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高校工程训练中心发展规划研究
被引量: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我国工程训练中心建设正处在快速发展期,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指导,构建硬件设备先进、师资力量雄厚、教学体系完备、富有成效的工程训练中心,符合我国进一步发展的要求。工程训练中心的建设,首先是准确的定位,然后是师资队伍建设、软硬件建设等,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服务。
作者
初振云
周坚
刘培超
曹志凯
陈龙
机构地区
山东科技大学工程训练中心
出处
《科技视界》
2013年第34期136-137,共2页
Science & Technology Vision
关键词
教育理念
工程训练
创新
分类号
G642.44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作者简介
初振云(1976-),男,山东莱阳人,硕士,山东科技大学工程训练中心。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86
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206
同被引文献
27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4
参考文献
10
1
李学华,胡效东,陆继峰,初振云,刘培超,汪宗泉.
8所高校工程训练中心建设分析与思考[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12):90-93.
被引量:17
2
胡效东,李学华,初振云,王吉岱,刘培超.
工科高校工程训练教学调研与探索[J]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2):95-100.
被引量:6
3
傅水根.
我国高等工程实践教育的历史回顾与展望[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2):1-4.
被引量:74
4
马海波,梁延德.
创新育人 知行合一——工程训练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J]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3(5):88-89.
被引量:6
5
丁亚军.
欧美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对我国的启示[J]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0,12(6):1-4.
被引量:12
6
马鹏举,王亮,胡殿明.
工程实践教学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59(1):143-147.
被引量:75
7
魏克新,石娟.
国外高等工程教育的国际互认趋势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
.中国高教研究,2008(1):56-57.
被引量:10
8
周娅,魏德强,廖维奇,王喜社.
机电综合工程训练中心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12):9-10.
被引量:9
9
钱俊,周继烈,徐建中.
高校工程训练中心信息化建设的探索和实践[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12):124-126.
被引量:13
10
李笑梅,鲁墨武,王亚杰,张洁.
工程实践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
.科技信息,2008(33):19-20.
被引量:2
二级参考文献
86
1
潘爱珍,翁妮尔.
学生评教的实践和思考[J]
.高教论坛,2005(2):51-53.
被引量:19
2
陈新艳,张安富.
德国工程师培养模式及借鉴价值[J]
.理论月刊,2008(10):166-168.
被引量:35
3
郑平.
建立系级教学质量评估体系的尝试[J]
.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3,12(1):32-35.
被引量:3
4
傅水根.
创建有中国特色的工程实践教学体系[J]
.中国大学教学,2004(7):24-26.
被引量:103
5
张志英,张彦通.
关于建立我国工程认证制度的几点思考[J]
.科技导报,2004,22(7):46-48.
被引量:11
6
张祖忻.
基础厚 特色强 口径宽——上海外国语大学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思路[J]
.外语电化教学,2005(1):3-6.
被引量:5
7
张维平,梁延德.
建设现代工程训练中心,培养创新人才[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05,22(2):28-30.
被引量:38
8
傅水根,张学政,洪亮,裴文中.
对大学本科学生开展创新实践教学的认识[J]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1(1):4-7.
被引量:4
9
丁洪生,周郴知,杨志兵,王一民,万小利.
工程训练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创新[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05,22(6):1-4.
被引量:91
10
韩照祥,朱惠娟.
高校课堂教学评估的探索[J]
.大学教育科学,2005(4):48-49.
被引量:16
共引文献
206
1
张志义,刘德君,白蕾.
地方院校工程训练教学改革与探索[J]
.现代职业教育,2020,0(6):86-87.
被引量:1
2
傅学强.
工程教育背景下工程训练师资模式探索与实践[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20,37(1):250-252.
被引量:14
3
马鹏举,邱玉婷,崔剑,韩永鹏,郝继峰.
面向“新工科”“双一流”建设的工程训练系统性改革[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20,37(1):220-224.
被引量:27
4
柴干,郭建华.
新型交叉学科工程人才培养的协同模式探究[J]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21(S02):137-141.
被引量:12
5
张甜,方梁菲,许良元.
省属农林院校金工实习教学存在问题及改革探究[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2,5(7):42-44.
