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义儿·儿皇帝
被引量:
6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养子”或“假予”,很早就见诸汉文史籍①。因为是“继嗣”,所以要改易为养者之姓氏,以便承宗按代。但是东汉未年出现了另一种情况,《三国志))卷七“吕布传》载,权臣董卓与猛将吕布“誓为父子”,乃是卓“恐人谋己”,实以布为贴身保镖。南北朝时,侯景兵入建康,
作者
魏良弢
机构地区
南京大学历史系元史研究室
出处
《历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164-167,共4页
Historical Research
关键词
皇帝
汉文史籍
三国志
南北朝
吕布
养子
保镖
分类号
D69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作者简介
魏良弢,1933年生,南京大学历史系元史研究室研究员。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6
共引文献
77
同被引文献
64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3
参考文献
16
1
.《后汉书》[M].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2985页.
2
《三国志》,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22页.
3
.《梁书》[M].中华书局,1973年..
4
《唐末五代の假父子的结合における姓名と年龄》,《东洋学报》第38卷第4期,京都,1956年.
5
卷八二《耶律隆运传》.
6
卷三一《营卫志》.
7
陈寅恪.
論唐代之蕃將与府兵[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57,3(1):163-170.
被引量:28
8
蔡美彪;《曳刺之由来及其演变》,《中国民族史研究》(论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
9
《新五代史》卷三六《义儿传·序》.
10
《旧五代史》卷九九《汉高祖纪上》.
共引文献
77
1
森部丰,刘扬(译).
唐代前半期羁縻州、蕃兵、军制纪要——以营州为例[J]
.唐史论丛,2022(2):130-144.
2
石硕.
中华民族的凝聚与演进——从“民族”角度认识中国历史[J]
.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2022(1):87-101.
被引量:9
3
陈致远.
“五溪”地望说异[J]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0,15(1):49-55.
被引量:2
4
王颋.
“角端”与成吉思汗西征班师[J]
.史林,2004(6):108-114.
被引量:5
5
刘涛.
梁朝的两本《千字文》及书法[J]
.文物,2002(3):92-95.
6
胡戟.
陈寅恪与中国中古史研究[J]
.历史研究,2001(4):145-156.
被引量:20
7
王然,丁兰.
吴王城新考[J]
.江汉考古,2000(1):75-80.
被引量:1
8
李健,刘伟航.
东晋南朝尚书郎门第考论[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8(4):99-105.
被引量:2
9
王义康.
唐代河朔移民及其社会文化变迁[J]
.民族研究,2007(5):66-75.
被引量:10
10
明建.
梁季政治斗争再探讨——以王僧辩与陈霸先之争为视角[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8(6):119-124.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64
1
祁美琴,陈骏.
中华民族史观视野下北族王朝的概念与性质[J]
.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2022(5):57-74.
被引量:9
2
陈俊达,赵永春.
十至十三世纪中国各民族政权的“中国观”与“中国认同”[J]
.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2022(3):94-105.
被引量:10
3
赵荣织.
五代义儿与社会政治[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5(2):131-135.
被引量:5
4
盖之庸,齐晓光,刘凤翥.
契丹小字《耶律副部署墓志铭》考释[J]
.内蒙古文物考古,2008(1):81-111.
被引量:11
5
谷霁光.
泛论唐末五代的私兵和亲军、义儿[J]
.历史研究,1984(2):21-34.
被引量:13
6
樊文礼.
沙陀的族源及其早期历史[J]
.民族研究,1999(6):68-77.
被引量:7
7
陈寅恪.
論唐代之蕃將与府兵[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57,3(1):163-170.
被引量:28
8
孟古托力.
宋辽“南北朝说”考论[J]
.学习与探索,1990(3):132-138.
被引量:4
9
魏良.
忠节的历史考察:秦汉至五代时期[J]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1995,32(2):119-130.
被引量:21
10
任士英.
说李渊称臣突厥事——兼述刘文静被杀原因[J]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0(4):36-41.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6
1
牛孟恩.
沙陀李氏义儿问题考论[J]
.唐史论丛,2023(2):58-74.
被引量:1
2
李崇新.
中国历史上的正统之争与族群文化认同——兼以后唐沙陀政权为例[J]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8(3):44-49.
被引量:1
3
孟献志.
李渊称臣突厥的“名实”之辩——基于历史语境的考察[J]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33(3):109-120.
4
温拓,陈昕.
北魏前期的“十姓”与“宗室”再探——兼论北族王朝的政治结构[J]
.民族研究,2025(2):106-119.
5
康鹏.
辽朝“天下一家”的政治理念与实践[J]
.内蒙古社会科学,2025,46(4):76-82.
6
何勇强.
养子、内牙军与吴越国中期政局[J]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4(6):77-81.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3
1
孙昉.
细论五代武力集团义亲关系[J]
.北方论丛,2011(2):68-73.
被引量:1
2
高贤栋.
正统之争:张昭远篡改段文楚事件发生时间的意图[J]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2019,0(1):240-252.
3
贾发义,闫卉.
虚实之间:后唐孔谦形象的生成与演变[J]
.史志学刊,2024(1):4-12.
1
丰家雷.
由关羽、吕布谈干部德才[J]
.领导科学,2011(21):44-45.
2
沈栖.
“变通”的变味[J]
.今日浙江,1999,0(23):48-48.
3
吴洁生.
论刘备治国与用人[J]
.探索,1986(4):67-72.
被引量:1
4
笑话[J]
.中国社会工作,2010(30):62-62.
5
赵博渊.
东亚区域的新三国志[J]
.南风窗,2007,0(9):66-67.
6
边哨.
诱惑面前要清醒[J]
.党的建设,1998(9):31-31.
7
徐世杰.
劝君莫学吕奉先[J]
.理论探讨,1985(2):76-76.
8
胡逞均.
选才用人要注重政治[J]
.党政论坛,1990(2):38-38.
9
果果.
中国的小海伦·凯勒[J]
.中国残疾人,2005,0(12):52-52.
10
易中天.
“关公战秦琼”还是“三英战吕布”?——我看方舟子韩寒之争[J]
.时代人物,2012(3):81-82.
被引量:2
历史研究
1991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