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高校科研成果产业化模式选择
被引量: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高等学校历来是高素质人才的培育基地,是科学研究的主要阵地。实践表明,高校科研成果丰富、自我创新能力强、产业化潜力大。充分发挥高校科技创新优势,已成为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效技术产业化,提高我国技术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必然战略选择。如何将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产业化这些成果,并让企业做强做大,是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而选择合适的成果产业化模式则有助于解决这些问题。
作者
刘静
机构地区
武汉大学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
出处
《当代经济》
2013年第3期92-93,共2页
Contemporary Economics
关键词
高校科研成果
产业化
模式
生产力
分类号
G644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8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53
同被引文献
22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9
参考文献
7
1
高杰,周敬馨.
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影响因素与对策研究[J]
.中国科技信息,2005(23A):17-17.
被引量:22
2
丁同玉.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存在的问题[J]
.江苏高教,2003(4):129-130.
被引量:3
3
李庆祝,彭光铭,关铃,骆宏华,曾英武.
高校科研成果推广应用的现状及对策[J]
.高等教育研究,1991,12(4):73-76.
被引量:2
4
康敏.
关于推进高校技术创新成果产业化的研究[J]
.山西科技,2011,26(4):12-14.
被引量:2
5
王喜媛,叶明,许权利.
高校在产学研合作中的科技成果转化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2010,30(4):91-92.
被引量:20
6
杨铁军,顾孟迪.
高校高新技术产业化模式、影响因素及优化对策研究[J]
.科学技术与工程,2006,6(5):573-575.
被引量:10
7
张奇.
支持自主创新产业化的国内外政策比较[J]
.当代经济管理,2008,30(6):81-83.
被引量:2
二级参考文献
28
1
于宝莲,刘辉.
国外科技成果转化对我国高校的启示[J]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39-40.
被引量:3
2
郑晓燕,邢建欣.
关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问题的思考[J]
.东岳论丛,2004,25(5):205-206.
被引量:14
3
黄涛.
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的制约因素及对策[J]
.科技创业月刊,2004(8):3-4.
被引量:8
4
吴承春.
影响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因素及对策[J]
.中国农学通报,2004,20(5):345-347.
被引量:11
5
刘新民.
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J]
.宏观经济研究,2005(7):27-30.
被引量:70
6
杨铁军,顾孟迪.
高校高新技术产业化模式、影响因素及优化对策研究[J]
.科学技术与工程,2006,6(5):573-575.
被引量:10
7
梁燕,吴锡尧.
高校知识产权经营障碍问题研究[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131-133.
被引量:5
8
万金荣,张庆海.
中外科技成果产业化模式的比较研究[J]
.学习与探索,2006(3):228-230.
被引量:19
9
杨辉.
高新技术标准在产业化中的作用[J]
.科技与经济,2006,19(3):30-31.
被引量:4
10
马明涛.
高技术产业化收益理论分析[J]
.技术与创新管理,2006,27(3):57-59.
被引量:2
共引文献
53
1
李庆祝,关铃.
试论高校科技开发工作的几个问题[J]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96,50(2):37-43.
2
谢冰花,刘聃.
高校科研档案管理刍议[J]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3):170-171.
3
徐鹏杰.
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J]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60-62.
被引量:6
4
龚完全,熊正德.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问题分析与改革思路[J]
.科技管理研究,2006,26(12):129-131.
被引量:32
5
洪林,崔钢.
试论高校基层科研组织机构的创新[J]
.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22(1):21-24.
被引量:1
6
杨铁军.
上海高校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发展历程研究及启示[J]
.科技与管理,2007,9(6):145-147.
7
张奇.
支持自主创新产业化的国内外政策比较[J]
.当代经济管理,2008,30(6):81-83.
被引量:2
8
杨铁军.
上海高校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发展历程研究及启示[J]
.科技管理研究,2008,28(7):256-257.
9
郑确辉.
提高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率的探讨[J]
.科技管理研究,2008,28(9):147-149.
被引量:14
10
毛艳.
广西高新区与区域高等教育互动发展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
.经济与社会发展,2009,7(2):181-183.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22
1
吴红艳,郭成宇,王岩.
浅谈高校食品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J]
.教育探索,2012(8):53-54.
被引量:7
2
林东明.