被引量:2
6
汪波,陈超逸,陈洛.
工程实践教育的发展机制与对策研究[J]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3(1):73-75.
7
刘志强,吴艳红,韩广才.
美国ABET认证对国内机械工程专业教育的启示[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56(S2):65-68.
被引量:3
8
喻源.
基于社会需求的工程教育教学流程探析[J]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3,28(12):95-96.
9
曾荣昌,李硕琦.
大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以材料化学专业为例[J]
.科教导刊,2014(1):72-74.
被引量:1
10
皇甫军红.
高职院校实践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
.陕西教育(高教版),2013(7):132-133.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27
1
王金学.
工程训练中心建设与教学管理改革探讨[J]
.实验室科学,2008,11(4):1-4.
被引量:17
2
孙爱军,曲晓海,鲁晓红.
工程训练项目教学法的探索[J]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10(S1):57-58.
被引量:4
3
刘华,吴波,许恩江,隋金玲,李和增,黄艳芳.
多层次开放性工程训练教学体系探索[J]
.实验科学与技术,2012,10(1):134-137.
被引量:9
4
梁延德.
我国高校工程训练中心的建设与发展[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30(6):6-8.
被引量:113
5
刘宁宁.
郑州旅游职业学院 加强人才培养建设 创造高效就业平台[J]
.教育与职业,2014(1):81-82.
被引量:1
6
张丽青,朱林.
加拿大商学院管理类课程教学方法的实证分析[J]
.价值工程,2014,33(3):225-227.
被引量:2
7
顾传青.
实践钱伟长通识教育理念,推行研究型教学改革[J]
.教学研究,2013,36(6):35-38.
被引量:3
8
郭娟娟.
绿色教育理念下大学英语教学的研究[J]
.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2(4):55-57.
被引量:3
9
于鑫.
转变体育教育观念 大力推进素质教育[J]
.文体用品与科技,2013(24):99-99.
被引量:1
10
翟丽.
复合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教学方法探讨[J]
.林区教学,2014(1):8-9.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2
1
林云华.
普通高校本科教学的几点心得和体会[J]
.教育教学论坛,2014(45):215-217.
被引量:1
2
刘春城,刘杨,袁恒光.
工程训练教学中存在的矛盾分析及解决措施[J]
.高教学刊,2021,7(28):82-85.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4
1
侯进.
高校化学课程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J]
.教育教学论坛,2018(46):158-159.
2
刘春城,刘杨,袁恒光,徐林.
再谈工程训练教学中存在的矛盾及解决措施[J]
.高教学刊,2022,8(28):58-61.
被引量:2
3
赵月,杨雪峰,刘杨,刘春城.
采用PBL模式进行工程训练教学的构成要素研究[J]
.实验科学与技术,2022,20(6):126-130.
被引量:2
4
何平,张学昌,江美芬.
劳动教育融入工程训练绪论课教学设计[J]
.河南教育(高教版)(中),2023(11):88-90.
1
张作功.
加强学校发展研究 促进学校持续发展[J]
.当代教育论坛(校长教育研究),2008(3):8-10.
被引量:1
2
张进.
论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J]
.新闻爱好者(下半月),2008(2):41-42.
3
杨瑞军.
抓工程训练中心建设 促工科高校实践教学改革[J]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5,17(7):106-107.
被引量:3
4
蒋校辉,周建宇.
工程训练中心建设探索与实践[J]
.现代商贸工业,2008,20(8):256-257.
被引量:2
5
周郴知,苏龙江.
关于工程训练中心建设的思考[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2(6):43-44.
被引量:15
6
邱关军,向立中.
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背景下民办高校发展规划研究[J]
.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11,11(2):13-17.
7
邱关军,向立中.
新形势下民办高校发展规划研究[J]
.江西蓝天学院学报,2011,6(1):17-19.
8
曹井新.
终身教育视角下发展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思考[J]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1,24(2):76-77.
被引量:1
9
贾庆鹏.
青岛版《科学》教材的评价及其支撑体系[J]
.科学课(小学版),2004(5):26-27.
10
郭宏成.
在改革创新中推进教师专业发展[J]
.基础教育改革动态,2013(7):1-3.
科技视界
2013年 第3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