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以小说参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期的文化论争——论老舍的中短篇小说集《蛤藻集》及相关创作 被引量: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本文重点分析了老舍《蛤藻集》中的诸篇小说,认为这些作品如果还原到20世纪30年代中期中西文化论争的语境中当能获得一种新的阐释。此时关于"中国本位文化""全盘西化""读经"等的文化论争激发了老舍的文化思考,而艺术地把握生活的方式又使得老舍显现出更为深邃的历史文化眼光。超越派性立场的老舍,对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特别是商业文化、武术文化的现代命运、对知识分子的文化责任有着独到的艺术展呈,对当时的复古思潮也给予了有力的回应,而真正地继承传统文化并加以创作性的转化则是老舍一以贯之的关注中心。本文也结合老舍作品发表的报刊,对老舍的文化立场所具有的历史和现实的意义给予了评述。
作者 张书杰
出处 《社会科学论坛》 2013年第4期178-194,共17页 Tribune of Social Sciences
作者简介 张书杰,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2008级博士研究生,北京语言大学汉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2

  • 1何炳新.《论中国本位文化建设答胡适先生》,载《文化建设月刊》1935年第8期.
  • 2周文玖.东西文化论争与中国现代化道路之探索--以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为考察中心[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9(3):44-50. 被引量:6
  • 3[美]艾恺.《最后的儒家—梁漱溟与中国现代化的两难》第200,201,206页,王宗昱,冀建中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 4张桂兴.老舍在山东大学及青岛期间的新材料[J].文史哲,1998(2):37-45. 被引量:2
  • 5老舍.《吊济南》,载《大时代》1938年第3号,收入《老舍文集》(第十四卷)第99,100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
  • 6陈序经.《关于全盘西化致吴景超先生》,载《独立评论》第142号,1935年3月17日.
  • 7胡适.《试评所谓(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载《大公报》“星期论文”,1935年3月31日.
  • 8[日]佐藤公彦.《义和团的起源及其运动》第640—641页,宋军,彭曦,何慈毅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 9梁启超.《(中国之武士道)自叙》,收入《饮冰室合集》(第七册)第20页,[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
  • 10[法]福柯.《规训与惩罚—监狱的诞生》第156,154页,刘北成,杨远婴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

二级参考文献123

  • 1贾晓慧.《大公报》与中国20世纪30年代的现代化运动[J].近代史研究,2001(6):153-193. 被引量:7
  • 2赵美玉.20世纪30年代反击尊孔读经复古逆流[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5,26(4):83-88. 被引量:1
  • 3全国乡村建设运动各机关自动组织乡村建设协进会[N].大公报,1933-07-11.
  • 4缪青萍.中国农民的离村及其救济[N].大公报,1935-08-25.
  • 5《乡村建设》发刊辞[N].大公报,1934-01-04.
  • 6傅毅生.农村建设试验事业评议[N].大公报,1934-01-29.
  • 7社评.中国非无路可走[N].大公报,1934-02-06.
  • 8社评.哀农民[N].大公报,1930-06-27.
  • 9社评.中国农村救济问题[N].大公报,1930-08-07.
  • 10李秀峰.实施农村建设教育的标准[N].大公报,1935-07-28.

共引文献26

同被引文献13

二级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