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数字动画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创新应用研究
被引量: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通过对数字动画技术在传统文化保护中的应用现状进行梳理,分析数字动画技术应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意义及动画作为独特的艺术形式和传播媒介在文化保护中的作用,探讨数字动画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创新应用。
作者
宗传玉
机构地区
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出处
《美术大观》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16-117,共2页
Art Panorama
基金
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数字动画技术在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创新应用研究--以长沙铜官窑为例"(课题编号:17C0418)
关键词
数字动画技术
非物质文化遗产
创新应用
分类号
G122 [文化科学]
TP391.41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36
同被引文献
61
引证文献
13
二级引证文献
18
参考文献
4
1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J]
.司法业务文选,2011,0(9):30-37.
被引量:23
2
两办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J]
.广电时评,2017,0(4):4-8.
被引量:10
3
宋鲁.
将数字化导入民间艺术保护的探索——以《美哉·民俗杨家埠》为例[J]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2012(4):65-67.
被引量:2
4
周良兵,张国民.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动漫化生存——以《快乐驿站》为例[J]
.民间文化论坛,2010(1):62-65.
被引量:5
二级参考文献
2
1
唐家路.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2
潘鲁生.数字化民艺[C].见: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编.中国美术成都论坛文集:民族美术传统的当下意义.成都:四川美术出版社,2007.263.
共引文献
36
1
凌春辉.
右江流域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类型及保护措施[J]
.沿海企业与科技,2019,0(6):62-65.
被引量:3
2
鲁林波,卜秀秀,宋迪涛.
黔东南苗族武术保护现状及对策研究[J]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20(9):61-64.
3
张瑞杰.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研究[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9,0(24):215-216.
被引量:2
4
徐晓航,徐丽华,刘瑛.
小学第二课堂中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现状与思考——以杭州市为例[J]
.教育教学论坛,2012(35):103-105.
被引量:5
5
邱亚萍.
数字动画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优势和方法[J]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16,24(1):27-30.
被引量:13
6
郭晓文.
关于汉中建设文化旅游数据库的构想[J]
.兰台世界,2016(18):79-81.
被引量:2
7
周素萍.
湘黔桂地区侗族非遗传承人研究[J]
.怀化学院学报,2017,36(2):6-10.
被引量:5
8
孙传明,程强,谈国新.
广西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现状及对策分析[J]
.广西民族研究,2017(3):124-132.
被引量:41
9
张琳钦.
动漫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中的应用[J]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7,33(6):55-57.
被引量:1
10
鲁林波,卜秀秀,李延超.
台江县苗族反排木鼓舞保护现状及对策研究[J]
.四川体育科学,2018,37(3):93-95.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61
1
代俊波,单桂花.
基于Web的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平台的设计与实现[J]
.图书馆学研究(应用版),2010(9):32-34.
被引量:31
2
张垚.
动画对四川皮影戏的保护传承策略探讨[J]
.四川戏剧,2013(10):66-68.
被引量:4
3
李亮.
数字动画技术在中国动画发展中的应用[J]
.科技咨询导报,2007(12):138-138.
被引量:3
4
刘丽华,何军.
国内民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认知度实证研究——以沈阳市民的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认知为例[J]
.旅游论坛,2009,2(4):611-615.
被引量:13
5
常凌翀.
新媒体语境下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探究[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31(11):39-42.
被引量:75
6
侯君奕.
数字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应用——论陕西华县皮影的数字化保护[J]
.价值工程,2011,30(28):130-131.
被引量:8
7
蒋明智.
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探讨——以悦城龙母文化为个案[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51(2):56-60.
被引量:6
8
王芳雷.
道是无形却有形——论数字动画技术在当今社会文化传播领域的独特价值[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2(6):189-190.
被引量:3
9
袁军.
计算机数字化技术在贵州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应用探讨[J]
.科技通报,2012,28(10):150-152.
被引量:20
10
赵林英,袁华,代俊波.
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平台的研究与应用[J]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4,35(5):21-23.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13
1
邓丽平.
四川非遗文化与动漫游戏产业协同发展机制的建设策略研究[J]
.动漫研究,2022(1):31-37.
被引量:1
2
杜鹃.
数字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应用[J]
.北极光,2019(3):51-52.
3
夏青松.
民众对非遗的认知度及非遗产品购买意愿研究——以宿州市为例[J]
.宜宾学院学报,2019,19(11):67-74.
被引量:1
4
魏东.
关于数字动漫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应用研究[J]
.艺术评鉴,2020(9):14-15.
5
王瑾.
人工智能时代下皮影戏在动画创作中的活化与再造[J]
.艺术与设计(理论版),2020(7):85-87.
被引量:2
6
顾瑞瑞.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动漫化传承研究[J]
.文物鉴定与鉴赏,2021(13):172-174.
被引量:2
7
马兰茜.
新媒体环境下非遗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与发展——以金陵竹刻为例[J]
.美术教育研究,2022(15):53-55.
被引量:4
8
杨婷.
新媒体时代数字动画技术在传统文化传播中的应用[J]
.文化产业,2022(26):58-60.
被引量:1
9
王楚然,宋岩峰.
VR动画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作用[J]
.丝网印刷,2023(10):92-94.
被引量:2
10
李岩.
数字媒体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的应用[J]
.科技视界,2023(18):59-62.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
18
1
张国龙.
环县皮影在动画创作中的应用研究[J]
.文化产业,2021(8):84-85.
2
任康顺,翟椿翠,张雨晗.
基于非遗传承视角的偶动画与衡州花鼓戏协同创新研究[J]
.文化产业,2022(17):52-54.
被引量:1
3
李沅贞,许梅.
虚拟现实技术与非物质文化数字化保护传承发展——以皮影戏仿真模拟制作方向为例[J]
.科技风,2022(18):49-51.
被引量:5
4
赵长兴.
数字动画技术在纪录片制作中的运用[J]
.电视技术,2022,46(11):57-60.
5
刘艺芃,阎立国.
新媒体语境下山东非遗文化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研究[J]
.旅游纵览,2023(1):145-147.
被引量:5
6
舒水.
西江航运文化的数字动漫化传播与传承研究[J]
.梧州学院学报,2023,33(2):35-40.
7
王润.
新媒体视域下非遗艺术传播研究--以重庆铜梁龙舞为例[J]
.新闻文化建设,2023(11):18-20.
8
李莘.
兴趣程度对非遗产品消费者满意度的影响——基于感知价值中介效应的实证研究[J]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24,45(1):123-127.
被引量:2
9
焦基鹏.
数字科技赋能高校图书馆非遗文化记忆建构与伦理反思[J]
.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24,42(3):10-13.
被引量:5
10
黄丹,张渊.
新媒体时代动画在非遗保护传承中的作用[J]
.大观(论坛),2024(3):117-120.
1
李合胜,赵飞燕.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创新模式探析[J]
.才智,2018(22):208-208.
被引量:2
美术大观
2018年 第1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