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区域不平衡发展及成因分析——以合肥经济圈为例
被引量: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通过对合肥经济圈内部16个县(市)近8年来的Theil指数计算,发现经济圈内各县市经济发展水平及发展速度不平衡的问题日趋明显,其总体差异有逐年扩大趋势。利用面板数据模型的定量分析方法,并进行一系列指标的选取和建立,找出了合肥经济圈区域经济差异性成因,并提出促进圈内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作者
栾贵勤
陈雨卉
机构地区
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出处
《中国集体经济》
2013年第7期42-44,共3页
China Collective Economy
关键词
不平衡发展
合肥经济圈
面板数据模型
分类号
F127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76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77
同被引文献
21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8
参考文献
5
1
蔡玉倩,翟有龙.
河北省区域经济差异实证分析[J]
.经济与管理,2008,22(12):72-75.
被引量:8
2
刘传江,董延芳.
武汉都市圈经济发展差距研究[J]
.经济问题探索,2007(2):40-44.
被引量:6
3
李正辉,徐维.
区域科技创新与经济增长:基于省级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分析[J]
.科技与经济,2011,24(1):20-24.
被引量:37
4
马国霞,田玉军,王志强.
京津冀都市圈经济增长区域差异及其动力机制量化分析[J]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7,24(4):446-452.
被引量:14
5
周喆.
中国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水平测度和成因探究[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2,34(2):20-27.
被引量:21
二级参考文献
76
1
李传志,朱专法.
关于省际国民收入差异度的衡量[J]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19(1):72-74.
被引量:2
2
林宏,陈广汉.
居民收入差距测度的方法与指标[J]
.市场与人口分析,2004,10(4):63-66.
被引量:12
3
范柏乃,江蕾,罗佳明.
中国经济增长与科技投入关系的实证研究[J]
.科研管理,2004,25(5):104-109.
被引量:96
4
凡蓉蓉.
武汉城市圈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J]
.经济论坛,2004(20):40-41.
被引量:13
5
张军,吴桂英,张吉鹏.
中国省际物质资本存量估算:1952—2000[J]
.经济研究,2004,39(10):35-44.
被引量:5936
6
刘盛佳.
关于武汉城市圈建设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探讨[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8(4):505-509.
被引量:17
7
邓明然,刘加顺.
加速武汉城市经济圈整合的研究[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4,26(6):37-41.
被引量:10
8
杨开忠.
中国区域经济差异变动研究[J]
.经济研究,1994,29(12):28-33.
被引量:331
9
吴传清,付佳,李浩,陈翥.
武汉城市圈发展的战略思路与对策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22(2):37-39.
被引量:9
10
朱俊成.
武汉城市圈经济发展与战略分析[J]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6(3):79-83.
被引量:12
共引文献
77
1
刘建红,李仁东,王宏志,李诚,孙闯.
基于遥感和GIS武汉城市圈土地资源利用研究[J]
.世界地理研究,2009,18(1):83-90.
被引量:4
2
李振军,李晔.
河北省基础设施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J]
.世纪桥,2009(7):76-78.
被引量:1
3
李振军,李晔.
河北省基础设施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J]
.环渤海经济瞭望,2009,23(5):4-7.
被引量:4
4
李振军,李晔.
河北省主要基础设施产业的发展与经济强省建设[J]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1(1):116-118.
被引量:2
5
李佩,王慧,陈园园.
基于因子-聚类分析的河北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研究[J]
.高师理科学刊,2011,31(2):80-84.
被引量:10
6
马国霞,朱晓娟,田玉军.
京津冀都市圈制造业产业链的空间集聚度分析[J]
.人文地理,2011,26(3):116-121.
被引量:29
7
吴滢,千庆兰,周柳青.
基于GIS的广东省县域经济空间差异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9):18306-18309.
被引量:1
8
马国霞,田玉军.
京津冀都市圈经济增长时空变化的动力机制[J]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2,29(3):339-345.
被引量:4
9
王瑞琪.
武汉圈域城市发展水平与差异研究[J]
.现代商业,2012(12):188-189.
被引量:1
10
徐灵通,范宪伟,谢恒.
甘肃省科技创新能力与经济发展水平协调关系研究[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2,23(8):94-95.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
21
1
蒋晓岚,孔令刚.
城市经济圈产业整合的条件和路径——以合肥经济圈为例[J]
.中国科技论坛,2008(7):31-35.
