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30-433,共4页
Chinese Mental Health Journal
同被引文献578
-
1翟玥霖,潘光花.我国希望感研究现状与展望[J].心理月刊,2021(16):229-230. 被引量:2
-
2杜文秀,张欣,王锦坤,刘芳.协同家属护理对肺癌患者希望水平和自我效能的影响分析[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20,27(S01):291-292. 被引量:16
-
3卢国慧.分析叙事疗法对晚期癌症患者希望水平及心理状态的影响[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20,27(S01):287-287. 被引量:10
-
4刘涤.哈尔滨市三级甲等医院医护人员抗逆力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2019,0(6):674-677. 被引量:5
-
5赵丽萍,李乐之.希望与临终关怀[J].当代护士(中旬刊),2006,13(11):109-110. 被引量:4
-
6张娓娓.浅谈青少年慈善意识的培养[J].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09(4):93-96. 被引量:1
-
7陈金娥,熊小雪,龙秀平.透析病人的心理分析及护理[J].当代护士(中旬刊),2004,11(4):63-64. 被引量:23
-
8郑雯.大学生社会支持与希望的关系研究[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S4):83-90. 被引量:14
-
9董中锋.马克思恩格斯美学中的现实主义艺术精神[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37(3):87-90. 被引量:1
-
10张剑,张微,冯俭.领导者的自主支持与员工创造性绩效的关系[J].中国软科学,2010(S1):62-69. 被引量:10
引证文献61
-
1苏淑英,佀建锋,寇延.基于希望理论的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学习投入的干预效果研究[J].心理月刊,2023(11):119-121.
-
2石二春,黄喜珊,陈苗,娄燕.同伴侵害与青少年自杀意念的关系:抑郁与希望特质的影响[J].心理月刊,2023(2):1-4. 被引量:1
-
3翟玥霖,潘光花.我国希望感研究现状与展望[J].心理月刊,2021(16):229-230. 被引量:2
-
4史素娟,刘琰,王安冉,潘光花.医学生自尊与死亡焦虑的关系:希望感的中介作用[J].心理月刊,2020(22):1-4. 被引量:6
-
5钟舟海,高小艳.基于“四维度”的阳明心学“心理资本”研究[J].教师博览(下旬刊),2023(11):13-15. 被引量:1
-
6华红琴,顾佳佳.“音为梦想”:困境家庭儿童希望感提升的小组工作干预研究[J].都市社会工作研究,2022(2):21-39.
-
7陆丽霜.基于希望特质理论下的“希望班级”建设——班级建设创新实践[J].高考,2021(4):126-127.
-
8郑雯.大学生社会支持与希望的关系研究[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S4):83-90. 被引量:14
-
9张玲,陈家麟.希望教育:应对学生厌学的新路径[J].基础教育研究,2008(6):49-51. 被引量:2
-
10陈沙麦,吕蓉蓉.海峡西岸慈善组织中的女性参与研究——基于福建城市女性慈善参与状况的调查[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9,21(2):72-77.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410
-
1卢春丽.基于希望感中介作用的城市老年人家庭功能与孤独感关系调查——以龙岩市为例[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20(5):44-50.
-
2黄晓彤,黄洁华.服刑人员的人际信任对社会适应的影响研究[J].犯罪研究,2023(1):67-78.
-
3魏谨,王珈维,郭羽佳,黄清秋,陈秋红.父母养育心理灵活性影响抑郁的链式中介检验[J].心理月刊,2024(12):51-54.
-
4于梅,亢林萍,宋海涛,于雁.基于Snyder理论的希望护理对孕产妇分娩心理创伤的影响[J].心理月刊,2024(1):182-184.
-
5徐亚男,尹媛媛,孙文娟.森田疗法联合团体认知行为治疗在抑郁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心理月刊,2023(24):119-121. 被引量:1
-
6范青,王平,张琦,刘兰兰.认知-行为基础下的心理护理对青年抑郁症患者的影响研究[J].心理月刊,2023(23):144-146. 被引量:1
-
7张鉴弘,刘龙田,王桃桃.退役军人怀旧感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领悟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J].心理月刊,2023(18):23-25.
-
8陈红艳,袁书卷,张嘉莉,杨亚洁.希望和自我效能感在大学生正念与创新能力间的链式中介作用[J].心理月刊,2023(10):44-47.
-
9陈蔓雯,吴浩华,吴艳,罗澜.城市留守青少年社会疏离感、歧视知觉与心理韧性水平的关系研究[J].心理月刊,2023(2):73-76. 被引量:1
-
10石二春,黄喜珊,陈苗,娄燕.同伴侵害与青少年自杀意念的关系:抑郁与希望特质的影响[J].心理月刊,2023(2):1-4. 被引量:1
-
1刘雪英,陆莉莉,何凤英.希望护理干预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J].内科,2016,11(4):648-649. 被引量:10
-
2马厚辉,陈阳,刘雪英,李卡梅,黄健华,何飞燕.希望理论干预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希望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6,22(5):82-85. 被引量:10
-
3杨粉英,王林,陈爱明,庄志清.希望理论在早期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护理干预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32):3978-3982. 被引量:8
-
4许欣悦.希望理论与理性情绪联合疗法对早期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6,22(22):3197-3200. 被引量:12
-
5黄家元,林碧英,钟方萍.希望理论干预对晚期肝癌患者焦虑和抑郁心理的影响[J].中国疗养医学,2016,25(4):437-439. 被引量:10
-
6周玉珍,姜雪梅,张静,王雅芹,王爱芹.希望理论用于癫痫患者住院期间干预研究[J].护理学杂志,2012,27(19):73-76. 被引量:35
-
7王密桃,许蔚倩,鲍文卿.Snyder希望理论模型在缓解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浙江医学,2012,34(3):229-231. 被引量:6
-
8陈海贤,陈洁.贫困大学生希望特质、应对方式与情绪的结构方程模型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8,16(4):392-394. 被引量:27
-
9刘桂苓,王文霞,马霞,高彩凤,谢贞.希望理论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3,8(22):214-216. 被引量:14
-
10刘雪英,何凤英,农彩云,杨霄晗,陆莉莉.希望理论在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期的应用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6,31(2):107-110. 被引量: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