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综论 海洋资源开发与海洋产业结构发展重点与方向
被引量:8
Key Points and Aspect of Development of Marine Resources and Development of Marine Industrial Structure
出处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02年第4期23-28,共6页
Ocean 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
参考文献4
-
1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海洋技术政策[M].北京:海洋出版社,1993..
-
2国家海洋局.全国海洋开发规划.1995.
-
3国家海洋信息中心.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海洋经济与技术研究报告.1996年.
.
-
4王珏,王金柱.我国海洋经济发展五大制约因素及六项对策[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2,19(2):4-7. 被引量:9
共引文献9
-
1李靖宇,于良巨.关于中国陆域经济与海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思考[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1-6. 被引量:7
-
2李靖宇,于良巨.关于中国陆域经济与海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思考[J].太平洋学报,2006,14(2):79-90. 被引量:10
-
3黄蔚艳.现代海洋产业服务体系的构建研究[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9(3):174-179. 被引量:6
-
4于淼,李悦铮.辽宁省海洋经济主导产业分析——基于灰色关联法与波士顿模型法[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1,27(7):617-619. 被引量:6
-
5邱大洪,王永学.21世纪海岸和近海工程的发展趋势[J].自然科学进展(国家重点实验室通讯),2000,10(11):982-986. 被引量:19
-
6许长新,陈浩.海洋产业的关联性研究[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2,19(5):31-34. 被引量:13
-
7王海英,栾维新.海陆相关分析及其对优化海洋产业结构的启示[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2,19(6):28-32. 被引量:35
-
8刘常标.关于福建建设海洋经济强省的若干思考[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3,20(2):74-78. 被引量:2
-
9翁盛深.加快汕头海洋经济发展的思考[J].水产科技,2003,30(1):24-25.
同被引文献94
-
1陈坚,刘龙,堵国成.中国酶制剂产业的现状与未来展望[J].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2012,31(1):1-7. 被引量:35
-
2王芳,栾维新.我国海洋资源开发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1,11(S2):33-35. 被引量:10
-
3于璐.香港海洋经济演化及其海洋交通运输业[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0,10(3):51-53. 被引量:5
-
4海君.将循环经济理念贯穿到港口经济发展中[J].港口经济,2004(4):48-49. 被引量:20
-
5王永生.我国海洋产业评价指标及其测算分析[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4,21(4):18-21. 被引量:15
-
6刘希宋,李响,曹洪亮.我国海洋科技产业先导性综合评价[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25(11):101-105. 被引量:5
-
7栾维新.海洋规划的区域类型与特征研究[J].人文地理,2005,20(1):37-41. 被引量:12
-
8周洪军,何广顺,王晓惠,李长如,杨娜.我国海洋产业结构分析及产业优化对策[J].海洋通报,2005,24(2):46-51. 被引量:49
-
9马志荣.新世纪实施科技兴海战略的思考[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22(5):38-40. 被引量:5
-
10张红智,张静.论我国的海洋产业结构及其优化[J].海洋科学进展,2005,23(2):243-247. 被引量:44
引证文献8
-
1马涛,陈家宽.海洋资源的多样性、经济特性和开发趋势[J].经济地理,2006,26(S1):298-300. 被引量:8
-
2崔木花,崔彬,左文喆.我国海洋资源、产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资源与产业,2006,8(2):43-45. 被引量:10
-
3于谨凯,于海楠,刘曙光.我国海洋经济区产业布局模型及评价体系分析[J].产业经济研究,2008(2):60-67. 被引量:27
-
4张意姜.经济转型期我国海洋资源的产业化开发研究[J].城市,2008(8):19-21.
-
5张金珍,张敏新.海洋产业结构理论研究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4):19727-19728. 被引量:6
-
6殷为华,常丽霞.国内外海洋产业发展趋势与上海面临的挑战及应对[J].世界地理研究,2011,20(4):104-112. 被引量:10
-
7张根福,魏斌.习近平海洋强国战略思想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8(5):33-39. 被引量:18
-
8高齐霖,肖安超,王海伦,张庆芳,胡善松,迟乃玉,刘春莹.渤海海域低温GOD菌株筛选及鉴定[J].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19(3):19-22.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82
-
1陈琦.论海洋和平、权益、生态发展的中国方案——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海洋问题的重要论述[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9(12):76-80. 被引量:8
-
2吕健,江秀利.新时代海洋意识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豫章师范学院学报,2020,35(3):14-17. 被引量:4
-
3孙才志,朱云路.基于Dagum基尼系数的中国区域海洋创新空间非均衡格局及成因探讨[J].经济地理,2020,40(1):103-113. 被引量:36
-
4李雪梅,张小雷,杜宏茹,曹建标.干旱区城镇主导产业选择模型及评价体系分析与实证——以新疆鄯善县为例[J].干旱区地理,2011,34(4):693-699. 被引量:9
-
5于谨凯,曹艳乔.海洋产业关联模型分析[J].资源与产业,2007,9(6):12-15. 被引量:5
-
6于谨凯,曹艳乔.海洋产业关联模型分析[J].海洋信息,2009,24(2):13-17. 被引量:3
-
7黄蔚艳.现代海洋产业服务体系建设案例研究——以舟山市为例[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9,26(6):99-104. 被引量:3
-
8汪若君,张效莉.海岸带区域产业布局评价指标体系设计[J].财贸研究,2009,20(6):20-25. 被引量:8
-
9刘波.江苏沿海地区海洋特色产业选择与发展对策研究——以盐城市为例[J].资源与产业,2011,13(1):71-77. 被引量:5
-
10袁汝华,张长宽,林康,茅健华.江苏滩涂围区功能及产业布局分析[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9(2):220-224. 被引量:9
-
1曹磊.保护地球大气臭氧层综论[J].甘肃环境研究与监测,1994,7(2):45-48.
-
2王铠元.依据卫生遥感影像研究结果综论西南三江地区构造特征:应用卫生...[J].矿产与地质,1991,5(26):2-11.
-
3王铠元.依据卫星遥感影像研究结果综论西南三江地区构造特征:三江地区...[J].矿产与地质,1991,5(26):22-23.
-
4贺建平.海钢矿区槽探地质综论[J].海南矿冶,1999,9(2):9-11.
-
5吴根耀,关静.《西南三江及扬子西缘区构造岩矿综论续集》出版[J].地质科学,2008,43(4):658-660.
-
6张文洲,贺屹,刘燕.深层地下水人工补给研究分析[J].地下水,2005,27(2):102-104. 被引量:1
-
7胡见义.海相石油天然气地质综论[J].海相油气地质,1996,1(1):4-8. 被引量:4
-
8暴景阳.海洋测绘垂直基准综论[J].海洋测绘,2009,29(2):70-73. 被引量:32
-
9我国科学家展开气候变化对农业影响及应对技术研究[J].南方农业,2010,4(1):18-18.
-
10我国科学家展开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影响及应对技术系统研究[J].蔬菜,2010(1):44-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