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三才思维模型对中医脉学理论的架构
被引量: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运用模型中医的哲理和数理来推论脉学原理的结构组成。通过三才思维模型及数学模型来研究中医脉学,探讨中医脉学的结构规律,以期完善其体系,对临床诊治疾病提供指导。
作者
刘超
周倩
王全年
机构地区
宁夏医科大学中医学院
宁夏医科大学模型中医学研究所
出处
《光明中医》
2013年第5期875-876,共2页
GUANGMING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E
基金
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厅项目(No:NGY2010043)
关键词
三才思维模型
数学模型
三部九候
寸口脉
分类号
R241 [医药卫生—中医诊断学]
作者简介
指导老师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51
同被引文献
50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6
参考文献
4
1
孙霞.
《乾》卦中的三才思想[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31(3):97-98.
被引量:1
2
王全年,李秀美.模型中医学[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9:64-67.
3
郭蔼春.黄帝内经素问校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45.
4
张介宾.类经[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7.2
共引文献
51
1
胡厚琴,翟慕东,傅元谋.
从《伤寒论》学习“其高者引而竭之”的体会[J]
.辽宁中医学院学报,2005,7(5):434-435.
被引量:4
2
老膺荣,朱泉.
帕金森氏病中医思辨[J]
.辽宁中医杂志,2005,32(10):1015-1016.
被引量:8
3
刘昊雯,任崇静.
《内经》饮食理论浅探[J]
.河南中医,2008,28(5):15-16.
被引量:3
4
刘道超.
七七丧俗发生发展之根源探析[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28(3):155-158.
被引量:3
5
汤川安,樊巧玲.
《内经》脾脉之我见[J]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33(3):194-195.
被引量:2
6
姜燕.
医古文的学习和研究需要文字训诂学素养[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32(5):310-313.
被引量:2
7
黄文华,陆启滨.
陆启滨教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经验介绍[J]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26(1):74-76.
被引量:12
8
和中浚,江玉.
中医养生方法的归类及其内涵和特色[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10,28(3):453-455.
被引量:13
9
刘春阳,吴修符.
《素问·藏气法时论》心苦欲理论探究[J]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10,22(3):8-9.
被引量:5
10
王莉,孔蕊,张振风.
从古代精气神理论探讨人类生命观[J]
.中医药文化,2010,5(5):17-20.
被引量:8
同被引文献
50
1
虎峻瑞,段永强.
敦煌古遗书法藏“不知名医方”角药配伍研究[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9,34(12):5821-5823.
被引量:4
2
黄克萍.
简议“三生万物”的注解[J]
.哲学动态,1992(6):11-13.
被引量:2
3
王德敬,李秀美,王美芝,陈祥芳,王全年.
论三才对中医理论的构建[J]
.中医药学刊,2006,24(5):873-875.
被引量:9
4
赵健雄,苏彦玲.
敦煌医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甘肃中医,1996,9(5):5-8.
被引量:9
5
苏新民,孙广仁.
阴阳、三才、五行思维模型与寸口诊脉法[J]
.江苏中医药,2008,40(9):77-78.
被引量:3
6
钟海平,张光霁.
阴阳的“一分为二”与“一分为三”[J]
.浙江中医杂志,2009,44(2):89-91.
被引量:10
7
席作武,高宗跃,杨有强,周晓丽.
“三才”医学模式之探讨[J]
.四川中医,2009,27(2):125-126.
被引量:3
8
张翠红,张潮,李鼎.
针灸理论中的三分法[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9,15(9):690-690.
被引量:3
9
梁峻,庄乾竹,孔令青.
论“三生万物”思想的哲学意义[J]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5(4):283-284.
被引量:3
10
许振国.
“三”、“负阴抱阳”、“冲气”解诂[J]
.河南中医,1999,19(3):69-70.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2
1
郑涵,鲁明源.
中医理论体系中的三分法[J]
.中医杂志,2020,61(9):757-761.
被引量:6
2
王一花,张如青.
敦煌医学史对现代中医药发展的影响研究[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23,41(3):159-162.
二级引证文献
6
1
郑涵,鲁明源.
基于三分法解读奇恒之腑的生理意义[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21,36(6):3294-3297.
被引量:9
2
高旭光,张建,郑宏,翟文生,邵明义,周荣易.
郑启仲教授基于“三才思维”运用经方治疗小儿腹型过敏性紫癜经验[J]
.中医研究,2022,35(6):4-9.
被引量:2
3
王林元,王淳,张建军,费文婷,朱映黎,王景霞,高学敏.
辨证保健理论体系的构建[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22,37(9):4993-5000.
被引量:19
4
高旭光,姚蕙莹,李相珍,吴瑞红,杨濛,翟文生.
“三才取穴”针刺法在过敏性紫癜急性腹痛中的应用[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23,29(4):622-624.
被引量:2
5
罗秋平,杨孝芳.
基于“天地人三才观”探析寻常型银屑病的针灸治疗[J]
.贵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23,45(3):13-17.
被引量:2
6
李湛,贾春华.
中医阴阳思维的实证研究进路探讨[J]
.中医杂志,2023,64(19):1945-1949.
被引量:1
1
曾秀池.
试述脉象的现代研究[J]
.实用中医药杂志,2005,21(12):762-763.
被引量:1
2
李军伟,王英,陈勇毅.
《医宗备要》学术源流考[J]
.山东中医杂志,2015,34(7):557-558.
3
王自军,邓红.
白芥子多糖的提取与含量测定[J]
.新疆中医药,2005,23(1):13-14.
被引量:8
4
李宏娜.
中药丹参的生药学研究[J]
.黑龙江医药,2007,20(4):330-331.
5
徐朝霞,郑利岩.
经脉与结缔组织相关性研究概况[J]
.上海针灸杂志,2003,22(3):45-48.
被引量:7
6
邹巧根,朱玲,王伟,相秉仁.
云芝糖肽的研究进展[J]
.中成药,2003,25(7):578-580.
被引量:18
7
姜贝,王全年.
论中医脉学的模型统一性[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09,18(18):62-62.
被引量:1
8
韦广辉.
铁皮石斛多糖的研究进展[J]
.中国药师,2015,18(6):1023-1026.
被引量:8
9
王秀华.
壳聚糖在医药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J]
.中国民康医学,2014,26(18):85-87.
被引量:5
10
曹彬,张世超,杨宇峰,石岩.
张景岳论消渴之诊疗理论框架解析[J]
.中医药导报,2016,22(18):15-16.
被引量:3
光明中医
2013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