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1990年3~10月,作者对湖北、湖南,河南三省部分地区的28个养殖场进行了鲢鳙鱼流行病学调查和致病菌的初步研究。结果显示:在调查范围内发病率达60%以上;受感染的除鲢、鳙外,还有鲫、鳊(鲂)、鲤、草鱼以及其它野杂鱼、河蚌;分离到138株细菌,经鉴定可归为三类,早期(3~4月)出现的鲁克氏耶尔森菌(Yersinia ruckeri)、中后期(5月下旬以后)出现的产气单胞菌(Aeromonas sp.)及弧菌(Vibrio sp.)。结合水质环境条件分析,致病细菌是继发侵入者,原发病因除水体的理化因子外,不排除还有病毒的可能性。
出处
《水产科技情报》
1991年第5期134-136,共3页
Fisheries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