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透明质酸微生物发酵法生产工艺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采用微生物发酵法生产透明质酸 ,培养条件选择 p H6 .5、摇速 10 0次 /分、培养温度 37℃、培养时间 4 8小时 ,添加生产因子 。
作者
汪嵘
张云开
韦航
黄日波
机构地区
广西大学生物实验中心
出处
《广西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1年第4期190-192,共3页
Guangxi Agricultural Sciences
关键词
透明质酸
微生物发酵
培养条件
生产因子
分类号
TQ929.2 [轻工技术与工程—发酵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7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50
同被引文献
72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18
参考文献
4
1
郭学平,王春喜,崔大鹏.
发酵法制备透明质酸[J]
.日用化学工业,1994,24(2):47-48.
被引量:14
2
陈乌桥,刘祖同,孔金明.
透明质酸产生菌的诱变育种及发酵条件[J]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34(6):63-67.
被引量:6
3
罗曼,蒋立科,奚俊.
牛眼透明质酸的分离及性质测定[J]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1999,26(6):596-600.
被引量:3
4
郭学平,凌沛学,王春喜,张天民.
透明质酸的生产[J]
.药物生物技术,2000,7(1):61-64.
被引量:32
二级参考文献
17
1
郭学平,王春喜,崔大鹏.
发酵法制备透明质酸[J]
.日用化学工业,1994,24(2):47-48.
被引量:14
2
沈渤江 张天民 等.公鸡冠透明质酸的制备及理化性质[J].医药工业,1987,(7):295-299.
3
李良涛 由永金 等.生化制药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1.286.
4
沈勃江 张天民.人脐带眼科透明质酸的制备和分析检验[J].山东医学院学报,1985,23(4):15-19.
5
凌沛学 张天民.羊眼玻璃体透明质酸钠的制备与分析[J].山东医科大学学报,1986,24(3):50-57.
6
张惟杰,复合多糖生化研究技术,1987年
7
团体著者,微生物诱变育种,1975年
8
郭子平,日用化学工业,1994年,2期,47页
9
李良涛,生化制药学,1991年,286页
10
凌沛学,医药工业杂志,1987年,7期,295页
共引文献
50
1
黄光斗,赵宇,张方樱,胡爱琼.
透明质酸的制备与应用研究进展[J]
.广西轻工业,2002,18(1):24-26.
被引量:8
2
徐凯怡.
透明质酸[J]
.化学教育,2004,25(12):10-11.
被引量:8
3
邓开野,于雷,任露泉.
透明质酸产生菌的筛选及诱变[J]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05,35(2):210-213.
被引量:3
4
李敬,赵会玲,张金良.
透明质酸在化妆品中的应用[J]
.衡水学院学报,2005,7(1):29-31.
被引量:8
5
胡泽利.
透明质酸在牙周组织创伤愈合过程中的作用[J]
.中国药业,2005,14(9):23-24.
被引量:9
6
史鹏,蔡海波,杨利,谭文松,黄建新.
发酵液预处理方法对透明质酸分子量降低的影响[J]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05,36(12):741-743.
被引量:8
7
孙建,霍向东,张志东.
透明质酸产生菌的诱变选育及发酵工艺的研究[J]
.新疆农业科学,2006,43(1):72-74.
被引量:4
8
蒋秋燕,凌沛学,张天民.
透明质酸口服给药的研究进展[J]
.中国药学杂志,2006,41(10):729-731.
被引量:8
9
盛瑞堂,孙猛,谭天伟.
过滤法分离纯化透明质酸[J]
.过程工程学报,2006,6(2):285-288.
被引量:9
10
盛瑞堂,谭天伟.
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从发酵液中提取透明质酸[J]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3(3):33-36.
被引量:6
同被引文献
72
1
傅力,吴海文.
透明质酸(HA)的功能性及生产技术研究进展[J]
.新疆农业科学,2004,41(F08):97-100.
被引量:13
2
罗瑞明,李亚蕾,徐桂花,张惠铃,邵佩兰,章中.
以兽疫链球菌NUF—036分批发酵生产透明质酸的工艺研究及其动力学模型的建立[J]
.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5(4):368-373.
被引量:4
3
殷晓煌,李洪.
透明质酸的性质及制备方法[J]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1993,14(3):58-61.
被引量:6
4
李薇,佟爱东,邓兆勇.
透明质酸化学定量分析方法的研究[J]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1994,15(2):96-99.
被引量:19
5
郝宁,张晋宇,陈国强.
在兽疫链球菌中表达vgb基因和HA合成基因提高透明质酸产量[J]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05,25(6):56-60.
被引量:11
6
董云舟,堵国成,陈坚.
