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灵芝生物工程发酵茶的LD_(50)测定和微核试验
被引量: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结果表明LD50 为 76 79% ,95 %可信限为15 5 7~ 18 13g/kg ,毒性分级为无毒。对小鼠骨髓细胞微核率分别为 2 3‰ ,1 9‰和 1 5‰均在正常范围内。因此 ,可认为灵芝发酵茶在人正常饮用量下对人体安全 ,也没有致突作用。
作者
林新坚
吴胜
郑力
陈济琛
机构地区
福建省农科院土肥所
福建省医学科学研究所
出处
《中国食用菌》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8-28,共1页
Edible Fungi of China
关键词
灵芝
灵芝发酵荷
半数致死量
微核
小鼠
LD50
分类号
S567.31 [农业科学—中草药栽培]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30
同被引文献
70
引证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22
参考文献
2
1
郭春沅.
灵芝的药理研究综述[J]
.中国食用菌,1998,17(3):34-35.
被引量:31
2
宋吟文.国内外保健食品的开发与发展趋势[J].中国保健食品,1988,(2):5-5.
共引文献
30
1
牛君仿,方正,王红庚,王国超.
灵芝有效化学成分研究进展[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2,25(z1):51-54.
被引量:32
2
曾祥丽,包海鹰.
灵芝三萜类成分与药理学研究进展[J]
.菌物研究,2004,2(1):68-77.
被引量:65
3
张玥,黄能慧,张小毅,罗俊.
灵芝三萜类化合物对衰老模型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和脑谷氨酸含量的影响[J]
.神经病学与神经康复学杂志,2011,8(1):31-34.
被引量:6
4
宁慧青.
灵芝及灵芝孢子的研究初探[J]
.太原科技,2004(5):20-21.
被引量:1
5
衣艳君,徐承水.
灵芝降血脂作用的实验研究[J]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24(1):52-53.
被引量:19
6
应小林,周雄杰.
砼结构预埋件受力探析[J]
.中国科技信息,2005(2):125-126.
7
杨志钢.
柔印油墨的特点[J]
.印刷世界,2005(11):3-4.
8
乔英,杨叶昆,董学畅,邱明华.
^(13)C NMR在新型灵芝三萜类化合物的应用[J]
.波谱学杂志,2005,22(4):437-456.
被引量:4
9
谭业华,陈珍.
泰山灵芝在海南室内袋栽种植期的比较试验[J]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18(4):361-363.
被引量:1
10
乔英,丁艳霞,董学畅,邱明华.
原子吸收和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灵芝中的重金属含量[J]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15(4):315-317.
被引量:18
同被引文献
70
1
奚彪,刘祖生,梁月荣,杨秀芳,黄卫红,须健,何玉科,白永延.
发根农杆菌介导的茶树遗传转化[J]
.茶叶科学,1997,17(S1):76-77.
被引量:27
2
陈济琛,郑永标,林新坚,林戎斌,蔡海松.
乌龙型灵芝发酵茶的Ames试验及其品质特征分析[J]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3(3):333-335.
被引量:2
3
陈书明,聂向庭,王勤,成玉梅,杨世恩.
人工培养灵芝菌丝体中免疫活性成分初探[J]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1994,14(4):429-430.
被引量:11
4
王祯苓,王宁,李玉莲,杨玉英.
猴头健胃灵的药效学研究[J]
.山西中医,1994,10(5):34-35.
被引量:2
5
李兆兰,郑涛.
灵芝菌丝体和发酵液有效成分及含量分析[J]
.中草药,1994,25(1):17-19.
被引量:43
6
董华进,詹皓,辛益妹.
茶多酚对鼠的强心与抗疲劳作用[J]
.中华航空医学杂志,1994,5(4X):218-221.
被引量:16
7
汤鸣绍.
对当前研制与开发保健茶新产品的思索[J]
.茶叶科学技术,1995(3):29-32.
被引量:3
8
肖鹏.
发展生物经济及其法治环境的营造[J]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05,18(5):51-53.
被引量:4
9
杨国军,邓心安.
生物经济时代下的伦理问题及其对策[J]
.中国科技论坛,2005(6):106-109.
被引量:4
10
封颖.
生物技术、生物经济和新型农业体系[J]
.科技创业月刊,2006,19(2):181-182.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8
1
陈济琛,郑永标,林新坚,林戎斌,蔡海松.
乌龙型灵芝发酵茶的Ames试验及其品质特征分析[J]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3(3):333-335.
被引量:2
2
林戎斌,陈济琛,郑永标,蔡海松,林新坚.
三种药用菌发酵茶的最适茶培养基[J]
.食用菌学报,2004,11(3):38-42.
