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山区农村原生态旅游的发展模式探索
被引量: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近年来,原生态旅游逐渐成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山区农村远离城市喧嚣,亲近自然山水,利用天然资源优势发展原生态旅游既利于农村旅游业发展,又有助于实现农村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大力提升农村整体竞争力。本文从山区农村原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出发,阐述了山区农村原生态旅游开发对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并指出目前原生态旅游发展工作中还存在的一些制约因素,最后根据山区农村原生态旅游的开发原则和开发思路,对如何推进山区原生态旅游作了探索。
作者
李岚
机构地区
河南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系
出处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31-33,共3页
关键词
原生态旅游
山区农村
发展模式
分类号
F327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F592.7 [经济管理—旅游管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6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76
同被引文献
71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27
参考文献
7
1
沈兴菊.
山区乡村旅游开发策略探讨[J]
.西北林学院学报,2011,26(3):220-223.
被引量:7
2
杨英法,王全福,李素莲.
文化旅游的发展路径探索[J]
.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2(3):11-12.
被引量:32
3
冯灿飞.
关于贫困山区旅游开发的思考[J]
.特区经济,2006(6):214-216.
被引量:3
4
吴运坤.
整合资源优势打造黔东南原生态旅游[J]
.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15):22-23.
被引量:2
5
马茂江,李春艳,邓玉林.
山区生态旅游的发展与对策[J]
.四川林业科技,2006,27(6):101-104.
被引量:1
6
陈义彬,梁锦梅,俞万源.
山区生态旅游发展模式研究——以梅州阴那山旅游区为例[J]
.地理科学,2005,25(4):508-512.
被引量:28
7
王永军,杨英法.
河北平原贫困县发展瓶颈的突破路径研究[J]
.农业经济,2012(11):67-69.
被引量:13
二级参考文献
36
1
陈雄.
海南山区旅游业发展的思考——对中部山区旅游业的调查[J]
.琼州学院学报,1999,11(1):99-104.
被引量:1
2
黄安民,李洪波.
文化生态旅游初探[J]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11(3):56-58.
被引量:64
3
蒙睿,刘嘉纬,杨春宇.
乡村旅游发展与西部城镇化的互动关系初探[J]
.人文地理,2002,17(2):47-50.
被引量:87
4
杨英法,王全福,宋惠玲.
邯郸市民营企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4(2):42-45.
被引量:46
5
郑生权等.小城镇、乡镇企业、农业产业化三者互动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8.
6
刘木生 胡月明.浅谈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A].见:章家恩.生态旅游的理论与实践[c].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13-16.
7
刘书越,张英敏. 整合全省各类资源大力发展文化旅游[N]. 河北日报文化周刊,2004-05-21(1).
8
河北省邯郸市人民政府. 邯郸市旅游景区(点)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http://sina.hd.cn 2005-08-10.
9
四川省旅游局.四川旅游统计,2005.
10
朱立冬.对青海生态旅游业的发展思考[J].经济地理,2000,20(4):121-124.
共引文献
76
1
俞万源,陈义彬.
梅州市旅游产业化发展研究[J]
.嘉应学院学报,2006,24(2):53-57.
被引量:2
2
王瑜.
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问题探索——以福州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为例[J]
.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3):36-40.
被引量:5
3
杨凯凯,曾伸,朱睿.
国内山岳型旅游地规划研究综述[J]
.经济地理,2006,26(S2):6-9.
被引量:6
4
杨英法,王子彤.
高校投身“文化强市”的路径研究[J]
.开发研究,2009(S1):220-222.
被引量:5
5
张春雨,任士福,张玲.
河北省平原老区贫困状况调查研究[J]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2(4):19-23.
6
杨英法,王华东.
大力开发赵国军事文化资源,振兴邯郸市文化旅游[J]
.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3(3):61-63.
被引量:8
7
黄向,保继刚,沃尔.杰弗里.
中国生态旅游机会图谱(CECOS)的构建[J]
.地理科学,2006,26(5):629-634.
被引量:35
8
毛瑞新.
高校投身“文化强市”的路径初探[J]
.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3(4):54-54.
9
杜献宁,任永芬.
弓弩及其在赵国军队中的应用[J]
.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3(4):72-73.
10
吴良林,周永章,陈子燊,丁健.
桂西山区原生态旅游资源及其可持续利用研究[J]
.生态经济,2007,23(2):102-105.
被引量:12
同被引文献
71
1
陆林.
山岳旅游地旅游者动机行为研究——黄山旅游者实证分析[J]
.人文地理,1997,12(1):10-14.
被引量:101
2
樊巍,高喜荣.
林草牧复合系统研究进展[J]
.林业科学研究,2004,17(4):519-524.
被引量:27
3
汪德根,陆林,刘昌雪,章锦河,凌善金.
山岳型旅游地国内客流时空特性——以黄山、九华山为例[J]
.山地学报,2004,22(5):625-632.
