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周易》与《黄帝内经》中的藏象学说
被引量: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周易》与《黄帝内经》中的藏象学说孟庆云(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所北京100700)藏象是中医学关于人体结构和功能的说明模型,当代称之为藏象学说。这一理论的建立有其深刻的科学文化背景,其魅力不仅在于有临床实践价值,也是中医学理论特色的体现。一、藏象的三元...
作者
孟庆云
机构地区
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所
出处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1期12-14,共3页
JOURNAL OF BASIC CHINESE MEDICINE
关键词
藏象学说
周易
黄帝内经
分类号
R223.13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R221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43
引证文献
12
二级引证文献
55
同被引文献
143
1
王秀莲.
中医药治疗感染病的优势与思路[J]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26(3):116-117.
被引量:10
2
陶建文.
从现象学的角度看中医的“望闻问切”[J]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0(1):32-36.
被引量:6
3
朱崇斌,孟昭威,周逸平.
时辰对循经感传的影响[J]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1991,19(1):65-66.
被引量:7
4
刘长林.
经络的时间本质——人身虚体系统试说[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0,6(3):43-47.
被引量:14
5
罗卫芳,郭树仁,王友京,程士德.
中西医结合探索“肾通于冬气”的内涵——男性尿T、LH的四季变化[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0,6(11):31-33.
被引量:15
6
谷文双.
《周易·坎卦》考释[J]
.周易研究,2002(4):60-65.
被引量:4
7
张晓.
论脏象学说的整体观[J]
.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89,13(3):5-6.
被引量:2
8
肖烈钢.
试论藏象学说中的五脏系统特性[J]
.陕西中医,1994,15(5):211-213.
被引量:7
9
烟建华.
《内经》五脏概念研究[J]
.中医药学刊,2005,23(3):395-399.
被引量:37
10
张效霞,王振国.
“心主血脉”是解剖学发现吗?[J]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5,17(2):8-11.
被引量:17
引证文献
12
1
张效霞,王振国.
“心主血脉”是解剖学发现吗?[J]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5,17(2):8-11.
被引量:17
2
刘晓燕,郭霞珍,刘燕池.
中医基础理论时间结构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辽宁中医杂志,2005,32(7):657-659.
被引量:1
3
张挥,郭凤云.
论中医学的思维特点和方法论特色[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6,2(4):18-19.
被引量:2
4
鞠诣然,鞠宝兆.
《内经》肾藏象理论发生的语义基础[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9(4):65-67.
被引量:1
5
杨威,于峥,刘寨华.
中医藏象学的理论体系探讨[J]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9,32(3):6-8.
被引量:1
6
高立珍,孟彪.
浅淡《周易》与《黄帝内经》中的象数思维[J]
.医学与哲学(A),2010,31(3):55-55.
被引量:2
7
徐哲学,付东婷,谢芹,高亚斌,曲淼.
中医郁证之八卦爻象病机探析[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5,30(5):1604-1606.
被引量:3
8
姚怡,王庆其.
当代《黄帝内经》学术思想体系研究及其启示[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7,23(11):1501-1503.
被引量:2
9
王丽丹,李文杰.
心主血脉理论考析[J]
.辽宁中医杂志,2018,45(6):1173-1176.
被引量:19
10
张成岗,巩文静,李志慧,高大文,高艳.
医学3.0为中西医融合发展提供新机遇[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20,40(10):1258-1263.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55
1
李永乐,翟双庆.
中医五脏理论文献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20,22(4):1299-1306.
被引量:8
2
张效霞.
西化——影响和制约中医理论发展的根本原因[J]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30(2):98-99.
被引量:1
3
梁玲,陈静,梁波,王璟.
中医时间医学研究进展[J]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7,28(4):46-47.
被引量:7
4
孙学刚,刘强,赵益业,蔡宇.
证实、证伪,还是诠释?[J]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8(1):30-33.
被引量:3
5
李剑颖,于峥.
对“心”的再认识[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0,16(4):282-283.
被引量:5
6
李岚,张亦哲,吴艳春.
超声心动图和颈动脉超声检查对“心主血脉”的认识[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21):2329-2330.
被引量:6
7
张立艳,陈晓.
藏象学说研究进展概述[J]
.中医文献杂志,2012,30(4):54-56.
被引量:2
8
高兰辙,孙文奇,陈海铭.
心主血脉[J]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3,27(9):9-11.
被引量:5
9
吕凌,张小卿,吴景东.
试论痤疮从脾论治[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4,20(11):1476-1477.
被引量:4
10
张久亮,徐曼曼.
心脏与胃之大络关系的探讨[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7,32(10):4433-4435.
被引量:8
1
张安富,刘思惠.
由《周易》谈《内经》阴阳学说的形成及运用[J]
.四川中医,1990,8(8):2-3.
2
顾凤琴.
《周易》与中医学探微[J]
.光明中医,1997(3):1-3.
被引量:1
3
夏惠民,张莉.
《周易》阴阳学说在《内经》中的运用[J]
.河北中医,1995,17(1):3-4.
被引量:1
4
谭晓阳.
从《周易》探“天癸”[J]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2,14(1):3-4.
被引量:16
5
吴弥漫.
《周易》与《内经》学术[J]
.天津中医学院学报,1992,11(2):3-7.
6
李继贵.
《伤寒论》与《周易》[J]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1991,14(1):10-14.
被引量:1
7
王子良,黄显辉.
《周易》与针刺[J]
.黑龙江中医药,1990,19(4):12-13.
8
张志远.
《周易》临床应用举隅[J]
.山西中医,1990,6(5):4-8.
9
陈锦平.
简论《周易》与气功[J]
.东方气功,1998(3):13-16.
10
孟庆云.
《周易》与《伤寒论》[J]
.中医研究,1995,8(2):9-12.
被引量:2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1995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