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公民个人信息安全犯罪防控研究——以多元体参与信息时代保护公民隐私为视角 被引量: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是犯罪学中的概念,以刑法规范为核心,拓展到危害达到行政法评价程度的针对公民个人信息的违法行为,具体可表现为擅自披露、擅自提供、非法买卖、超目的使用和冒用公民个人信息等行为方式。①个人信息保护是一个世界性课题与难题,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信息传播的渠道越来越广,公民的个人信息泄露已成为信息化社会的顽疾之一,形成一个严重的社会公共安全问题。有效的保护个人信息事关人民切身利益和社会秩序,必须建立起多元主体参与的公民个人信息犯罪防控制度,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作者 董纯朴
机构地区 山东警察学院
出处 《犯罪研究》 2014年第1期10-20,共11页 Chinese Criminology Review
作者简介 董纯朴,山东警察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犯罪学、公共安全学。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5

  • 1卢建平,常秀娇.我国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的治理[J].法律适用,2013(4):25-29. 被引量:26
  • 2公安部政治部.《犯罪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7年3月版,第151-152页.
  • 3李师胜:《16万济南人开房信息泄露》,载《齐鲁晚报》,2014年1月6日.
  • 4高铭暄:《马克吕刑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7页.
  • 5赵红媛:《织密公民信息安全法网》,载《人民日报》,2013年12月18日.
  • 6陈晓英.《刑法亮剑“倒逼”个人信息保护法出台》,载《法制日报》,2008年9月5日第8版.
  • 7屈学武.因特网上的犯罪及其遏制[J].法学研究,2000,22(4):83-100. 被引量:121
  • 8“‘侵犯公民信息第一案’放过了祸首”,http://blog.szonline.net/u/591/35384.html.
  • 9戴建华.《应整合网络信息的政府监管主体》,《学习时报》,2012年5月21日.
  • 10彭波:《立法重点:从“立”转向“修”》,载《人民日报》,2013年12月25日.

二级参考文献12

  • 1廖增昀.国际犯罪与我国刑法完善[J].法学研究,1996,18(6):91-98. 被引量:4
  • 2屈学武.因特网上的犯罪及其遏制[J].法学研究,2000,22(4):83-100. 被引量:121
  • 3<未来战争》,光盘资料,湖北音像艺术出版社,ISRC CN—F06—96—407—00/V.Z.
  • 4吴吴天编译.《英特尔等PC巨头宣布网络安全计划》,《华声报),1999年9月15日
  • 5吴吴天编译.《网上布下天罗地网》,《华声报),1999年9月15日
  • 6See Bruce T. Fraaser J. D. Candidate, M. S,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tudies.
  • 7蔡京伟.《犯罪分子拥抱信息高速路》,《华声报),1999年9月7日.
  • 8吴天编译.(eBay禁止在自己网站上销售酒类和烟草》,《华声报),1999年9月15日
  • 9刘书.《小心虚假网络炒作》,<北京晨报)1999年12月5日
  • 10支德林.《警惕Internet陷井》,《人民邮电报》,2000年3月1日.

共引文献150

同被引文献76

引证文献9

二级引证文献29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