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德高职院校体育师资队伍建设比较研究
被引量: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德国职业教育在世界职业教育领域中可谓佼佼者,对其他国家的借鉴性和参考性也非常大。本文试图通过文献资料、教育考察等方法、手段对中、德两国的高职院校体育师资队伍建设加以比较,从中找到有利于我国高职体育师资队伍建设的启示、方法等。
作者
沈军
机构地区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出处
《运动》
2014年第9期135-136,119,共3页
Sport
关键词
中国
德国
高职院校
体育师资
队伍建设
比较
分类号
G807.4 [文化科学—体育训练]
作者简介
沈军(1975-),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体育教育与训练。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5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109
同被引文献
7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8
1
汪鸽,潘宪民.
中外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比较研究[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4):515-517.
被引量:56
2
姚大义.
现代德国体育课程教学模式对我国学校体育的启示[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6(6):59-61.
被引量:7
3
王海源.
德国学校体育的社会化与生活化[J]
.中国学校体育,2005,24(6):56-57.
被引量:11
4
张建军.
德国学校体育的启示[J]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6(4):61-64.
被引量:5
5
钱娅艳,张君,张胜.
中美德日四国体育教学思想的比较研究[J]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1,13(4):33-37.
被引量:16
6
陆淳.
中、日、德三国学校体育的比较[J]
.体育学刊,2001,8(5):115-117.
被引量:19
7
亦诺.
《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新学期开始执行[J]
.中国学校体育,2001,20(3):11-11.
被引量:11
8
陆惠珠.
中德两国学校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模式比较[J]
.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2,16(4):31-32.
被引量:2
二级参考文献
25
1
隗金水,杨乃军,林文弢,刘永东.
中英俄美日五国体育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分析[J]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1999,19(3):72-79.
被引量:34
2
臧连明.
高等师范院校体育系课程体系改革研究[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9,14(4):71-72.
被引量:11
3
韩会君,曾广平.
中美日三国高校体育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的比较研究[J]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1998,18(3):72-78.
被引量:22
4
任海,李元伟,王凯珍,丁鹏,许琦.
国内外高等体育院校课程结构的比较分析──对我国高等体育院校课程结构合理性的探讨之二[J]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1998,14(2):8-20.
被引量:39
5
任海,李元伟,王凯珍,丁鹏,许琦.
国内外高等体育院校课程结构外差异的析因(续二)——对我国高等体育院校课程结构合理性的探讨之三[J]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1998,14(3):22-27.
被引量:16
6
刘芳,曹继红.
重新构建体育系课程体系的思路及策略[J]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1993,12(2):47-53.
被引量:1
7
李鹏,马维平.
亚欧美部分国家学校体育之比较[J]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23(4):176-180.
被引量:2
8
魏伟.
中德学校体育比较[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5,10(3):54-55.
被引量:4
9
王捍东.
应防止体育升学考试陷入应试教育的误区[J]
.体育成人教育学刊,1999,16(4):47-48.
被引量:1
10
朱跃夫.
德国学校体育见闻[J]
.中国学校体育,1997,16(4):70-71.
被引量:7
共引文献
109
1
武连全,朱伟,靳良才,高振峰.
论武术散打的大众化[J]
.搏击(武术科学),2007,4(11):57-58.
被引量:6
2
管庆丽,王海源.
德国大学大众化格斗体育的发展观[J]
.搏击(武术科学),2006,3(3):72-73.
被引量:1
3
周爱玲,陈晓蕊.
农村小学体育活动开展现状与发展研究[J]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03,32(4):98-100.
被引量:4
4
任北上.
高师高等代数课程双语教学的研究[J]
.大家,2012(5):205-205.
5
杨勇,陈雷,王宝刚.
排球教学与比赛过程中的几种训练方法[J]
.大家,2012(7):203-203.
被引量:1
6
靳浩,江艳平.
中国、日本中学体育课程目标的比较研究[J]
.成功,2010(10):215-215.
7
单劲松,任秋君.
社会体育专业实习调查与分析[J]
.大家,2010(17):72-72.
被引量:1
8
杜云,孙庆彬,陈诗强.
广西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分析[J]
.体育科技,2008,29(3):96-98.
被引量:3
9
张海平.
“新大纲、新教材、新形势”──对体育教育若干问题的思考[J]
.体育科研,2002,23(1):32-33.
被引量:5
10
陆美琳,张俭.
中、德、日三国学校体育教学指导思想的比较研究[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8(5):47-49.
被引量:5
同被引文献
7
1
李平.
高职院校“双师型”体育师资队伍建设初探[J]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2010,10(2):26-27.
被引量:3
2
申洪山,章潮晖.
高职院校体育师资队伍的现状与建设对策研究[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34(1):85-88.
被引量:27
3
王晓.
高职院校培养“学习—创新—服务”型体育教师的思考[J]
.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1,27(2):89-90.
被引量:3
4
张莉莉.
加强高职院校体育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J]
.职业时空,2012,8(8):62-63.
被引量:4
5
熊锦秀.
论高职院校体育师资队伍建设[J]
.当代体育科技,2014,4(32):45-46.
被引量:1
6
陆高峰.
关于新时期高校加强体育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J]
.教育与职业,2016(5):62-64.
被引量:5
7
张冰.
浅谈职业院校体育师资队伍建设[J]
.文学教育,2016(4):168-169.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1
1
谭健.
高职院校体育师资队伍协同发展建设研究[J]
.冰雪体育创新研究,2020(11):25-26.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2
1
陆晔.
五年制高职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学环境的作用及优化途径研究[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1,37(1):155-157.
被引量:1
2
陈开锴.
高职院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实困难与对策研究[J]
.当代体育科技,2022,12(14):133-136.
被引量:3
1
林霖.
田径核心力量的训练方式[J]
.当代体育科技,2015,5(33):31-31.
被引量:4
2
徐家杰.
匈牙利的高等体育教育[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84,18(4):24-29.
3
杨洲.
且看欧洲篮球崛起——《乌德物支合约》的可借鉴性[J]
.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2013(5):47-49.
4
张博.
关于高校篮球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
.青少年体育,2015(12):81-82.
被引量:1
5
陈晴.
清末教育考察对体育的引进及其价值[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6,40(9):82-85.
被引量:3
6
易霄林.
福建省普通高校游泳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J]
.青少年体育,2016(11):130-131.
被引量:1
7
王浩然.
美国高校篮球后备人才培养机制的内容、特征及启示[J]
.科教导刊(电子版),2016,0(27):115-115.
被引量:1
8
孙海潮.
我国校园网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J]
.青少年体育,2016(6):128-130.
9
张永广,李亚娟.
对民国时期金陵女子大学“女性取向”的体育教育考察[J]
.妇女研究论丛,2007(3):33-38.
被引量:8
10
汪言伟,陈宝玲.
马拉松训练方法研究现状的文献综述[J]
.当代体育科技,2014,4(28):29-29.
被引量:1
运动
2014年 第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