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30%矮·烯微乳剂对水稻抗倒性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在水稻基部第2节间伸长1cm以内时,茎叶喷雾植物生长调节剂30%矮·烯微乳剂,研究其对水稻抗倒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发现,公顷用30%矮·烯微乳剂900mL+芸薹素内酯45g可显著矮化株高,缩短节间长度,降低倒伏率,提高水稻的抗倒伏能力,提高水稻结实率和穗粒数,增产6.0%。
作者
张国军
张丰转
机构地区
黑龙江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八五四分公司
出处
《现代化农业》
2014年第5期35-36,共2页
Modernizing Agriculture
关键词
30%
矮·
烯微乳剂
水稻
抗倒性
产量
分类号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08
参考文献
12
共引文献
1172
同被引文献
25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12
1
邓文,青先国,马国辉,艾治勇.
水稻抗倒伏研究进展[J]
.杂交水稻,2006,21(6):6-10.
被引量:48
2
杨世民,谢力,郑顺林,李静,袁继超.
氮肥水平和栽插密度对杂交稻茎秆理化特性与抗倒伏性的影响[J]
.作物学报,2009,35(1):93-103.
被引量:175
3
KASHIWAGI T. I.odging resistance locus prl5 improves physicalstrength of the lower plant part under different condi- tions of fertilization in rice(Oryza sativa L. ) [J]. Field Crops Res, 2010 ( 1 ] 5 ) : 107-115.
4
关玉萍,沈枫.
水稻抗倒伏能力与茎秆物理性状的关系及对产量的影响[J]
.吉林农业科学,2004,29(4):6-11.
被引量:75
5
MAE T. Physiological nitrogen efficiency in rice: nitrogenutilization, photosynthesis,and yield potential[J]. Plant Soil, 1997(196) :201-210.
6
袁隆平.
杂交水稻超高产育种[J]
.杂交水稻,1997,12(6):1-6.
被引量:795
7
张丰转,金正勋,马国辉,万宜珍,刘海英,徐美兰.
水稻抗倒性与茎秆形态性状和化学成分含量间相关分析[J]
.作物杂志,2010(4):15-19.
被引量:57
8
武小金.
提高水稻杂种优势水平的可能途径[J]
.中国水稻科学,2000,14(1):61-64.
被引量:38
9
ALBRECHT K A. Selection reversal' in strains of corn previously long-term selected for chemical composition[J]. Corn Sci,1986,26(5) :1051-1055.
10
段留生.作物化学控制原理与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4.17-307.
二级参考文献
108
1
关玉萍,沈枫.
水稻抗倒伏能力与茎秆物理性状的关系及对产量的影响[J]
.吉林农业科学,2004,29(4):6-11.
被引量:75
2
宫海军,陈坤明,王锁民,张承烈.
植物硅营养的研究进展[J]
.西北植物学报,2004,24(13):2385-2392.
被引量:85
3
朱军,季道藩,许馥华.
作物品种间杂种优势遗传分析的新方法[J]
.Acta Genetica Sinica,1993,20(3):262-271.
被引量:128
4
凌启鸿,张洪程,蔡建中,苏祖芳,凌励.
水稻高产群体质量及其优化控制探讨[J]
.中国农业科学,1993,26(6):1-11.
被引量:512
5
陈温福,徐正进,张龙步.
水稻理想株型的研究[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1989,20(4):417-420.
被引量:49
6
肖应辉,罗丽华,闫晓燕,高艳红,王春明,江玲,矢野昌裕,翟虎渠,万建民.
水稻品种倒伏指数QTL分析[J]
.作物学报,2005,31(3):348-354.
被引量:75
7
朱军.
广义遗传模型与数量遗传分析新方法[J]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1994,20(6):551-559.
被引量:152
8
张秋英,欧阳由男,戴伟民,禹盛苗,庄杰云,金千瑜,程式华.
水稻基部伸长节间性状与倒伏相关性分析及QTL定位[J]
.作物学报,2005,31(6):712-717.
被引量:60
9
王维金,徐珍秀.
不同品种水稻剑叶和穗颈大维管束的扫描电镜观察[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1994,13(5):518-520.
被引量:6
10
欧阳由男,张秋英,张克勤,禹盛苗,庄杰云,金千瑜,程式华.
水稻幼苗中胚轴长度QTL及与Fe^(2+)浓度的互作效应的遗传分析[J]
.Acta Genetica Sinica,2005,32(7):712-718.
被引量:7
共引文献
1172
1
李琬,项洪涛,何宁,王雪扬,刘淼,王曼力,王彤彤,唐晓东,李一丹.
烯效唑(S3307)提高作物抗逆性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2020(20):101-106.
被引量:21
2
苏兰少.
水稻倒伏化学调控技术研究进展[J]
.青海农技推广,2021(4):18-21.
被引量:1
3
蒋明金,王海月,何艳,王春雨,李娜,杨志远,孙永健,马均.
氮肥管理对直播杂交水稻抗倒伏能力的影响[J]
.核农学报,2020,0(1):157-168.
被引量:29
4
曾汉来,张端品,谢国生.
两系杂交水稻不育系应用的安全性对策探讨[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4,23(z1):29-34.
被引量:3
5
罗闰良.
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成就与展望[J]
.湖南农业科学,2002(z1):11-14.
