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醒脑开窍法治疗中风
被引量: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中风是最常见的临床急症。在临床上 ,中风的治疗已逐渐局限于平熄肝风、活血化淤等治法上。本文从理论研究、临床研究、实验研究的角度分别论述醒脑开窍法治疗中风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验及临床经验 。
作者
沈思钰
蔡定芳
机构地区
复旦大学医学院附属华山医院中西医结合研究所
出处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
2001年第4期69-70,共2页
Journal of Zhejiang Colleg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关键词
醒脑开窍法
中风
综述
理论
临床
实验研究
分类号
R277.733 [医药卫生—中医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2
参考文献
14
共引文献
364
同被引文献
55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4
参考文献
14
1
周继曾,张存生,李力,周时伟.
醒脑开窍针刺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研究[J]
.中国针灸,1995,15(3):6-8.
被引量:50
2
徐伟,王宗锐.
薄荷醇及冰片对磺胺嘧啶和伊文思蓝在脑中分布的影响[J]
.中药药理与临床,1995,11(6):31-33.
被引量:68
3
胡国强,田菲,李平,赵立荣.
“醒脑开窍”针法对脑缺血一再灌注家兔脑水肿、自由基的影响及相关性分析[J]
.天津中医,1995,12(3):25-27.
被引量:43
4
吴燕燕,肖洪涛.
肖成老中医治疗小儿中风的经验[J]
.辽宁中医杂志,1997,24(1):7-8.
被引量:4
5
文玉凤.
中风急症中医治疗探要[J]
.陕西中医,1997,18(3):121-122.
被引量:5
6
张平,吴得志.
针药并用治疗中风后遗症80例[J]
.陕西中医,1998,19(5):225-225.
被引量:1
7
李金坡,张静.
醒脑开窍针刺法对中风患者脑地形图的影响[J]
.中国针灸,1996,16(4):5-6.
被引量:16
8
胡国强,田菲,李平,赵立荣.
醒脑开窍针法对脑缺血及再灌注家兔脑自由基病理学超微结构的影响[J]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1996,8(1):5-7.
被引量:61
9
关明智,付美琴,张继武.
蒲金丹醒脑液对急性实验性脑缺血家兔脑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J]
.中国中医药科技,1998,5(4):204-205.
被引量:5
10
高峻钰,刘少君,张静.
安宫牛黄丸对大鼠中枢神经元的活化作用[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8,4(3):30-32.
被引量:35
二级参考文献
12
1
梁美蓉,叶少梅,张银卿,欧卫平,冯美蓉.
冰片对兔、大鼠脑组织伊文氏蓝染色作用的观察[J]
.广州中医学院学报,1993,10(4):211-213.
被引量:37
2
史大卓,陈可冀.
活血化瘀方药防治血栓形成的前景[J]
.中医杂志,1993,34(5):308-310.
被引量:64
3
石学敏.
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2336例的临床分析及实验研究[J]
.天津中医,1989(6):2-7.
被引量:41
4
邓文龙,中成药研究,1985年,3期,33页
5
团体著者,中成药研究,1981年,5期,8页
6
团体著者,方剂学,1979年
7
团体著者,中药大辞典,1975年
8
刘忠奇,郑建仲,陈志敏,陈元清,黎昉.实验性脑缺血及再灌流期微量元素的研究[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1990(04).
9
丁克祥,钟水先,姚树人.微量指血超氧化物歧化酶快速测定法的研究[J]老年学杂志,1987(02).
10
江光池,冯旭军,黄岚,杨正菀,杨胜华.
龙脑和异龙脑对小鼠和家兔的药理作用[J]
.华西药学杂志,1989,4(1):23-25.
被引量:58
共引文献
364
1
柴玉爽,曾瑚瑚,何源峰,尚晓,万婷,尹震,范春林,叶文才.
安宫牛黄丸的UPLC特征指纹图谱与化学模式识别[J]
.中国中药杂志,2020,45(3):565-571.
被引量:20
2
曹悦,孟学茹,何黎,胡远樟,温川飙.
针灸治疗中风病临床辨证的一种算法模型探索[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0(76):366-369.
被引量:4
3
张玉倩,朱兴宝,王廷华.
针刺作用分子学机理的研究进展[J]
.中国综合临床,2004,20(S1):130-131.
被引量:5
4
沈红权,范华昌,冯青根,吴文彪.
醒脑静注射液对急性脑梗塞血脑屏障修复的探讨[J]
.上海医学,2002,25(z1):103-105.
被引量:8
5
周颖,许先荣,李玉花,许琳.
安宫牛黄丸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血中食欲素A、瘦素及神经肽Y的影响[J]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8,15(6):353-356.
被引量:8
6
成秉林,张淑杰,索晴.
苦参碱诱导胶质瘤模型大鼠胶质瘤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J]
.中国中医药科技,2009,16(1):22-25.
被引量:3
7
黄迟,沈卫平,张臻年,张晖,赵杨,胡春平.
醒脑静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影响[J]
.中国全科医学,2009,12(10):897-898.
被引量:15
8
刘秀云,卢岩,刘黎青,崔可密,孙成栋,郭继龙,王世军.
针刺对实验性脑缺血作用机理的研究进展[J]
.生物医学工程研究,2002,21(1):48-51.
被引量:1
9
班维固,程光宇,丁宁,程为平.
针刺后溪、申脉对青年健康人大脑中动脉影响的研究[J]
.针灸临床杂志,2010,26(5):1-4.
被引量:11
10
王宁生,宓穗卿.
中药药物动力学研究[J]
.中医药通报,2002,1(3):38-44.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55
1
李金国,白波.
