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湖南学生“陷诱”现象调查及其对策研究——以长株潭新特区中小学生为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当前湖南“陷诱学生”数目之多和类型多元化的趋势正逐渐显现,学校、社会和家庭教育及学生本身存在某些方面的不足,是诱使学生“陷诱”的合力因素。本文以湖南长株潭新特区中小学生为例,对学生“陷诱”现象进行了长期而深入的调查,认为只有建立五位(家庭、学校、社会、政府、学生)一体的脱诱模型方能有效的引领“陷诱学生“的转化与”脱诱“:
作者
吴东平
肖琼
机构地区
湖南科技大学教育学院
出处
《青年与社会(下)》
2013年第2期177-177,共1页
Youth and Society
关键词
“陷诱”学生
中小学生
脱诱转化
分类号
G521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9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42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6
1
苗春媛.
浅谈初中“问题学生”的成因及转化方法[J]
.教育探索,2012(6):144-145.
被引量:15
2
宾玲.浅谈"问题学生”的转化对策[J]教育论坛,2004.
3
褚洪山.
让赏识走进学生的心灵[J]
.基础教育论坛,2012,0(Z1):122-123.
被引量:2
4
柳欣睿.
宽容和激励在学生管理中的作用[J]
.教育理论与实践(学科版),2007,27(S2):21-22.
被引量:5
5
武永江.
“问题学生”教育转化的新思路——基于“问题学生”的主观框架理念[J]
.中国特殊教育,2006(11):30-33.
被引量:26
6
宾玲.浅谈"问题学生”的转化对策[J]教育论坛,2004.
二级参考文献
9
1
倪高武.
让“问题学生”不再成为问题[J]
.中国教育学刊,2006(3):56-58.
被引量:21
2
武永江.
“问题学生”教育转化的新思路——基于“问题学生”的主观框架理念[J]
.中国特殊教育,2006(11):30-33.
被引量:26
3
Phil Jovce,Charlotte Sills著.格式塔咨询与治疗技术.叶红萍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8
4
Barry L.Duncan等著.突破心理治疗中的“不可能”案例.张怡玲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10,65,86
5
汉斯·波塞尔著.科学:什么是科学.李文潮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88,149
6
关文信.问题学生教育指南:中学班主任版[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7
杨文凤,马维振.
中学“问题学生”的成因及教育策略探析[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22(6):36-38.
被引量:18
8
张成.
浅谈“问题学生”及其形成原因[J]
.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10(4):34-36.
被引量:22
9
柳欣睿.
宽容和激励在学生管理中的作用[J]
.教育理论与实践(学科版),2007,27(S2):21-22.
被引量:5
共引文献
42
1
祁泓程.
浅析农村初中'问题学生'转化[J]
.南北桥,2019,0(18):125-125.
2
苗春媛.
浅谈初中“问题学生”的成因及转化方法[J]
.教育探索,2012(6):144-145.
被引量:15
3
刘自强.
地方高职院校问题学生特征及教育转化的路径[J]
.商业文化(学术版),2009,0(3):177-178.
被引量:1
4
卢尧,黄少兵,汪学余.
国内关于“问题学生”界定研究综述[J]
.中小学教师培训,2008(5):47-49.
被引量:19
5
汪学余,黄克敏.
学校行政管理中针对贫困县“问题学生”教育与管理的对策研究[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23(2):42-46.
被引量:2
6
朱常昆.
中等职业学校“问题学生”的教育转化策略[J]
.学习月刊(下旬刊),2010(2):62-62.
被引量:3
7
张成.
浅谈“问题学生”及其形成原因[J]
.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10(4):34-36.
被引量:22
8
孔华明.
用爱开启“问题学生”的心扉[J]
.学生之友(最作文),2010(24):18-18.
9
杨燕萍.
“问题学生”的教育转化探析——以S学生为个案研究[J]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2,15(2):63-65.
被引量:8
10
许婷婷.
“问题学生”回归的课程价值分析[J]
.教育科学论坛,2013(4):8-10.
1
蒋晓琴,吴建康,冯林武.
关于大学生带手机入课堂的探讨[J]
.科学与财富,2015,7(6):23-24.
被引量:1
2
“00后”早恋现象调查:一个班1/4学生谈恋爱[J]
.人生十六七(家教指南),2013(4):11-11.
3
戴欣欣,常荣.
高校女教师职业倦怠现象分析[J]
.人才资源开发,2010(7):99-100.
4
赵春芳.
如何培养智障学生语文自主学习兴趣[J]
.基础教育论坛,2012(2):61-62.
被引量:3
5
王美芹,马晓风.
高职生厌学现象调查[J]
.卫生职业教育,2011,29(13):132-133.
被引量:4
6
刘阳,赵琳,王海滨.
大学生逃课现象调查及其原因对策分析[J]
.福建高教研究,2009(3):58-60.
被引量:4
7
曾建兴,余光亮,李永生,王锦培,叶帮胜,刘毅.
初中生学业失败现象调查及教育策略研究实验结题报告(下)[J]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6,7(12):128-128.
8
周颖华.
基础教育师资培训“实工虚做”现象调查[J]
.课堂内外(教师版)(中等教育),2010(8):13-13.
9
商林霞.
开发资源,精设活动——初中英语课堂有效教学的几点思考[J]
.新课程导学(上旬刊),2014(1):84-84.
被引量:1
10
吴梦帆,付心成,杨艺,颜锦宙.
广州教育补习现象调查——基于学生视角[J]
.科教文汇,2015(23):126-128.
被引量:2
青年与社会(下)
2013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