]
.社会科学,2004(7):63-72.
被引量:49
6
姚宇.
国外非正规就业研究综述[J]
.国外社会科学,2008(1):91-95.
被引量:38
7
李郁.
非正规就业概念的界定及对策[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5,27(3):212-215.
被引量:14
8
姚裕群.
论我国的非正规就业问题[J]
.人口学刊,2005,27(3):3-6.
被引量:22
9
景思江,王红亮.
基于政策制定的非正规就业的概念界定[J]
.湖北社会科学,2007(12):84-86.
被引量:1
10
胡鞍钢,赵黎.
我国转型期城镇非正规就业与非正规经济(1990—2004)[J]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1(3):111-119.
被引量:158
二级参考文献
79
1
杨燕绥.
规范劳动力市场与灵活就业[J]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18(S1):62-66.
被引量:17
2
彭希哲,姚宇.
厘清非正规就业概念,推动非正规就业发展[J]
.社会科学,2004(7):63-72.
被引量:49
3
冷熙亮,丁金宏.
城市非正规就业发展及其问题——以上海为例的探讨[J]
.社会,2000,20(11):15-18.
被引量:18
4
潘毅.
开创一种抗争的次文体:工厂里一位女工的尖叫、梦魇和叛离[J]
.社会学研究,1999(5):13-24.
被引量:70
5
项飚.
社区何为——对北京流动人口聚居区的研究[J]
.社会学研究,1998(6):56-64.
被引量:96
6
王汉生,刘世定,孙立平,项飚.
“浙江村”:中国农民进入城市的一种独特方式[J]
.社会学研究,1997(1):58-69.
被引量:222
7
周大鸣.
广州“外来散工”的调查与分析[J]
.社会学研究,1994(4):47-55.
被引量:27
8
张杰,马斌.
非正规就业性质及其对劳动关系的影响[J]
.改革,2004(3):123-128.
被引量:11
9
蔡昉,都阳,高文书.
就业弹性、自然失业和宏观经济政策——为什么经济增长没有带来显性就业?[J]
.经济研究,2004,39(9):18-25.
被引量:332
10
张丽宾.
“非正规就业”概念辨析与政策探讨[J]
.经济研究参考,2004(81):38-43.
被引量:29
共引文献
315
1
刘波.
中国非正规经济的就业效应研究——基于投入产出模型[J]
.统计研究,2021(2):87-98.
被引量:13
2
孙红晔,朱丽敏,高功敬.
非正规就业者在不同部门的工资劣势差异——基于复合样本选择的修正[J]
.劳动经济评论,2021(2):211-247.
被引量:4
3
布乃鹏,孔海燕,易顺.
中国非正规就业女性化趋势分析[J]
.劳动经济评论,2020(2):166-180.
被引量:2
4
王培培,高克瑞.
就业形式对居民收入差异的影响——基于倾向得分匹配法[J]
.工程经济,2022,32(2):42-52.
被引量:1
5
于凤霞.
稳就业背景下的新就业形态发展研究[J]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24,38(S01):172-183.
6
李娜.
非正规就业发展的制度设计难度与制度环境优化[J]
.现代经济信息,2008(8):190-191.
被引量:2
7
张杰.
我国高校毕业生非正规就业问题探析[J]
.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107-111.
被引量:1
8
顾严.
所有制结构影响居民收入分配的作用机制研究[J]
.政治经济学评论,2008(2):170-190.
9
陈敏,曲亮.
金融危机下的非正规就业——基于浙江省慈溪市的研究[J]
.中国人口科学,2010(S1):102-107.
被引量:2
10
黄苏萍,王雅林,朱咏.
我国东北地区非正规就业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J]
.中国软科学,2009(S2):119-123.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153
1
孙萍,邱林川,于海青.
平台作为方法:劳动、技术与传播[J]
.新闻与传播研究,2021,28(S01):8-24.
被引量:113
2
赵燕菁.
平台经济与社会主义:兼论蚂蚁集团事件的本质[J]
.政治经济学报,2021(1):3-12.
被引量:23
3
田思路.
工业4.0时代的从属劳动论[J]
.法学评论,2019,37(1):76-85.
被引量:111
4
公丕祥.
合法性问题:权利概念的法哲学思考[J]
.社会科学战线,1992(3):131-139.
被引量:11
5
文正邦.
有关权利问题的法哲学思考[J]
.中国法学,1991(2):47-53.
被引量:49
6
杨红梅,马跃如.
非标准劳动关系中劳动者权利保护体系的缺陷与完善[J]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7(1):74-79.
被引量:6
7
李敏.
灵活就业中的雇佣关系外部化[J]
.经济经纬,2005,22(1):84-87.
被引量:6
8
郑尚元.
