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介质膜电荷陷阱特性的雪崩注入法的技术改进——垫高电压
被引量: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介绍在我们用于研究MOS、MIS结构介质膜电荷陷阱特性的雪崩注入法中的技术小改进——垫高电压。这一在原测试电路上十分简单的改进,可使我们原有测试系统探测到俘获截面小到10^(-1)_8cm^2的电子陷阱,且为介质膜的雪崩空穴注入提供了准确、便利和有效的技术手段。
作者
杨劲
陈蒲生
机构地区
机电部广州电器科学研究所
华南理工大学应用物理系
出处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49-52,共4页
Semiconductor Technology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介质膜
电荷陷阱
注入
垫高电压
分类号
TN304.055 [电子电信—物理电子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32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5
参考文献
1
1
陈蒲生,杨光有,刘百勇.
快速热氮化SiO_2膜陷阱特性的研究[J]
.Journal of Semiconductors,1990,11(6):465-469.
被引量:11
二级参考文献
1
1
陈蒲生,中国科学
共引文献
10
1
岑洁儒,陈蒲生,丁雄,何汉翔.
用于VLSI的新型介质膜电荷特性的测试研究[J]
.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1993,13(1):50-53.
被引量:1
2
陈蒲生,徐美根,冯文修.
快速热氮化的SiO_xN_Y膜界面特性的DLTS研究[J]
.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1993,13(2):170-176.
被引量:1
3
陈蒲生,王运祥,王岳.
快速热氮化SiO_xN_y薄膜界面氮化反应模型[J]
.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1995,15(1):71-79.
4
陈蒲生,S.P.Wang,岑洁儒,K.H.Lee,董长江.
快速热氮化SiO_xN_y薄介质膜的电荷特性与光学性质[J]
.Journal of Semiconductors,1996,17(2):145-150.
5
陈蒲生,冯文修,王川,王锋,刘小阳,田万廷,曾绍鸿.
用于薄介质栅的PECVD法低温形成SiO_xN_y薄膜及其电学特性[J]
.Journal of Semiconductors,1997,18(10):776-781.
被引量:4
6
陈蒲生,杨光有.
雪崩热电子注入对快速热氮化的SiO_xN_y膜陷阱的影响[J]
.Journal of Semiconductors,1991,12(7):405-411.
被引量:4
7
陈蒲生,章晓文,冯文修,张昊,曾绍鸿.
雪崩热电子注入研究富氮SiO_xN_y纳米级薄膜的陷阱特性[J]
.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2000,20(2):216-222.
8
杨劲,陈蒲生.
研究MIS结构电荷特性的光Ⅰ~Ⅴ法[J]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2,20(2):50-58.
9
陈蒲生.
用于VLSI的SiO_xN_y薄膜的界面陷阱[J]
.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1992,12(4):336-341.
被引量:3
10
岑洁儒,陈蒲生,丁雄.
应用高频C-V仪测量快速热氨化的SiO_xN_y膜电荷特性实验中若干问题的探讨[J]
.半导体技术,1993,9(1):58-61.
同被引文献
32
1
陈蒲生,徐美根,冯文修.
快速热氮化的SiO_xN_Y膜界面特性的DLTS研究[J]
.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1993,13(2):170-176.
被引量:1
2
王川,陈蒲生,王锋.
PECVD法制备SiO_xN_y膜中组份对电学特性的影响[J]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23(12):95-98.
被引量:4
3
陈蒲生,杨光有,刘百勇.
快速热氮化SiO_2膜陷阱特性的研究[J]
.Journal of Semiconductors,1990,11(6):465-469.
被引量:11
4
陈蒲生,王川,冯文修,王锋,刘小阳,田万廷.
PECVD法低温形成新型SiO_xN_y薄膜的界面特性研究[J]
.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1997,17(2):158-164.
被引量:2
5
陈薄生,半导体学报,1990年,11卷,6期,465页
6
陈薄生,The proceedings of ICSICT’89,1989年
7
Hung K K,J Appl Phys,1987年,129卷,4202页
8
Pan P,J Appl Phys,1987年,61卷,284页
9
孙恒慧,半导体物理,1985年
10
Chen C T,J Electrochem Soc,1984年,131卷,875页
引证文献
6
1
陈蒲生,冯文修,黄世平,张荣耀.
