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刑事技术》
2001年第4期45-45,共1页
Forens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同被引文献19
-
1孙静均,李舜贤.矿物药“自然铜”[J].有色金属,1990,42(2):76-78. 被引量:3
-
2吴莎日娜,巴根那,白梅荣,那木吉拉.蒙药及其复方的基础研究进展[J].北方药学,2010,7(3):24-28. 被引量:3
-
3陈榆.岩石化学系列和元素演化周期性[J].地球化学,1983,12(2):186-195. 被引量:1
-
4张亚敏,何淑华,牟树田,马庆际.自然铜炮制品溶出成分与矿物组分探讨[J].中药材,1993,16(10):26-28. 被引量:5
-
5刘养杰.陕西淳化阎家沟“白石脂”矿物药材研究[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24(3):257-260. 被引量:2
-
6李建芬,徐方铭.自然铜及其混淆品的鉴别[J].时珍国医国药,2005,16(4):286-286. 被引量:2
-
7张志杰,蔡宝昌,李伟东,陈培荣,张文兰.自然铜不同炮制品矿相及化学成分的研究[J].中草药,2005,36(6):834-836. 被引量:16
-
8裘汉幸.X衍射技术在中药鉴定中的应用新进展[J].中国药业,2005,14(7):89-91. 被引量:10
-
9李钢,秦涛,黄长高,程永科.矿物中药自然铜的组成与热稳定性研究[J].化学学报,2009,67(6):466-470. 被引量:11
-
10曹先兰,李维贤,李菲,仝燕.矿物中药鉴定的新方法——红外光谱法的应用[J].中成药,1990,12(10):11-13. 被引量:12
二级引证文献4
-
1严辉,刘圣金,张小波,奥·乌力吉,乔延江,赵润怀,段金廒.我国药用矿物资源调查方法的探索与建议[J].中国现代中药,2019,21(10):1293-1299. 被引量:9
-
2张丽倩,刘养杰.蒲城县伏头地区矿物药自然铜与蛇含石的矿物学特征对比研究[J].华西药学杂志,2020,35(2):183-186. 被引量:4
-
3闫向英,蔡清柱,黄泽豪.近二十年矿物药鉴定的研究进展[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22,31(15):65-68. 被引量:2
-
4徐智玮,马晓辉,王双玺,奥·乌力吉,晋玲,陈文娟,贾守宁.西北地区矿物药资源调查结果分析[J].中国现代中药,2024,26(9):1452-1461.
-
1王毓.高效液相色谱法在微量物证检验中的应用[J].化工管理,2015(15):81-81.
-
2李继民,李淑英.微量物证检验在侦破盗窃案件中的应用[J].公安应用技术通讯,2000(2):22-24.
-
3黄昊.原子吸收光谱法在微量物证检验中的应用[J].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14,31(3):54-55. 被引量:3
-
4赵兰芳,董永胜,井卫华,程泽.X射线荧光光谱法在光谱半定量分析中的应用[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2(2):130-131. 被引量:3
-
5刘伟明,滕傲雪.扫描电镜/能谱法在微量物证检验中的应用[J].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14,31(4):56-57. 被引量:10
-
6夏桂珍.犯罪现场微量物证的发现和提取[J].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13,26(12):191-192. 被引量:4
-
7申宏丹,高兆昶,朱驯.室温离子液体部分理化性能的研究进展[J].化工技术与开发,2015,44(3):20-22. 被引量:1
-
8孟德素,庞艳玲.溶剂效应对红外光谱影响的研究进展[J].红外,2012,33(9):14-18. 被引量:2
-
9追忆司法鉴定事业的忠诚卫士——徐彻[J].中国司法鉴定,2015(4).
-
10权养科.微量物证检验技术的发展趋势[J].刑事技术,2009,34(B12):28-31.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