被引量:39
4
陆林.
山岳风景区旅游季节性研究—以安徽黄山为例[J]
.地理研究,1994,13(4):50-58.
被引量:80
5
赵淑玲,丁登山,赵清.
山区旅游保护性开发区划的理论思考与实证——以广东龙门县为例[J]
.地理研究,2005,24(4):572-580.
被引量:11
6
陈义彬,梁锦梅,俞万源.
山区生态旅游发展模式研究——以梅州阴那山旅游区为例[J]
.地理科学,2005,25(4):508-512.
被引量:28
7
彭南生.
论近代中国农家经营模式的变动[J]
.学术月刊,2005,37(12):82-92.
被引量:11
8
陈兴中.
四川盆西山岳型世界遗产类旅游地可持续发展研究[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7(1):24-25.
被引量:5
9
肖胜和,孙治,包亚芳.
山地型旅游资源非优区的旅游规划探讨[J]
.浙江林学院学报,2006,23(2):198-201.
被引量:7
10
刘青华,韦伟.
王守红的“林草牧沼菌”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J]
.安徽农学通报,2006,12(2):115-115.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6
1
董杰.
农村新兴产业对旅游业经营模式的影响研究[J]
.农业经济,2015(2):63-65.
被引量:6
2
潘志翔.
张家口利用冬奥会促进农村发展的思考[J]
.农业经济,2016(7):23-25.
被引量:2
3
王义龙.
乡村生态旅游“卖风景”与“卖产品”的整合研究[J]
.农业经济,2017(6):140-141.
被引量:5
4
陈建波,明庆忠,王娟.
中国山地旅游研究进展及展望[J]
.资源开发与市场,2017,33(11):1391-1395.
被引量:11
5
熊义琼,罗融.
兰英大峡谷的旅游宣传模式探析[J]
.度假旅游,2019(4):186-186.
6
徐磊.
农村原生态旅游市场竞争力研究——以林草牧立体化经营为视角[J]
.社会科学家,2021,36(9):56-60.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27
1
刘婷,梁亚东,张亦驰,黄民臣.
全域旅游视角下民族地区山地旅游发展研究——以利川市为例[J]
.特区经济,2020,0(2):141-143.
被引量:3
2
易剑东,王道杰.
论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价值和意义[J]
.体育与科学,2016,37(5):34-40.
被引量:78
3
赵艳.
战略性文化产业与农村特色旅游业互动发展研究[J]
.农业经济,2016(11):42-44.
被引量:4
4
张公望.
杭州农村新兴产业发展现状与提升对策探讨[J]
.浙江农业科学,2017,58(10):1685-1689.
被引量:3
5
张公望.
农村新兴产业对旅游业经营模式的影响分析[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28(18):51-53.
被引量:1
6
顾荣,陈凯,陈建成.
基于价值网络理论的扶贫旅游参与机制研究——以河北省39个国家级贫困县为例[J]
.资源开发与市场,2018,34(11):1593-1598.
被引量:5
7
王成,刘安乐,杨琦,明庆忠.
中国旅游交通研究文献计量分析[J]
.大理大学学报,2018,3(11):116-121.
被引量:1
8
张梦瑶.
从中日登山的异同点来看两国山地资源开发理念[J]
.青年与社会,2019,0(11):260-261.
9
贺桂珍,张衢,吕永龙.
冬奥会对举办城市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进展[J]
.生态学报,2020,40(4):1129-1139.
被引量:20
10
顾国林.
轨道交通对山地旅游的适应性及产业融合发展研究[J]
.中国勘察设计,2020(6):101-104.
被引量:6
1
付红丹.
农村林区原生态旅游的污染防治研究[J]
.农业经济,2016(1):69-71.
被引量:2
2
蒋红升,崔培林.
灵山秀水话南阳(山水篇)[J]
.中国城市金融,2006(1):54-55.
3
保护生态环境 切忌盲目工业化[J]
.人大论坛,2010(3):15-15.
4
美丽田园之梯田荟萃[J]
.中国乡镇企业,2014,0(7):26-53.
5
贺煜.
丰都城颜[J]
.今日重庆,2013(4):28-31.
6
杨旭.
深山里的生态家庭农场 常州市溧阳深山沟家庭农场[J]
.农家致富,2016,0(22):11-11.
7
伍义兵.
坚持十大原则 建设美丽乡利-关于谷城县建设美丽乡村的实践与思考[J]
.咨询与决策,2017,0(2):13-15.
8
热烈庆祝第三届贵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在西江苗寨隆重举行西部民族地区独具特色的院校—凯里学院[J]
.当代贵州,2008(18).
9
王芳,王志飞.
崇左桃花岛生态扶贫记[J]
.经济,2016(32):88-89.
10
谢泽氡,马遵平,如么.
四川西北部自然保护区毗邻社区旅游扶贫研究[J]
.生态经济,2013,29(9):141-145.
被引量:8
农业经济
2014年 第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