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从“三焦不利,水液停蓄”认识五苓散方证
被引量: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五苓散证的病机实为三焦气化不利,水液停蓄三焦。五苓散是"三焦蓄水"的统治之方,非仅为"下焦膀胱蓄水"而设。上、中、下三焦蓄水,其均可治疗。文中就此观点,从多个方面展开论述,并以名家医案佐证之以申明、强调。
作者
李俊涛
耿新生
王景辉
机构地区
成都中医药大学
河南中医学院科技处科技成果推广中心
出处
《中医研究》
2014年第1期6-8,共3页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al Research
关键词
五苓散
中医药疗法
三焦蓄水证
中医药疗法
经方
分析
分类号
R289.1 [医药卫生—方剂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06
引证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46
参考文献
3
1
李克绍.伤寒解惑论[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2121-122.
2
赵守真;祝味菊;范中林;刘元苑;伍悦;林霖.三家医案[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947-48.
3
谭日强.金匮要略浅述[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16.
同被引文献
106
1
王晶波,熊丽琼.
中医药治疗哮喘的研究概述[J]
.辽宁中医杂志,2022,49(4):218-220.
被引量:15
2
崔健,刘晓红,解奇,冯博.
基于膏浊致病理论从三焦疏泄与淋巴管关系论治肥胖[J]
.辽宁中医杂志,2020(10):74-77.
被引量:9
3
潘芳,姜晓晨,刘福栋,周培培,耿嘉玮,庞博.
胰腺藏象刍议[J]
.北京中医药,2020(8):782-784.
被引量:23
4
张靖轩,张伟,周华荣,谢慧文,董洪珍,肖曼.
水通道蛋白1及其mRNA在胸膜恶性肿瘤进展中的作用[J]
.肿瘤防治研究,2014,41(4):297-300.
被引量:2
5
李毅,陈章孝,杨胜久,李东锋.
代谢综合征患者血液流变特性分析[J]
.微循环学杂志,2005,15(4):59-60.
被引量:12
6
罗崇谦,黄霖.
五苓散加减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水肿的临床观察[J]
.辽宁中医杂志,2006,33(9):1132-1132.
被引量:23
7
徐升强,王顺.
代谢综合征患者血小板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J]
.中国实验诊断学,2007,11(10):1304-1306.
被引量:7
8
蒋进军,白春学,宋元林.
水通道蛋白1基因敲除对胸腔液体转运的影响[J]
.中国临床医学,2008,15(1):43-46.
被引量:2
9
夏瑢.
中医三焦气化理论的应用研究——对糖尿病病变机制的再探索[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3):532-534.
被引量:30
10
林素财,廖芳莲,罗燕.
五苓散治疗肝硬化腹水机制探讨[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19):2313-2314.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8
1
江月斐.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篇教学体会[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9,28(11):116-118.
2
许发明.
五苓散在肾结石治疗中的应用[J]
.光明中医,2017,32(24):3585-3587.
被引量:7
3
陈利娜,郭澜,孙世晓.
五苓散治疗蓄水证与水通道蛋白1关系的研究进展[J]
.中医临床研究,2018,10(17):135-137.
被引量:6
4
翁惠珍,赵华云,彭毅,罗智敏,黄嘉文.
加味五苓散对阳虚血瘀型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的影响[J]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37(7):1207-1211.
被引量:17
5
谈钰濛,胡骏,倪青.
基于三焦气化理论探讨五苓散辨治代谢综合征[J]
.北京中医药,2021,40(5):502-505.
被引量:10
6
吴静远,朱潇雨,李杰,曹璐畅,卢泰成,李君毅.
基于“诸湿肿满,皆属于脾”从三焦论治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J]
.吉林中医药,2023,43(3):264-267.
被引量:6
7
孟丹华,尚艺婉,武颖烁,周哲旭,陈星,吴耀松,任闪闪,刘燕,陈玉龙.
基于本草类文献整理探讨调理三焦中药的功能属性特点[J]
.中医研究,2023,36(2):84-88.
8
毋建华,李娜.
温化三焦痰饮理论指导运用苓桂术甘汤治验举隅[J]
.光明中医,2023,38(10):1964-1967.
二级引证文献
46
1
苏世家,于瑞丽,赵琳,周昆,于英莉.
防治冠心病中药经典方剂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进展[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23(8):146-150.
被引量:9
2
刘馥溧,巴元明.
巴元明基于“水石互结”运用五苓二金汤治疗肾积水经验[J]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23,25(5):113-116.
3
陈曙辉,林煦垚,张明强,周也,袁卓珺.
中医药治疗石淋病的研究进展[J]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9,40(2):76-78.
被引量:16
4
汪陈英,张闯,刘进,曾文彤.
中医体质与泌尿系结石形成关系研究[J]
.中医药临床杂志,2019,31(9):1605-1609.
被引量:5
5
高艳奎,张莉莉,柳荣,朱向东,王欢,钟兴腾.
王不留行的临床应用及其用量[J]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36(2):231-233.
被引量:12
6
李沁媚,李铮,司红彬.
中药防治湿热证的药效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20,26(14):208-216.
被引量:23
7
汪丹丹,张林力,马子华,张润顺.
五苓散治疗泄泻研究进展[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1,19(2):206-206.
被引量:4
8
贾静芸,赵海滨.
《温病条辨》中从三焦辨证论治双心疾病浅析[J]
.河北中医药学报,2021,36(1):10-15.
被引量:2
9
王玉兰,龚李萍,郭超峰.
五苓散实验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23(2):118-120.
被引量:27
10
龚友兰,黄惠芬,刘珍,吴彬才,邓天好,蔡铁如.
五苓散治疗肾系疾病临床及实验研究进展[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21,27(13):199-206.
被引量:21
1
秦绍林.
五苓散证治探讨[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3,9(2):11-13.
被引量:3
2
段伯岩.
蓄水蓄血之我见[J]
.中医杂志,1990,31(4):15-16.
3
肖相如.
五苓散证不仅仅是蓄水证[J]
.河南中医,2010,30(10):943-944.
被引量:13
4
王付.
五苓散证的病机原是三焦蓄水[J]
.国医论坛,1990,5(2):7-8.
被引量:1
5
谷浩荣,贾春华.
五苓散方证探析[J]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35(3):208-209.
被引量:4
6
王静敏,刘宏敏,李国臣.
试析仲景五苓散方证的内涵实质[J]
.河南中医,2007,27(11):1-3.
被引量:3
7
胡慧良,严仲庆.
从案例谈“蓄水”之病位[J]
.中国中医急症,2013,22(5):851-852.
被引量:2
8
张海龙.
五苓散敷脐治疗小儿腹泻[J]
.光明中医,2007,22(2):66-66.
被引量:5
9
刘治香.
五苓散新用[J]
.山东中医杂志,2006,25(3):210-211.
10
郜中平,甘露.
五苓散新用[J]
.江苏中医,2001,22(8):35-36.
被引量:1
中医研究
2014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