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以吏为师”及其道德教化析论 被引量:3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以吏为师"是中国古代政治统治与道德教化乃至一切精神教化的重要命题。"以吏为师"在西周以"学在官府"的形式存在,春秋战国时期受到私学的冲击,到秦代,又被重新确定为专制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汉朝初年虽废苛法,但"以吏为师"却被继承下来,而后逐步成为专制政治统治的有机部分。"以吏为师"在历史上为维护统治、推行礼教、传播文化发挥过一定的作用,但对道德良善和民众的道德理性,有着极为深远的破坏作用。
作者 刘忠世
出处 《东岳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0-55,共6页 DongYue Tribune
作者简介 刘忠世(1954-),男,青岛大学《东方论坛》杂志社主编、编审。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3

  • 1陈四益:《话说“以吏为师”》,《老年时报》,2009年3月9日;又见陈四益:《忽然想到-以吏为师》,光明网http://www.grow.cn/content/2009-11/21/content_1007844.htm.
  • 2潘维.民主与民主的神话[J].天涯,2001,0(1):47-57. 被引量:7
  • 3项轶:《民主的真叉》,笑蜀编:《历史的先声-半个世纪前的庄严承诺》,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1-12页.

共引文献6

同被引文献131

引证文献3

二级引证文献24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