被引量:6
6
杨高群,彭桂峰,李义珍.
两系杂交稻培矮64S/E32的超高产特性与栽培研究Ⅲ.超高产栽培[J]
.杂交水稻,2000,15(S1):36-38.
被引量:1
7
张洪熙,季红娟,肖宁,谭长乐,张小祥,李育红,朱兆斌,戴正元,赵步洪.
两系杂交稻扬两优6号高产源库特征分析[J]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09,30(2):54-58.
被引量:4
8
郭玉春,梁康迳,吴杏春,梁义元,林文雄.
新株型水稻物质生产与产量形成的生理生态研究Ⅲ.单株产量与穗部性状的相关和通径分析[J]
.福建稻麦科技,2002,20(2):1-4.
被引量:9
9
富昊伟,李友发,马兴华,章永根.
培矮64S与不同类型粳稻配组的生育期表现[J]
.作物研究,2004,18(2):83-84.
被引量:2
10
吴晓强,佘跃辉.
作物茎秆抗倒性综合评价指标的力学分析[J]
.农机化研究,2012,34(2):31-37.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25
1
陈永华,严钦泉,肖国樱.
水稻耐淹涝的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2005,21(12):151-153.
被引量:40
2
郭聪华,李小萍,苏连庆,陈进明,林志强.
立丰灵对水稻抗倒性和产量的调控效果[J]
.福建稻麦科技,2006,24(2):8-9.
被引量:24
3
陈永华,赵森,严钦泉,肖国樱.
不同淹涝胁迫强度对杂交稻和常规稻农艺性状和生化特性的影响[J]
.中国水稻科学,2006,20(5):512-516.
被引量:30
4
王才斌,吴正锋,赵品绩,郑亚萍,成波,万书波,孙奎香.
调环酸钙对花生某些生理特性和产量的影响[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8,14(6):1160-1164.
被引量:31
5
黄曦,张银贵.
植物调节剂立丰灵对水稻产量及植株性状的影响[J]
.现代农业科技,2009(9):158-158.
被引量:4
6
王修慧,熊春梅,袁明凌,阮萍.
新型水稻抗倒剂立丰灵对直播水稻的抗倒增产效果[J]
.江西农业学报,2010,22(5):76-77.
被引量:12
7
胡圣发.
立丰灵对水稻抗倒伏的影响[J]
.现代农业科技,2010(24):61-61.
被引量:1
8
许凤英,吴启侠,马国辉,王晓玲,田小海.
植物生长调控剂立丰灵在杂交中稻直播栽培中的适宜用量与时期初步研究[J]
.杂交水稻,2010,25(6):41-43.
被引量:2
9
王晓玲,许凤英,马国辉,田小海,刘昊.
不同剂型和用量立丰灵对Y两优1号抗倒性和产量的影响[J]
.杂交水稻,2010,25(6):44-47.
被引量:5
10
张丰转,金正勋,马国辉.
立丰灵增强粳稻抗倒性的机理[J]
.中国稻米,2011,17(2):32-35.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1
1
曹艳,黄意,朱波,赵记伍,向永玲,廖昌焦,王晓玲.
涝渍胁迫下立丰灵施用对机插秧水稻抗倒性及产量的影响[J]
.湖北农业科学,2021,60(23):36-40.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2
1
吴国峰,孙永莲,徐加健.
5%抗倒酯悬浮剂对水稻抗倒性的影响[J]
.现代农业科技,2022(14):68-70.
被引量:1
2
苏涛,张运波.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水稻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
.作物研究,2024,38(5):426-434.
1
张庆利.
植物生长调节剂芸乐收对夏花生主要性状及产量的影响[J]
.安徽农学通报,2017,23(7):61-61.
被引量:4
2
维言,冯斗,陈念平.
芸薹素对超甜玉米萌发和幼苗生长的效应[J]
.种子,2001,20(2):24-25.
被引量:9
3
王芳德.
蔬菜生产技术问答(七)[J]
.中国蔬菜,2009(13):36-37.
4
苏立军,王贵启,李秉华,樊翠芹.
玉米应用30%乙烯利·芸薹素内酯水剂效果研究[J]
.河北农业科学,2006,10(1):63-65.
被引量:1
5
朱培芳,刘玉林.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混配制剂中芸薹素内酯含量[J]
.农药科学与管理,2004,25(8):7-9.
6
刘伟,王金信,杨广玲,鲁梅.
芸薹素内酯对大豆幼苗生长的影响[J]
.山东农业科学,2004,36(2):29-30.
被引量:7
7
贺明霞,白霜,韩华彪.
芸薹素内酯对小麦的增产效果初探[J]
.中国植保导刊,2014,34(11):61-62.
被引量:3
8
徐笑笑,朱建强,吴启侠.
小麦孕穗期受涝后对喷施叶面肥和2,4-表芸薹素内酯的响应[J]
.江苏农业科学,2017,45(5):46-50.
被引量:3
9
李瑞海,徐大兵,黄启为,沈其荣,吴红文.
不同叶面肥配施对番茄生长特性的影响[J]
.中国蔬菜,2008(6):17-20.
被引量:13
10
万正林,罗庆熙.
油菜素内酯在蔬菜上的应用研究进展[J]
.长江蔬菜,2006(11):32-34.
被引量:15
现代化农业
2014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