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观察中医豁痰健脾法联合改良Epley复位法治疗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28例单侧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痰湿脾虚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4例,治疗组予以改良Epley复位法联合豁痰健脾法方药治疗,对照组予以改良Epley复位法联合倍他司汀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复发率,中医痰湿脾虚症状的改善情况和安全性。结果:治疗后3天、7天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1月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平均起效时间治疗组(1.11±0.35)天,对照组(1.30±0.38)天,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3月治疗组复发3例,复发率为4.8%;对照组复发10例,复发率为16.1%;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前中医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1月中医症状积分得到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1月2组中医症状积分比较,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1月,2组患者均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血常规、肝肾功能均未见明显改变。结论:改良Epley复位法联合豁痰健脾法方药是治疗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安全有效的方法。
出处
《新中医》
CAS
2013年第2期83-85,共3页
New Chinese Medicine
基金
温州市科技局科技基金项目(编号:Y20090294)
浙江省中医药重点学科基金项目(编号:2012-XK-A30)
作者简介
朱文宗(1974-),男,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