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比较手法复位与非手法复位两种干预措施对老年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老年BPPV患者63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能配合手法复位将其分为A组(CRP组)和B组(no-CRP)进行治疗,第1个月后和第3个月后复查及随访,并结合DHI量表评价两种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A组38例采用CRP手法复位1次,1个月后有效29例(76.31%),2~4次复位有效35例(92.10%),最多复位5次,随访3个月,失访2例,复发4例(11.11%)。B组25例,1月后有效19例(60%),随访3个月,失访3例,复发4例(13.63%)。随访1个月后DHI量表评分中,手法复位组总分(3.34±4.36)分,低于非手法复位组(17.23±4.40),2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随访3个月DHI量表评分中,手法复位组总分(4.03±3.53)分,非手法复位组总分(6.45±3.44)分,2组得分结果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老年患者多伴有基础疾病,治疗方案应采取个性化原则,手法复位治疗仍为首选。
出处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20年第9期830-831,共2页
Ningxia Medical Journal
基金
银川市重点科技项目(2019-2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