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地方社会孕育的习俗传说——以明清湘潭食槟榔起源故事为例
被引量:
9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湘潭人嗜食槟榔,于当地形成槟榔文化。但槟榔并非产自本地,而是自海南等地贩运而来,并于明清时期逐渐成习。在对湘潭食槟榔起源故事进行民俗学考察的基础上,对外地食俗如何进入当地社会进行了研究。并在湘潭地方历史背景下,通过起源故事来还原食俗的形成过程,对食俗形成原因作了进一步探讨。
作者
周大鸣
李静玮
机构地区
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中心
中山大学人类学系
出处
《民俗研究》
CSSCI
2013年第2期69-78,共10页
Folklore Studies
关键词
槟榔
食俗
起源故事
分类号
TS971 [轻工技术与工程]
作者简介
周大鸣,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中心、人类学系教授 李静玮,中山大学人类学系硕士生(广东广州510275)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9
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69
同被引文献
89
引证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22
参考文献
10
1
李莉,莫坚强,瞿艳平.
实施名牌战略发展湖南食品工业[J]
.湖南商学院学报,2008,15(3):77-81.
被引量:3
2
萧福元,桂卓嘉,袁晟,周雪梅,刘自伟.
湘潭市城区居民咀嚼槟榔情况及其对健康的影响[J]
.实用预防医学,2010,17(10):1943-1946.
被引量:20
3
容媛.《槟榔的历史》[J].民俗,1929,(43):1-52.
4
郭声波,刘兴亮.
中国槟榔种植与槟榔习俗文化的历史地理探索[J]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9,24(4):5-15.
被引量:18
5
[日]高柳松一郎.《中国关税制度论》,李达译.《文海资料丛编》第七十四辑,第22页.
6
宋德剑.
岭南婚嫁习俗中槟榔的文化解读——以粤东客家地区为中心[J]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26(2):44-47.
被引量:2
7
曹兴兴,茹慧.
中国古代槟榔的栽培技术及历史地域分布研究[J]
.农业考古,2010(4):193-197.
被引量:4
8
袁亚忠,唐慧.
论长株潭一体化中的湘潭城市旅游形象定位[J]
.科技与管理,2007,9(4):1-3.
被引量:4
9
邵鸿.《利益与秩序--嘉庆二十四年湖南省湘潭县的土客仇杀事件》,《历史人类学学刊》第1卷第1期,2004年.
10
梅莉,晏昌贵,龚胜生.
明清时期中国瘴病分布与变迁[J]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7,12(2):35-46.
被引量:27
二级参考文献
59
1
王四达.
闽台槟榔礼俗源流略考[J]
.东南文化,1998(2):52-57.
被引量:13
2
唐礼智.
泉州市旅游形象定位与设计研究[J]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23(5):31-35.
被引量:12
3
陈重明,陈建国,刘育衡,朱如彩.
槟榔(ArecacatechuL.)的民族植物学[J]
.植物资源与环境,1994,3(1):36-41.
被引量:7
4
王维娜.
槟榔体内外抗过敏作用[J]
.国外医药(植物药分册),2005,20(5):212-212.
被引量:4
5
张晓霞.
威海市旅游形象定位研究[J]
.经济师,2006(1):162-163.
被引量:4
6
刘正刚,张家玉.
清代台湾嚼食槟榔习俗探析[J]
.西北民族研究,2006(1):46-51.
被引量:5
7
张金霞.
广西凭祥市旅游形象定位初探[J]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3(1):74-78.
被引量:4
8
晏小霞,王祝年,王建荣.
海南槟榔产业发展现状分析[J]
.中国热带农业,2006(3):12-13.
被引量:46
9
司飞.
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槟榔礼俗源流考略——兼论晚清槟榔在此地区的多种用途[J]
.中国农史,2006,25(3):117-126.
被引量:4
10
曾琪,李忠海,袁列江,郑锦星,钟海雁.
槟榔生物碱的研究现状及展望[J]
.食品与机械,2006,22(6):158-161.
被引量:22
共引文献
69
1
何绪军.
明清时期广东地区的槟榔种植与功用[J]
.闽台缘,2021(4):53-62.
2
张恩迅,申玲玲.
瘴气、瘟疫与成瘾:地方社会变迁中槟榔食俗的传播与重构[J]
.民俗研究,2021(1):89-104.
被引量:7
3
龚胜生.
中国疫灾的时空分布变迁规律[J]
.地理学报,2003,58(6):870-878.
被引量:139
4
王元林,邓敏锐.
东南亚槟榔文化探析[J]
.世界民族,2005(3):63-69.
被引量:12
5
张文.
地域偏见和族群歧视:中国古代瘴气与瘴病的文化学解读[J]
.民族研究,2005(3):68-77.
被引量:61
6
岳精柱.
明代医学与西南边疆开发[J]
.中华医史杂志,2005,35(2):99-104.
被引量:3
7
张陈呈.
试论明清时期瘴气对广西社会产生的影响[J]
.广西地方志,2007(1):41-47.
被引量:11
8
张陈呈.
明清时期瘴气在广西消减的原因探析[J]
.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4(2):1-4.
被引量:3
9
张轲风.
从“障”到“瘴”:“瘴气”说生成的地理空间基础[J]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9,24(2):135-143.
被引量:7
10
李琼.
基于生态文明视角的长株潭城市群旅游文化深度开发探析[J]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9,26(5):59-61.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89
1
张恩迅,申玲玲.
瘴气、瘟疫与成瘾:地方社会变迁中槟榔食俗的传播与重构[J]
.民俗研究,2021(1):89-104.