被引量:8
3
蔡海松,林新坚,陈济琛,林戎斌,郑永标.
茯苓发酵茶的研制及安全性测定[J]
.中国农学通报,2007,23(3):113-115.
被引量:2
4
陈凌文.
发展茶叶生物经济研究[J]
.福建茶叶,2008,31(3):16-18.
5
林新坚,郑永标,陈济琛,林戎斌,蔡海松.
灵芝发酵茶提取液对小鼠抗疲劳作用的研究[J]
.食用菌学报,2002,9(3):18-21.
被引量:6
6
陈济琛,郑永标,林新坚,林戎斌,蔡海松.
灵芝发酵茶对小鼠溶血素和细胞免疫影响的研究[J]
.福建农业学报,2003,18(2):127-128.
被引量:4
7
郑永标,林新坚,陈济琛,林戎斌,蔡海松.
猴头菇发酵茶安全性检测及对大鼠胃酸分泌的影响[J]
.现代预防医学,2003,30(5):620-621.
被引量:5
8
郑永标,林新坚,陈济琛,蔡海松,林戎斌.
灵芝发酵茶降低小鼠血清总胆固醇作用简报[J]
.生物技术,2004,14(1):43-43.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22
1
戴宇樵,张拓,刘亚兵,刘忠英,郑文佳.
可食用茶叶微生物产品研究进展[J]
.贵茶,2022(2):5-12.
被引量:2
2
陈济琛,郑永标,林新坚,林戎斌,蔡海松.
乌龙型灵芝发酵茶的Ames试验及其品质特征分析[J]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3(3):333-335.
被引量:2
3
林戎斌,陈济琛,郑永标,蔡海松,林新坚.
三种药用菌发酵茶的最适茶培养基[J]
.食用菌学报,2004,11(3):38-42.
被引量:8
4
史亚丽,刘运祥,张昌言.
灵芝多糖对小鼠运动能力的影响[J]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5,24(5):59-60.
被引量:7
5
杨焱,张劲松,周昌艳.
深层发酵技术在灵芝研究开发中的应用[J]
.上海农业学报,2005,21(4):115-119.
被引量:1
6
蔡海松,林新坚,陈济琛,林戎斌,郑永标.
茯苓发酵茶的研制及安全性测定[J]
.中国农学通报,2007,23(3):113-115.
被引量:2
7
马海萍,邝少松,钟志勇,阮艳娟,周静文,谢超敏,李崇.
食(药)用菌抗疲劳作用实验研究[J]
.中国食用菌,2007,26(5):34-36.
被引量:1
8
程秀芳,张志焱,刘虹,谷巍.
灵芝发酵终点的确定及高产灵芝多糖菌种的筛选[J]
.齐鲁药事,2008,27(8):497-499.
被引量:5
9
林新坚,李善仁,陈济琛.
福建微生物农业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
.福建农业学报,2008,23(4):450-456.
被引量:4
10
孟翔鹏,马琳.
食药用真菌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前景展望[J]
.中国现代中药,2009,11(10):7-10.
被引量:15
1
高玉荣,孙文红.
灵芝液体深层发酵豆乳饮料的研制[J]
.中国食品学报,2008,8(1):44-48.
被引量:3
2
李刚,李宝健.
灵芝发酵培养基的研究[J]
.中药材,1998,21(8):379-381.
被引量:14
3
黄清铧,王庆福,梁磊,张柳莲,康佩姿,班雯婷.
甘蔗汁灵芝发酵功能性饮料研制[J]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5,41(9):83-86.
被引量:15
4
龙滔.
茶中珍品--浙江茗仙白茶[J]
.上海茶叶,2010(1):36-37.
5
孟秀梅,李明华,王宏勋,张晓昱.
灵芝芹菜保健饮品的研制[J]
.食品研究与开发,2006,27(9):86-88.
6
杨理健.
剧毒、高毒、高风险农药的有效监管比单纯禁用更重要[J]
.今日农药,2015,0(12):24-25.
7
三聚氰胺添加到食品中的危害[J]
.福建农业,2008(12):37-37.
8
岳晖,王文亮,邬元娟,姜国华.
乙烯利在果蔬中的应用及其残留的危害分析[J]
.中国食物与营养,2009,15(9):14-15.
被引量:12
9
本刊编辑部.
我国农药急性毒性分级暂行标准[J]
.中国植保导刊,1993,22(3):40-40.
被引量:1
10
杨海龙,李雁群,吴天祥,章克昌.
以药食两用中药为基质的灵芝发酵[J]
.食品科学,2003,24(9):99-102.
被引量:5
中国食用菌
2001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