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知识转移效用下沉睡知识激活的障碍因素研究 被引量: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一国或一企业的创新能力取决于对知识存量的利用方式和应用效率。无论是从自主创新效用的经济维度、知识分配力,还是从投入产出比角度考量,知识转移都是我国创新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绩效低下的原因包括科技体制缺陷、企业管理低下和知识本身的微观特性等。基于此,从改变创新范式、提高激励机制、激活再利用沉睡知识等方面探讨了提升知识转移绩效的方法,使粗放型的知识转移模式向集约型利用方式转变。
作者 葛秋萍 余青
出处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5期139-142,共4页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61103)
作者简介 葛秋萍(1972-),女,江西鹰潭人,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创新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 余青(1985-),女,湖北武汉人,华中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创新管理。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

二级参考文献13

  • 1丹古莱.J 福斯 等.企业万能[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
  • 2江泽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一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体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
  • 3饶毅.海外学者坦陈中国科技体制弊端(中国科学院)[N].南方周末,2002.10.17.
  • 4.爱因斯坦文集第3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97)..
  • 5约翰·齐曼主编 曾国屏等译.真科学[M].上海:科学技术教育出版社,2002(31)..
  • 6S·S·那格尔主编.政策研究百科全书[M].北京:科技文献出版社,1989..
  • 7Vannevar Brush. Science-The Endless Frontier. July,1945; Reprinted by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Washington, DC, 1990.
  • 8Technology, R&D, and the Economy. Ed.by Brace L. R.Smith and Claude E. Barfield. 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 and 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 for Public Policy Resaereh. 1996.
  • 9赫伯特·西蒙.管理决策新科学[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37.
  • 10托夫勒.权力的转移[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268-269.

共引文献29

同被引文献82

引证文献4

二级引证文献19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