被引量:7
2
纪永贵.
槐树意象的民俗象征[J]
.民族艺术,2004(1):33-41.
被引量:11
3
张明娟.
饮食文化中的罪感与乐感:中西食物象征比较[J]
.江西社会科学,2012,32(5):252-256.
被引量:4
4
吴盛枝.
中越槟榔食俗文化的产生与流变[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7(S1):24-26.
被引量:2
5
罗端繁.
槟榔在岭南的实用价值筒述[J]
.广西民族研究,1986(3):98-101.
被引量:2
6
王四达.
闽台槟榔礼俗源流略考[J]
.东南文化,1998(2):52-57.
被引量:13
7
林少雄.
中国饮食文化与美学[J]
.文艺研究,1996(1):40-50.
被引量:14
8
郑洪,陈朝晖,何岚.
“瘴气”病因学特点源流考[J]
.中医药学刊,2004,22(11):2035-2036.
被引量:14
9
王明珂.
历史事实、历史记忆与历史心性[J]
.历史研究,2001(5):136-147.
被引量:522
10
肖瑛.
从“理性vs非(反)理性”到“反思vs自反” 社会理论中现代性诊断范式的流变[J]
.社会,2005,25(2):1-24.
被引量:29
引证文献
9
1
张恩迅,申玲玲.
瘴气、瘟疫与成瘾:地方社会变迁中槟榔食俗的传播与重构[J]
.民俗研究,2021(1):89-104.
被引量:7
2
周大鸣.
湘潭槟榔的传说与际遇[J]
.文化遗产,2020(3):73-81.
被引量:4
3
张恩迅.
成瘾性食品的社会生命史研究:以湘潭槟榔为中心的考察[J]
.文化遗产,2020(3):82-90.
被引量:4
4
申玲玲.
湘潭槟榔行业的文化建构与资本转换[J]
.文化遗产,2020(3):91-98.
被引量:1
5
崔康辉.
广西槟榔习俗研究[J]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29(3):73-77.
被引量:1
6
贺源.
从“好吃”到“好想”:河南方城地区洋槐花的饮食人类学反思[J]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23,38(5):94-101.
7
廖文芳.
中国槟榔习俗研究述评[J]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4,23(1):57-64.
8
张恩迅.
成瘾性食品的具身化逻辑——基于出租车司机普嗜槟榔的田野调查[J]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24,16(2):41-52.
9
巢雨舟,柳毅,陈洁,赵志友,夏延斌,李亚翔.
湘潭市食用槟榔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J]
.农产品加工,2019(2):74-77.
被引量:8
二级引证文献
22
1
傅孝美,李宗军,赵志友,罗凤莲.
食用槟榔中苯并芘检测方法研究进展[J]
.食品与机械,2019,35(8):216-219.
被引量:3
2
陈娟,卢克强,朱门君,蒋雪薇.
槟榔下脚料中槟榔碱的提取工艺及应用研究[J]
.食品与机械,2021,37(1):180-185.
被引量:5
3
黄群,高晓婷,简小鹏.
槟榔保鲜及深加工工艺研究进展[J]
.食品工业,2021,42(2):251-254.
被引量:11
4
代佳慧,王世萍,代文婷,马金爽,吉建邦,康效宁.
响应面Box-Behnken法优化槟榔核脱涩工艺研究[J]
.食品科技,2021,46(3):62-68.
被引量:1
5
郑罡.
奶茶成瘾对青少年的身心影响及对策分析[J]
.茶叶通讯,2021,48(2):348-352.
被引量:8
6
祝鹏程.
2020年民间文学研究报告[J]
.民间文化论坛,2021(4):79-93.
7
包怡红,贾雨彤,赖章飞,潘飞兵,匡凤姣.
槟榔加工副产物代料栽培对平菇子实体及物质转化的影响[J]
.食品工业科技,2022,43(15):157-164.
被引量:3
8
孙雅伟.
西汉上林苑4种(亚)热带植物考证[J]
.广东园林,2022,44(5):78-81.
被引量:1
9
廖新月,蓝希瑜.
从饮食文化层视角看重庆火锅之流变[J]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31(1):63-67.
被引量:1
10
曾文嵚.
唐代中原视域下的黔中意象与政府治黔方略探析[J]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23,39(5):64-71.
1
邢植朝.
对台湾高山族和海南黎族槟榔文化的探究[J]
.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5(1):1-8.
被引量:1
2
德国人爱香蕉[J]
.农产品市场,2007(17):36-36.
3
王元林,邓敏锐.
东南亚槟榔文化探析[J]
.世界民族,2005(3):63-69.
被引量:12
4
朱欣文,李雄飞.
雷州婚俗与槟榔文化[J]
.前沿,2010(9):193-197.
被引量:1
5
高源.
槟榔文化由粤入湘[J]
.华商,2009(6):86-86.
6
刘海利.
覃怀地区民间传说及其文化意蕴初探[J]
.戏剧之家,2015(2):180-181.
被引量:1
7
佚名.
世界历史上唯一的小偷国王[J]
.政府法制,2012(21):46-47.
8
刘亚平.
神秘鬼谷[J]
.中国地方志,2004(7):61-62.
9
苏燕平,杨学军.
武功金仙观十月游船庙会的民俗学考察[J]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17,32(1):58-61.
被引量:1
10
国化.
槟榔:绿钻石红唇族——台湾槟榔文化[J]
.世纪行,1998,0(11):28-29.
民俗研究
2013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