用于VLSI的新型介质膜界面陷阱的特征[J]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23(12):141-145.
2
陈蒲生,章晓文,冯文修,张昊,曾绍鸿.
雪崩热电子注入研究富氮SiO_xN_y纳米级薄膜的陷阱特性[J]
.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2000,20(2):216-222.
3
陈蒲生,张昊,冯文修,章晓文,刘小阳,曾绍鸿.
PECVD形成纳米级薄膜界面陷阱的物理模型[J]
.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2002,22(4):458-462.
被引量:1
4
陈蒲生,陈闽捷,张昊.
PECVD形成纳米级薄膜界面陷阱特性的雪崩热电子注入研究[J]
.半导体技术,2004,29(1):51-55.
5
陈蒲生,杨劲.
MIS结构中快速热氮化的SiO_xN_y膜电荷特性[J]
.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1992,12(1):22-29.
被引量:1
6
陈蒲生.
用于VLSI的SiO_xN_y薄膜的界面陷阱[J]
.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1992,12(4):336-341.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5
1
陈俊芳,吴先球,樊双利,王鑫,任兆杏.
氮化硅钝化膜的制备和应用[J]
.量子电子学报,2005,22(1):102-105.
2
张昊,陈蒲生,田小峰,冯文修,刘小阳.
纳米级富氮SiO_xN_y薄膜的电子注入损伤研究[J]
.半导体技术,2000,25(1):42-45.
被引量:1
3
陈蒲生,章晓文,冯文修,张昊,曾绍鸿.
雪崩热电子注入研究富氮SiO_xN_y纳米级薄膜的陷阱特性[J]
.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2000,20(2):216-222.
4
陈蒲生,张昊,冯文修,刘剑,刘小阳,王锋.
PECVD法低温形成SiO_xN_y介质膜的俄歇电子能谱和红外吸收光谱分析[J]
.半导体技术,2002,27(7):73-76.
被引量:2
5
陈蒲生.
用于VLSI的SiO_xN_y薄膜的界面陷阱[J]
.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1992,12(4):336-341.
被引量:3
1
顾瑛,张德胜,张民强.
电荷陷阱对器件稳定性的影响和监测电荷陷阱密度方法[J]
.半导体技术,1989,5(2):26-27.
2
杨光有.
研究电子陷阱特性的雪崩注入法[J]
.半导体技术,1989,5(6):44-46.
3
周春红,郑有炓,邓咏桢,孔月婵,陈鹏,席冬娟,顾书林,沈波,张荣,江若琏,韩平,施毅.
AlN-Si(111)异质结构界面陷阱态研究[J]
.物理学报,2004,53(11):3888-3894.
被引量:2
4
陈蒲生,章晓文,冯文修,张昊,曾绍鸿.
雪崩热电子注入研究富氮SiO_xN_y纳米级薄膜的陷阱特性[J]
.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2000,20(2):216-222.
5
陈相银,霍宗亮,刘璟,王永,谢常青,刘明.
嵌入式闪存器件技术进展[J]
.微纳电子技术,2013,50(5):269-275.
被引量:1
6
新研究揭示塑料半导体中电荷陷阱的形成机制[J]
.功能材料信息,2012,9(5):49-49.
7
Reza Arghavani,Gary Miner,Melody Agustin.
高k材料/金属栅电极迈向大规模量产[J]
.集成电路应用,2008,25(1):28-32.
被引量:2
8
新研究揭示塑料半导体中电荷陷阱的形成机制[J]
.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环境试验,2013,31(4):10-10.
9
陈蒲生,杨光有,刘百勇.
快速热氮化SiO_2膜陷阱特性的研究[J]
.Journal of Semiconductors,1990,11(6):465-469.
被引量:11
10
王伟.
氮化N沟MOS场效应管的界面陷阱特性[J]
.半导体杂志,1998,23(1):14-16.
半导体技术
1991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