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将卢梭的《爱弥儿》看作政治哲学著作,其主旨是"教育如何使一个自然人成长为一个有道德的公民",这在学界已经是一个普遍的共识。本文作者也是在这一共识的框架下思考《爱弥儿》,但他以异化作为切入点思考卢梭关于"自然人—公民"所作的努力,即卢梭正是基于斯多葛派的"美好生活"设想来克服"自然人"向"公民"成长过程中的有意识异化的。基于斯多葛派的"美好生活"设想其实就是基于美德的伦理学,这与康德基于义务的伦理学大相径庭。同时,卢梭的方案虽然祛除了有意识异化,但会泯灭人的创造能力、想象能力,丧失自我实现的满足感,从而衍生更深层次的无意识异化,因此,这一"美好生活"的设想是个乌托邦。
出处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242-250,共9页
Social Science Front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3CZX004)
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博士扶持项目(2014BS20)
吉林省社会科学院重大项目
作者简介
尤西·尤纳(Yossi Yonah),以色列内盖夫本·古里安大学(Ben Gurion University of the Negev)教育系教授,研究方向:政治哲学、教育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