芽孢杆菌发酵产碱性果胶酶温度控制策略[J]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05,11(3):359-362.
被引量:4
7
周海东,倪晋仁,黄文,张建东.
膜技术分离透明质酸发酵液可行性研究[J]
.食品与发酵工业,2005,31(11):46-51.
被引量:6
8
张容鹄,冯建成,金义鑫,杨艳燕.
马疫链球菌SH-5生产透明质酸营养条件的研究[J]
.微生物学杂志,2005,25(5):46-49.
被引量:4
9
叶华,陈猛,钟林,谭天伟.
透明质酸发酵流加过程的研究[J]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3(1):20-22.
被引量:8
10
朱广华,方煜平.
透明质酸制备方法及应用研究的进展[J]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1996,27(8):382-384.
被引量:30
引证文献
7
1
叶华,陈猛,钟林,谭天伟.
透明质酸发酵流加过程的研究[J]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3(1):20-22.
被引量:8
2
吴华昌,徐静,邓静,张伟娜.
透明质酸的变温发酵研究[J]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0,36(6):62-65.
被引量:2
3
康超,杨洋,李湘萍,何鑫平,黄时海.
链球菌分批发酵生产透明质酸及其动力学研究进展[J]
.食品工业科技,2010,31(8):381-385.
4
吴华昌,徐静,邓静,靳晓黎.
温度对透明质酸分批发酵的影响及动力学模型[J]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3(4):442-446.
被引量:1
5
邓开野,谭梅唇.
透明质酸产生菌分批发酵工艺条件的研究[J]
.食品工业科技,2011,32(3):221-223.
被引量:2
6
王丽红,白钰,李刚.
生料发酵技术在小麦淀粉乳酒精发酵上的应用概述[J]
.食品工业科技,2011,32(3):405-407.
被引量:5
7
吴华昌,徐静,邓静,由耀辉.
透明质酸分批发酵过程中温度的间歇控制[J]
.中国酿造,2011,30(5):80-84.
二级引证文献
18
1
陈永浩,王强.
发酵液中透明质酸含量快速检测方法研究[J]
.食品与发酵工业,2009,35(1):135-139.
被引量:8
2
吴华昌,徐静,邓静,由耀辉.
透明质酸分批发酵过程中温度的间歇控制[J]
.中国酿造,2011,30(5):80-84.
3
李黔蜀,叶华,贺立虎.
玉米浆作为氮源对透明质酸发酵的影响[J]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0(2):5-7.
被引量:4
4
丛涛,徐永斌,赵晨希,张淑荣,刘春巧,张鹏.
一种新型粘多糖结构与性能的检测[J]
.微生物学通报,2011,38(10):1518-1525.
被引量:3
5
陈奕涵,叶锐,钱悦,管世敏,荣绍丰.
生物法制取透明质酸的研究进展[J]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2(2):147-151.
被引量:6
6
杨敏,虎玉森,杨继涛.
响应面法优化马铃薯渣生料同步糖化发酵生产乙醇工艺[J]
.中国酿造,2012,31(9):88-91.
被引量:1
7
杨敏,杨继涛,虎玉森,周红艳,李永娟.
马铃薯渣生料同步糖化发酵生产乙醇工艺研究[J]
.中国酿造,2013,32(2):106-109.
被引量:8
8
张志军,施清,罗天,韩永超,刘小民,李志军.
新型有机氮在小麦淀粉酒精发酵中的应用研究[J]
.酿酒科技,2014(9):45-47.
被引量:1
9
黄小忠,管国强.
透明质酸生理功能及其应用研究进展[J]
.畜牧与饲料科学,2015,36(1):21-25.
被引量:8
10
刘金龙,赵国群,李志敏,高敏杰.
培养条件对Streptococcus equisimilis合成透明质酸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J]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2015,34(2):209-214.
被引量:4
1
王丹.
从茶叶中提取茶多酚的浸提条件选择[J]
.化学工业与工程技术,1995,16(1):28-29.
被引量:3
2
孙小丁,曹伟锋,计立杰,刘树涛.
絮凝法去除谷氨酸等电上清液中菌体蛋白的研究[J]
.发酵科技通讯,2008,37(1):15-17.
3
马建滨,李天才,索有瑞.
工业废羊毛酸解工艺条件选择[J]
.氨基酸和生物资源,2001,23(2):44-46.
被引量:5
4
尹睿,陈红漫,张成刚.
产纤维素酶原生质体形成和再生条件选择[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0,31(6):556-558.
被引量:5
5
何聪,汪鹏飞.
化工分离技术——溶剂萃取[J]
.工会博览(理论研究),2011(7):221-221.
广西农业科学
2001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