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现代汉语口语中否定副词“不”的虚化现象考察
被引量: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立足于"X不X"反复问句,根据具体的语言事实,结合语言学的理论知识,分析现代汉语口语中否定副词"不"的虚化现象,探索由否定副词"不"到语气词"不"的语法化过程。语义方面表现为否定语义逐渐消失;句法方面表现为否定副词"不"句法特征的衰减。
作者
陈柯言
机构地区
河南大学文学院
出处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2014年第3期42-44,共3页
Modern Chinese
关键词
X不
不
语气词
分类号
H146 [语言文字—汉语]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0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106
同被引文献
5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3
1
谭毅.
“好不好”的虚化问题[J]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2(4):123-127.
被引量:6
2
朱冠明.
关于“VP不”式疑问句中“不”的虚化[J]
.汉语学报,2007(4):79-83.
被引量:22
3
吴福祥.
从“VP-neg”式反复问句的分化谈语气词“麽”的产生[J]
.中国语文,1997(1):44-54.
被引量:90
二级参考文献
20
1
彭吉军,付开平.
说“好不好”的虚化[J]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28(2):73-74.
被引量:9
2
李小军,朱习文.
语气词“好”的形成过程及机制[J]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1(6):111-115.
被引量:7
3
武振玉.
东汉译经中所见的语法成分[J]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8,38(3):33-36.
被引量:4
4
储泰松.
梵汉对音与中古音研究[J]
.古汉语研究,1998(1):45-52.
被引量:23
5
徐复.
从语言上推测“孔雀东南飞”一诗的写定年代[J]
.学术月刊,1958,2(2):78-84.
被引量:21
6
吴福祥.
从“VP-neg”式反复问句的分化谈语气词“麽”的产生[J]
.中国语文,1997(1):44-54.
被引量:90
7
刘坚,曹广顺,吴福祥.
论诱发汉语词汇语法化的若干因素[J]
.中国语文,1995(3):161-169.
被引量:554
8
李晋霞.
“好”的语法化与主观性[J]
.世界汉语教学,2005,19(1):44-49.
被引量:71
9
王寅,严辰松.
语法化的特征、动因和机制——认知语言学视野中的语法化研究[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28(4):1-5.
被引量:144
10
方一新,曾丹.
反义复合词“好歹”的语法化及主观化[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37(1):64-71.
被引量:20
共引文献
106
1
徐英,赵纯凤.
南北朝时期的反复问句[J]
.历史语言学研究,2022(2):117-130.
2
赵长才.
汉语反复问句从上古到中古的演变及相关问题的讨论[J]
.历史语言学研究,2021(1):114-138.
被引量:1
3
胡海寶.
《廣韻》“不”字平聲一讀的性質及源流[J]
.汉语史研究集刊,2022(1):22-33.
4
刘倩.
北京话反复问格式的历时变化[J]
.语言学论丛,2018,0(2):223-244.
5
杨永龙.
句尾语气词“吗”的语法化过程[J]
.语言科学,2003,2(1):29-38.
被引量:45
6
郭小武.
“了、呢、的”变韵说——兼论语气助词、叹词、象声词的强弱两套发音类型[J]
.中国语文,2000(4):349-362.
被引量:34
7
李素英.
从中古汉语否定词系统看“莫”的特殊性[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2(12):113-114.
8
吴福祥.
汉语能性述补结构“V得/不C”的语法化[J]
.中国语文,2002(1):29-40.
被引量:140
9
刘开骅.
表询问意义的语气副词“岂”、“宁”及其来源[J]
.广西社会科学,2005(10):121-123.
被引量:4
10
陈青松,邹小珑.
句子语气范畴和抽象格式中句末标点的使用[J]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8(1):10-14.
同被引文献
5
1
吴福祥.
从“VP-neg”式反复问句的分化谈语气词“麽”的产生[J]
.中国语文,1997(1):44-54.
被引量:90
2
张伯江.
功能语法与汉语研究[J]
.语言科学,2005,4(6):42-53.
被引量:60
3
朱冠明.
关于“VP不”式疑问句中“不”的虚化[J]
.汉语学报,2007(4):79-83.
被引量:22
4
伍华.论《祖堂集》中以“不、否、无、摩”收尾的问句[J].中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04)
5
谭毅.
“好不好”的虚化问题[J]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2(4):123-127.
被引量:6
引证文献
1
1
陈柯言.
现代汉语口语中否定副词“不”虚化的原因[J]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2014(4):59-61.
1
卓小清.
瑶语的“ta:i^2(来)”和“mi~2(去)”[J]
.民族教育研究,1999,10(S1):101-106.
2
张琳环.
“把”字的虚化兼论“把字句”的语法化[J]
.青年文学家,2014,0(6X):146-147.
3
曹英豪.
浅析“那”的虚化现象[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32(4).
4
郑伟娜.
从认知语言学角度看“掉”的多义及虚化现象[J]
.汉语学习,2014(2):105-112.
被引量:5
5
白杨,丁媛.
“有一种X叫Y”的修辞范式解读[J]
.牡丹江大学学报,2017,26(3):24-26.
被引量:1
6
张俊阁.
明清山东方言指示词“这”“那”与“这么”“那么”及其连词化[J]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8(2):57-62.
被引量:4
7
孙瑞,李丽虹.
作为准话语标记的“有没有”“好不好”[J]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37(5):60-63.
被引量:3
8
李宗江.
说“完了”[J]
.汉语学习,2004(5):10-14.
被引量:32
9
刘燕,王帅.
从“要”的历时变化看语法化与认知的关系[J]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1(2):66-68.
被引量:1
10
刘燕,张洪霞.
从“算”的考察谈语法化和认知的关系[J]
.牡丹江大学学报,2015,24(7):25-26.
被引量:1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2014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