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的研究[J]
.泰山医学院学报,2008,29(4):308-312.
被引量:6
2
客蕊,朱文增,东贵荣,李红颖,倪金霞.
头穴丛刺法对急性脑梗死大鼠生长相关蛋白-43 mRNA表达的影响[J]
.针灸临床杂志,2010,26(4):47-49.
被引量:10
3
陈艳明,王宁生.
冰片对血脑屏障体外模型细胞间紧密连接和细胞吞饮囊泡的影响[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24(7):632-634.
被引量:85
4
徐伟,王宗锐.
薄荷醇及冰片对磺胺嘧啶和伊文思蓝在脑中分布的影响[J]
.中药药理与临床,1995,11(6):31-33.
被引量:68
5
刘启德,梁美蓉,陈芝喜,冯美蓉,赵萍.
冰片对庆大霉素透血脑屏障的影响[J]
.广州中医学院学报,1994,11(1):37-40.
被引量:105
6
冯宏业,葛朝莉.
冰片对癫痫患者血清及脑脊液卡马西平药物浓度的作用[J]
.海南医学,2005,16(6):11-12.
被引量:28
7
李金田,刘金生,姜玉杰.
“头痛立安”速效滴鼻剂治疗头痛40例[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5,18(4):35-37.
被引量:5
8
林凤山,薛亚平,常继红,高森,林霞,张玉琢,赵宏业.
中药鼻吸入剂治疗功能性头痛496例临床观察[J]
.中医杂志,1989,30(8):29-30.
被引量:16
9
王勇,张忠义,徐峰,王秉均,张守尧.
冰片对川芎嗪血药浓度和在脑中分布的影响[J]
.中国药业,2006,15(1):30-31.
被引量:27
10
吴琼,于敏华,祝雁.
头痛鼻疗剂治疗中老年偏头痛的临床验证[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06,26(3):399-400.
被引量:16
引证文献
2
1
郭晓娟,李嘉泳,林楚迎,杨帆.
中药鼻腔给药治疗脑部疾病的用药探析[J]
.广东药学院学报,2011,27(2):211-214.
被引量:5
2
刘成勇,徐鸣曙,葛林宝.
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可塑性的研究进展[J]
.中国卒中杂志,2012,7(11):902-906.
被引量:9
二级引证文献
14
1
何志勇,胡艳兵.
针刺对神经可塑性影响的研究进展[J]
.中国医药导报,2013,10(21):50-52.
被引量:11
2
胡楠,宋若会.
近年来中医外治慢性鼻-鼻窦炎概况[J]
.中医药临床杂志,2013,25(10):934-936.
被引量:1
3
邱永斌,贾伟.
卒中后脑可塑性研究进展[J]
.中国基层医药,2014,21(2):304-308.
被引量:1
4
瞿强,郁嫣嫣,杨蓉,陈文华,吴瑞良.
体外反搏对脑梗死恢复期运动神经功能的疗效观察[J]
.实用老年医学,2014,28(2):133-135.
被引量:6
5
肖韩艳,齐志国.
梯度浓度孕酮对Aβ1-40损伤的海马神经干细胞增殖的影响[J]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4,35(2):40-43.
6
刘建春,杨婉芳,季新燕,杨蓉,李艳彦,李艳花,李俊莲,肖保国,冯前进,马存根.
中药鼻腔给药的脑靶向性探讨[J]
.中医杂志,2014,55(15):1284-1287.
被引量:9
7
郭效德,周莹,王睿,周翔,郭银丰,唐君,高山.
头针配合康复训练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沙鼠模型神经可塑性相关蛋白MAP-2的调节作用[J]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5,37(1):7-10.
被引量:5
8
张微,李瑛,罗芳丽.
中枢神经可塑性在电针促进面神经损伤修复量效研究中的应用探讨[J]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5,36(8):77-79.
被引量:6
9
任非非,刘敬霞.
中医药促进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神经重塑的优势与思考[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37(7):890-896.
被引量:7
10
李楠,谭裕君.
中药纳鼻通关概述[J]
.时珍国医国药,2017,28(8):1971-1974.
被引量:13
1
陆绍荣.
通腑法在临床急症中的应用[J]
.黑龙江中医药,1994,23(4):28-29.
2
周贤华.
太冲穴在临床急症中的应用[J]
.针灸临床杂志,1998,14(8):45-46.
被引量:1
3
林俊,陈南兰.
临床急症治验2则[J]
.云南中医杂志,1994,15(3):16-16.
4
郑关毅,林智颖,陈晓东,韦立新.
脑梗塞患者辨证分型与自由基代谢的关系[J]
.福建中医药,2004,35(6):1-2.
被引量:6
5
沈思钰,干振华,傅晓东,费震宇,蔡辉,蔡定芳.
中医药干预中风若干问题的思考[J]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3,25(4):12-14.
被引量:3
6
沈思钰,干振华,傅晓东,费震宇,蔡辉,蔡定芳.
中医药干预缺血性中风的治疗时间窗[J]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03,26(4):14-16.
被引量:8
7
陆绍荣.
通腑法在临床急症中的应用[J]
.长春中医学院学报,1994,10(3):29-30.
8
石振华.
醒脑静注射液在临床急症中的应用概况[J]
.中国中医急症,2006,15(5):528-529.
被引量:10
9
马天寿.
大黄在临床急症中的应用举隅[J]
.中国中医急症,2013,22(6):1061-1062.
被引量:3
10
张继翱.
醒脑静注射液在临床急症中的应用进展[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17):1937-1938.
被引量:24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
2001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