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多Agent系统通信与协作机制构造 被引量:25

Construction of Communication and Coordination Mechanism in Amulti-Agent Syste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对多Agent的通信与协作机制进行了研究 ,提出了一个基于关系矩阵的点到点通信方式 ,并给予了基于WinSock的实现。利用作为言语动作理论的重要成果之一的Agent通信语言 ,KQML对针对车间管理控制应用领域的多Agent系统运行中所发生的消息的格式、消息中常用的谓词进行了定义 ,从而确定了协作机制的重要一环———独立于各个Agent的通信语言的构造 ,并对协作机制中的身份认证问题进行了探讨。 A directed communication mode based on relation matrix is presented and achieved with the use of WinSock. According to LQML, one important outcome of language act theory, the format messages which occur in the multi-agent system oriented to the application domain of shop floor management and control have been made. So it researches the important part of coordination mechanism, the construction of agent communication. The identification of agents is also discussed.
出处 《机械设计与制造工程》 2002年第2期40-42,共3页 Machine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 Engineering
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863 )资助项目 (863 -5 11-943 -0 0 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5 9990 470 )
关键词 协作机制 分布式人工智能 AGENT MAS 通信机制 DAI(Distribute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gent MAS(Multi-Agent System)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5

  • 1汪芸.CORBA技术及应用[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 2石柯.敏捷制造单元若干关键技术的研究[M].华中科技大学,2000..
  • 3王继宏,胡建平.有限资源环境下的分层分布式体系结构研究[J].计算机科学,2000,27(3):26-28. 被引量:3
  • 4(美)RobertOrfail 陈章渊等(译).智能CORBA[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1999..
  • 5张洁.基于多Agent的车间管理控制系统的建模与实现(863科技报告)[M].,2000..

二级参考文献4

  • 1陈--,计算机科学,1999年,25卷,5期,63页
  • 2何新贵,知识处理与专家系统,1990年
  • 3Yang Juyuan,IEEE Trans on System Man and Cybernetic,1985年,15卷,3期,316页
  • 4陈翀,麦中凡.可移动的软件Agent研究[J].计算机科学,1998,25(5):62-66. 被引量:4

共引文献13

同被引文献152

引证文献25

二级引证文献58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