高校资产经营公司运营模式的思考[J]
.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06,4(5):526-529.
被引量:5
3
左猛杰.高校资产经营公司运营模式的思考[J].赤峰学院学报,2010:28.
4
郑确辉.
提高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率的探讨[J]
.科技管理研究,2008,28(9):147-149.
被引量:14
5
李劲松,张艳彦.
高校科研成果产业化促地方经济发展途径研究[J]
.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9(11):58-59.
被引量:4
6
石文建,何小玲,李喜宏,李鹏.
简论如何提升科研成果转化率[J]
.中国轻工教育,2009,12(B12):159-161.
被引量:2
7
李国德,武士威,李娜.
高校科研成果四位一体转化平台的架构[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8(2):318-320.
被引量:10
8
老张.
功能性食品的研制和开发——功能化传统食品研究与产业化示范[J]
.中国食品,2011(5):56-57.
被引量:1
9
程博.
构建高校科研成果质量测度评价体系[J]
.华东经济管理,2011,25(7):155-157.
被引量:4
10
段续,任广跃,朱文学.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产学研结合培养模式实践[J]
.河南教育(高教版)(中),2011(9):43-44.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4
1
田天,吴天娇.
高校科研成果应用转化现存的深层次问题与解决对策[J]
.柴达木开发研究,2013(4):43-45.
被引量:1
2
赵海征.
科研院所科研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过程中的瓶颈分析[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6(18):44-45.
被引量:3
3
陈根元.
高校食品专业科研成果转化及推广现状分析[J]
.食品工业,2017,38(4):260-262.
被引量:3
4
张有峰,张丽.
高校科研成果产业化推广应用研究[J]
.经贸实践,2018(14):54-55.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9
1
邵晓双,刘卫星,程志辉,张有佳.
科研成果促进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
.科技视界,2016(14):47-47.
2
陈雨生,吉明,冯昕.
基于扎根理论的海水稻育种推广机制研究[J]
.中国软科学,2018(11):163-171.
被引量:8
3
李霞.
科研院所在成果转移转化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0(22):72-74.
被引量:7
4
于晓棠.
科学实施科研产业化综合项目研究与探讨[J]
.科技资讯,2020,18(10):255-256.
5
于洋,吴汉东,王会,郭雪松,于小磊,刘崑,张振,张冬怡,李敬双.
地方高校产学研合作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基于锦州医科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产学研合作教育研究[J]
.卫生职业教育,2020,38(12):1-3.
被引量:2
6
王然,周频.
大数据可视化技术下网红食品流行现状分析[J]
.食品工业,2021,42(5):316-319.
7
李志阳,秦锡雨,张发英,简璀雯,田馨,李翠芹,何腊平,朱秋劲.
产学研融合创新的发酵食品行业发展模式研究[J]
.农产品加工,2022(12):114-117.
被引量:1
8
刘帅.
科研院所高新技术产业化相关探讨[J]
.产业创新研究,2023(4):35-37.
被引量:1
9
张有峰,张丽.
高校科研成果产业化推广应用研究[J]
.经贸实践,2018(14):54-55.
被引量:2
1
俞瑞.
发达国家是如何向企业界推广高校科研成果的[J]
.中外产业科技,1995(2):29-31.
2
汪萍.
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与地方经济成功衔接的策略研究[J]
.商,2016,0(31):62-62.
3
俞瑞.
发达国家如何向企业推广高校科研成果[J]
.西部高新科技,1995(2):11-12.
被引量:1
4
顾雪林.
高校科研成果如何实现产业化?——访浙江舜宇集团董事长王文鉴[J]
.中国青年科技,2000(1):41-45.
5
张立宇.
论高校科研成果的商业化[J]
.商场现代化,2009(16):98-98.
6
郇军.
产业集群与经济增长方式转换[J]
.宁波通讯,2005(9):30-32.
7
王悦琴.
试论西部经济滞后的原因及开发战略的选择[J]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1(2):75-78.
8
胡黎明.
基于创意产业集群视角下的创意城市理论研究[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5(10):68-69.
9
王乔.
高校科研要“顶天立地”[J]
.师资建设,2009,22(4):84-84.
10
禾苗.
高校科研的成就、经验、问题与展望[J]
.师资建设,2009,22(4):80-80.
当代经济
2013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