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罗米修斯:自由的困惑——人与文化之起源的诗性解说
被引量:6
出处
《国外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48-53,共6页
Foreign Literatures
参考文献3
-
1《西方思想宝库》.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1年版,6,7,19页.
-
2斯威布.《希腊的神话与传说》,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1,6,5,6页.
-
3拉姆斯登,威尔逊.《普罗米修斯之火》,三联书店,1990年版,215页.
同被引文献17
-
1覃虹,舒邦泉.空灵的东方寓言 诗化的本体象征——评《尘埃落定》的艺术创新[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20(1):59-62. 被引量:19
-
2陈思和.《马桥词典》:中国当代文学的世界性因素之一例[J].当代作家评论,1997(2):30-38. 被引量:36
-
3张艳威.解构主义与《拉帕奇尼的女儿》[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5):76-78. 被引量:3
-
4陈中梅.普罗米修斯的hubris——重读《被绑的普罗米修斯》[J].外国文学评论,2001(2):75-89. 被引量:9
-
5[3]阿伦·布洛克.西方人文主义传统[M].上海:三联书店,1997.
-
6[1]恩格斯.论早期基督教的历史[M]//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
7[2]科林·布朗.基督教与西方思想:卷一[M].查常平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35-38.
-
8[10]阿尔文·施密特.基督教对文明的影响[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349.
-
9[1]杨适.中西人论的冲突.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101页
-
1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引证文献6
-
1谢华.古希腊文学——原欲与理性的统一体[J].美与时代(美学)(下),2006(3):77-79. 被引量:1
-
2吴贤义.试论基督教对十九世纪初欧洲文学之影响[J].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6(2):119-122.
-
3蒋承勇.“神—原欲—人”的三位一体——论古希腊—罗马文学中“人”的观念[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3(5):74-77. 被引量:3
-
4王建斌,许亚龙.人性诉求的多维镜像——韩少功《日夜书》解读[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16,36(4):99-103.
-
5毛素文.从伦理学视角解读普罗米修斯悲剧[J].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2017(10):33-35.
-
6蒋承勇.世俗人本意识与宗教人本意识的对立与统一——“两希”文学之文化内核异质互补论[J].文艺研究,2003(4):30-35. 被引量:7
二级引证文献11
-
1崔登航.微妙的笔触——以拉威尔舞剧音乐《达芙妮与克罗埃》序曲中的主题为例[J].黄河之声,2022(6):34-37.
-
2蒋承勇.从上帝拯救转向人的自我拯救——古典主义文学“王权崇拜”的人性意蕴[J].浙江社会科学,2004(4):212-216. 被引量:3
-
3孙再玲.奥林匹克精神评述[J].作家,2010(16):193-194. 被引量:1
-
4蒋承勇.西方文学“人”的母题的现代转型——兼论对五四新文学的影响[J].中国社会科学,2004(6):150-161. 被引量:6
-
5蒋承勇,李安斌.“人”的母题与西方现代价值观——人文主义文学新论[J].文艺研究,2005(12):23-29. 被引量:5
-
6蒋承勇.浮士德与欧洲“近代人”文化价值核心[J].外国文学评论,2007(2):115-123. 被引量:6
-
7胡山林.惊心动魄的灵魂之战——评《悲惨世界》中的冉阿让[J].平顶山学院学报,2007,22(3):49-52. 被引量:3
-
8李安斌,卢俊霖.于“灵”、“肉”思辨中建构另一个自我——美国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中的清教传统[J].广西社会科学,2016(7):174-179. 被引量:1
-
9曹炫洁.人本主义与神本主义——两希神话思想特色之不同[J].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8(6):126-129.
-
10朱冰娴.经典的解读 方法的重探——评蒋承勇《经典重估与西方文学研究方法创新》[J].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22(4):174-176.
-
1封面解读[J].半月选读,2010,0(8):3-3.
-
2张笛声.论张爱玲小说中个人与文化的两难选择[J].当代小说(下半月),2013(5):78-79.
-
3彭松.白鹿原上的迷路者——《白鹿原》黑娃形象分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8):15-16. 被引量:3
-
4陈淑仪,苑辉.个人与文化的双重迷惘——艾略特创作《荒原》之根源[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4(3):96-100. 被引量:4
-
5周文中,张巍.文人与文化[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02(3):21-27. 被引量:2
-
6赵学勇,卢建红.人与文化:“乡下人”的思索——沈从文与福克纳的比较研究[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2(1):293-294.
-
7吴义勤.人与文化的传奇——评文兰的长篇小说《米脂婆姨》[J].文艺争鸣,2012(12):90-91.
-
8霍俊明.在个人与文化的圆融中接续伟大的诗歌星空——汤松波《东方星座》对“主流诗学”的拓展与创设[J].理论与创作,2010(2):82-84.
-
9赵学勇.人与文化:“乡下人”的追求——沈从文与贾平凹比较论[J].中国文学研究,1994(3):75-82. 被引量:9
-
10何春梅.人与文化[J].华章(初中读写),2000(3):3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