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森林土壤研究的进展
被引量: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国内外森林土壤学研究重点是土壤与森林间相互关系的规律性以及如何把土壤科学研究新成果应用于林业生产。近几年来,我国在森林资源、森林立地分类与质量评价、森林土壞生态定位和林木施肥等研究方面取得了进展?窈笥ψ胖匚粕滞寥蓝ㄎ弧⑸至⒌胤掷嗪椭柿科兰邸⑹实厥适髟け值厣?促进林木速生丰产的施肥技术和生物固氮等方面进行研究。
作者
张万儒
机构地区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出处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214-217,共4页
Soils
关键词
森林
土壤
生态
施肥
固氮
分类号
S714 [农业科学—林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20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41
同被引文献
120
1
刘建新.
不同农田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养分相关关系研究[J]
.土壤通报,2004,35(4):523-525.
被引量:129
2
王希华,黄建军,闫恩荣.
天童国家森林公园若干树种叶水平上养分利用效率的研究[J]
.生态学杂志,2004,23(4):13-16.
被引量:21
3
刘世荣,李春阳.
落叶松人工林养分循环过程与潜在地力衰退趋势的研究[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1993,21(2):19-24.
被引量:57
4
薛利红,杨林章,李刚华.
遥感技术在精确施肥管理中的应用进展[J]
.农业工程学报,2004,20(5):22-26.
被引量:12
5
黄承标,文受春.
里骆林区常绿阔叶林和人工杉木林气候水文效应[J]
.生态学杂志,1993,12(3):1-7.
被引量:15
6
沈善敏,宇万太,张璐,廉鸿志.
杨树主要营养元素内循环及外循环研究Ⅱ.落叶前后养分在植株体内外的迁移和循环[J]
.应用生态学报,1993,4(1):27-31.
被引量:52
7
马雪华.
在杉木林和马尾松林中雨水的养分淋溶作用[J]
.生态学报,1989,9(1):15-20.
被引量:75
8
邓宝山,陈静生,陶澍,祝燕,吕光明.
中国东部花岗岩上发育的森林土壤微量元素含量地域分异趋势[J]
.环境科学进展,1994,2(2):27-33.
被引量:4
9
高志勤,罗汝英.
宁镇丘陵区森林土壤渗滤水的性状[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18(2):7-12.
被引量:5
10
李凌浩,林鹏,何建源,金昌善.
森林降水化学研究综述[J]
.水土保持学报,1994,8(1):84-96.
被引量:49
引证文献
6
1
曹建华,李小波,赵春梅,蒋菊生,谢贵水.
森林生态系统养分循环研究进展[J]
.热带农业科学,2007,27(6):68-79.
被引量:29
2
刘晓飞,龚倾,李彬,李如珠.
森林土壤研究进展[J]
.现代农业科技,2009(23):280-282.
被引量:4
3
吴波.
森林土壤学科发展概述[J]
.防护林科技,2018,31(11):76-77.
被引量:1
4
王时聪,夏尚光,许邶,黄薇,庄睿花,马超,柴如山,王擎运,郜红建.
皖南山区人工林土壤化学性质的空间分异及影响因子[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20,47(2):185-191.
被引量:4
5
邓泽伟,康剑,孙冬晓,邓景月,张耕,李莹莹,丁晓纲.
北江流域森林土壤氮空间分布特征研究[J]
.林业与环境科学,2022,38(4):65-69.
被引量:2
6
冯骏,侯义梅,周银屏,王宏星,陈东升.
不同林龄日本落叶松人工林林下植被多样性与土壤理化性质[J]
.林业科技通讯,2023(4):58-62.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41
1
有祥亮,张德顺,张京伟,郗金标,王振.
上海地区29种固氮树种固氮特性综合评价[J]
.天津农业科学,2010,16(2):8-12.
被引量:1
2
唐罗忠,刘志龙,虞木奎,方升佐,赵丹,王子寅.
两种立地条件下麻栎人工林地上部分养分的积累和分配[J]
.植物生态学报,2010,34(6):661-670.
被引量:42
3
胡国华.
岭南林场不同森林类型土壤调查[J]
.现代农业科技,2010(16):206-207.
被引量:2
4
王景明,卢志红,吴建富,肖青亮,朱美英,王海辉.
庐山土壤类型的特点与分布规律[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10,32(6):1284-1290.
被引量:15
5
杨晓娟,王海燕,任丽娜,于洋,刘玲.
我国森林土壤健康评价研究进展[J]
.土壤通报,2012,43(4):972-978.
被引量:13
6
汪森.
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进展[J]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4):1560-1563.
被引量:7
7
肖兴翠,李志辉,唐作钧,曾琴,王海风.
林分密度对湿地松人工林养分循环速率和利用效率的影响[J]
.生态学杂志,2013,32(11):2871-2880.
被引量:31
8
俞月凤,彭晚霞,宋同清,曾馥平,王克林,文丽,范夫静.
喀斯特峰丛洼地不同森林类型植物和土壤C、N、P化学计量特征[J]
.应用生态学报,2014,25(4):947-954.
被引量:149
9
谢静,朱万泽,周鹏,赵广,王尧尧.
川滇高山栎灌丛营养元素积累与生物循环特征[J]
.西北植物学报,2014,34(5):1032-1038.
被引量:4
10
李元强,罗毅敏,廖鋆章,吴庆标.
望天树人工林营养元素含量、积累与分配特征研究[J]
.广东农业科学,2014,41(18):34-38.
被引量:3
1
赵冰,李本忠.
通径分析在林业土壤研究中的应用[J]
.土壤通报,1990,21(6):275-277.
被引量:1
2
王庆仁.
森林土壤研究的动态及展望[J]
.山东林业科技,1991,21(2):41-43.
被引量:1
3
陈明福.
杉木拟赤杨根际土壤研究[J]
.福建林学院学报,1998,18(4):369-372.
被引量:6
4
邹明珠,王艳春,刘燕.
北京城市绿地土壤研究现状及问题[J]
.中国土壤与肥料,2012(3):1-6.
被引量:41
5
肖斌.
栗园土壤研究的进展[J]
.林业科学研究,2003,16(3):351-357.
被引量:11
6
杨承栋.
森林土壤研究几个方面的进展[J]
.世界林业研究,1994,7(4):14-20.
被引量:16
7
何小燕,周国英.
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研究[J]
.湖南林业科技,2004,31(5):26-27.
被引量:8
8
夏云飞,金能信,陈吉昌,高智慧,钟哲科.
"3S"技术及其在森林生态环境研究上的应用[J]
.浙江林业科技,2001,21(z1):43-46.
9
申俊芳,辛晓静,赵念席,高玉葆.
羊草基因型数目对地下动物及微生物群落的影响[J]
.生态学杂志,2016,35(5):1226-1232.
被引量:3
10
刘志华,伊晓云,王火焰,沈仁芳.
不同品种大白菜苗期吸收积累镉的差异研究[J]
.土壤学报,2008,45(5):987-993.
被引量:14
土壤
1991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