被引量:14
2
蒋晓岚,孔令刚,储昭斌.
基于中部比较的合肥经济圈发展与演进趋势研究[J]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7(2):3-7.
被引量:9
3
蒋晓岚,徐琴,孔令刚.
工业化、城镇化特征与合肥经济圈发育研究[J]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7(5):13-18.
被引量:2
4
潘章勇,张先锋.
合肥城市经济圈同城化效应研究[J]
.改革与战略,2011,27(2):108-110.
被引量:10
5
吴妍妍.
承接产业转移背景下合肥经济圈发展研究——兼论安徽江淮城市群[J]
.中共合肥市委党校学报,2010,9(4):13-18.
被引量:12
6
周兴建,黎继子,谢少安.
集群式供应链中的物流价值链优化[J]
.中国流通经济,2011,25(4):34-37.
被引量:9
7
甄丽君,陈秀楼.
基于竞合模式的合肥经济圈区域旅游发展探讨[J]
.皖西学院学报,2011,27(2):110-113.
被引量:3
8
苏红键,赵坚.
经济圈制造业增长的空间结构效应——基于长三角经济圈的数据[J]
.中国工业经济,2011(8):36-46.
被引量:27
9
程必定.
行政区划调整后合肥经济圈的发展趋向[J]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9(2):3-6.
被引量:6
10
陈婷婷,栾敬东.
合肥经济圈产业整合发展分析[J]
.技术与创新管理,2012,33(4):389-392.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4
1
孙艳.
推进合肥经济圈一体化发展对策研究[J]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4,16(3):111-116.
被引量:3
2
陶其中.
区域一体化视角下的合肥经济圈战略定位与发展对策研究[J]
.广西城镇建设,2014,0(7):19-23.
被引量:1
3
褚瑞.
合肥经济圈主导产业供应链发展分析——基于集群式供应链视角[J]
.商场现代化,2017(15):82-83.
4
胡旻,袁敏华.
安徽自贸区合肥片区建设发展路径研究[J]
.商场现代化,2021(14):53-56.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8
1
杨薇,李洁,陈庆红,袁敏华.
SWOT分析下芜湖自贸区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J]
.科技经济市场,2024(4):70-72.
2
高乐红,魏多多,董洪光,汪克亮.
合肥经济圈经济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J]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5,17(6):20-23.
3
黄德昕,李小东.
休闲时代背景下环巢湖滨湖岸线规划策略探析[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26(1):34-38.
被引量:2
4
潘立新,吴俏,张鲜鲜,刘晓莉.
合肥都市圈旅游一体化战略提升研究[J]
.滁州学院学报,2019,21(4):10-14.
5
熊姿.
安徽自贸区合肥片区互联网金融服务创新研究[J]
.价值工程,2022,41(33):51-54.
被引量:1
6
王鹏玉.
金融制度创新助力安徽自贸区高质量发展[J]
.青海金融,2023(2):55-60.
被引量:2
7
王鹏玉.
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金融制度创新研究[J]
.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3(6):29-34.
8
王新军.
中国式现代化下济南都市圈一体化发展研究[J]
.北方经济,2024(1):49-53.
被引量:1
1
Composition of Imports and Exports by Category of Commodities[J]
.China & World Economy,2005,13(1):124-124.
2
标普调降 中国今年GDP增速预期至7.9%[J]
.国际商务财会,2013(5):7-7.
3
侯将,徐晓莉,何花.
收入差距与新疆社会和谐发展关系研究[J]
.中国经贸导刊,2012(08Z):50-51.
4
陈晓春,颜克高.
共生理论与“走出去”战略初探[J]
.国际贸易问题,2005(5):87-90.
被引量:4
5
标普调降中国今年GDP增速预期至7.9%[J]
.山东经济战略研究,2013(5):5-5.
6
无锡新区适应宏观调控以“减法”促“加法”[J]
.江南论坛,2004(8):37-37.
7
赵复强.
完善欠发达地区在区域不平衡发展中的促动机制[J]
.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17(1):34-36.
8
祁飞.
区域不平衡的内生性——基于“母市场效应”文献述评的视角[J]
.财经科学,2015(5):86-96.
9
尚前名.
扶贫攻坚国企义不容辞[J]
.瞭望,2015,0(29):5-5.
10
李琮.
当前世界经济中的两个结构性问题[J]
.世界经济,1995,18(9):3-4.
中国集体经济
2013年 第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