雇佣关系调整的法律分界——民法与劳动法调整雇佣类合同关系的制度与理念[J]
.中国法学,2005(3):80-89.
被引量:77
9
刘畅,陈睿.
特殊劳动关系探讨模糊的是否可以清晰[J]
.中国劳动,2006(7):6-10.
被引量:6
10
常凯.
关于《劳动合同法》立法的几个基本问题[J]
.当代法学,2006,20(6):31-34.
被引量:67
引证文献
10
1
郭春镇,石梦婷.
制造业灵活用工“返费”问题中的博弈及其治理[J]
.开放时代,2021(2):142-158.
被引量:8
2
姚辰.
弹性劳动时间的法律规制探讨[J]
.边缘法学论坛,2018,0(2):36-39.
3
田思路.
劳动关系非典型化的演变及法律回应[J]
.法学,2017(6):138-147.
被引量:66
4
杨兴坤.
影视制作中伤亡群众演员与剧组的法律关系及其救济[J]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7,33(6):111-114.
5
汪银涛,吴延溢.
人工智能时代劳动法立法范式的转型[J]
.人文杂志,2019(10):34-43.
被引量:19
6
陶红.
非标准雇佣趋势与就业者保护研究[J]
.法制博览,2017(4):205-206.
7
张荣芳,弭晶.
非典型劳动者社会保险权实现的法理逻辑与立法进路[J]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7(5):149-157.
被引量:12
8
战东升.
后《民法典》时代雇佣合同与劳动合同的立法选择[J]
.政治与法律,2022(9):146-159.
被引量:10
9
陈龙.
两个世界与双重身份--数字经济时代的平台劳动过程与劳动关系[J]
.社会学研究,2022(6):81-100.
被引量:41
10
汪维清,刘亚萍.
关于实习生劳动者身份的思考[J]
.劳动保障世界,2018(5X):3-4.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53
1
王立剑.
共享经济平台个体经营者用工关系及社会保障实践困境研究[J]
.社会保障评论,2021,5(3):12-22.
被引量:38
2
李满奎,李富成,NI Weisi(译).
Rights Basis and System Building of Occupational Injury Protection for Employers in New Business Forms[J]
.The Journal of Human Rights,2021,20(6):985-1011.
3
孙萍,廖文钰,陈欣欣.
关于平台、劳动与媒介研究的历史回溯与理论思考[J]
.全球传媒学刊,2023,10(5):4-23.
被引量:10
4
陈丹.
人工智能劳动关系主体性证成与制度改进[J]
.前沿,2021(5):76-85.
被引量:3
5
黎林,杨柳圻.
互联网平台经济从业者劳动权益法律保障困境及应对[J]
.民间法,2021(2):393-413.
6
顾宗文.
人工智能背景下劳动法的适用路径研究[J]
.贸大法律评论,2020(1):143-153.
被引量:1
7
张自永.
论劳动过程及其在互联网时代的新变化[J]
.思想理论战线,2023(3):67-74.
8
郭春镇,石梦婷.
制造业灵活用工“返费”问题中的博弈及其治理[J]
.开放时代,2021(2):142-158.
被引量:8
9
丁亮,张天.
平台用工关系中的“经济从属性”:形成机理、外在表征与司法因应——基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分析[J]
.河北法学,2024,42(1):114-131.
被引量:6
10
李雄,黄琳涵.
新就业形态下劳动关系认定的创新研究[J]
.河北法学,2023,41(7):84-106.
被引量:11
1
贾秀芬.
派遣与外包的法律性质与区分基准[J]
.中国劳动,2016(10):16-20.
被引量:1
2
董秀生.
就业,请先签好合同[J]
.中国大学生就业,2009(9):53-54.
3
林嘉.
劳动法的基本理论及其立法完善[J]
.中国工运,2006(7):31-34.
被引量:5
4
范庆云.
刍议集体谈判权的权利主体[J]
.商情,2013(34):180-180.
5
黎建飞,董泽华.
企业惩戒制度研究——以德、法、日三国为借鉴[J]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4(3):32-38.
被引量:15
6
倪利勇.
高校学生勤工俭学应受劳动法保护[J]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4(1):67-69.
被引量:5
7
王议平.
工伤后,我该告谁[J]
.劳动安全与健康,2000(4):40-40.
8
葛永万.
对《劳动合同法》修订的几点思考[J]
.交通企业管理,2013,28(8):16-17.
被引量:2
9
陈齐斌.
为《劳动法》而吹呼[J]
.企业经济,1994,13(10):33-34.
10
陈磊,安库雷,陈小瑾.
最受关注的法律[J]
.南方人物周刊,2007,0(29):21-23.
中国劳动
2014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