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利用化学诱导法构建与人口腔癌发生发展相似的Balb/c小鼠口腔癌及淋巴道转移模型。方法:实验组68只小鼠,采用4-硝基喹啉-1-氧化物(4-nitroquinoline-oxide,4-NQO)300mg/L饮水喂养8~20周,停药后自来水喂养至40周,对照组32只仅给自来水喂养12~40周;8周后,每隔2周处死4只实验组小鼠,肉眼及HE染色和免疫组化广谱细胞角蛋白(pan-ck)染色观察癌变及淋巴道转移全过程。结果:随着4-NQO作用时间及观察时间的延长,实验组小鼠舌背黏膜相继出现白色斑块,红白相间的斑块及乳头状新生物等改变,斑块出现的位置由最初的舌根部向舌尖部蔓延,并在舌腹、口底、牙龈、上腭等部位发现类似斑块。24周及以前,小鼠口腔黏膜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上皮异常增生。25~32周期间,16只中有14只发生肿瘤,其中一部分发生同侧或双侧颌下淋巴结转移(2/16)。33~40周期间,全部发现有原发灶肿瘤以及同侧或双侧下颌淋巴结转移(16/16),HE染色确定有转移的实验组小鼠颌下淋巴结免疫组化pan-ck染色均为阳性。未发现远处转移。结论:4-NQO化学诱导法成功建立小鼠口腔癌前病变、口腔癌及淋巴道转移模型,发病过程与人发病过程相似,具有较高的成瘤率以及淋巴道转移率。
出处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4期515-518,共4页
Journal of Guangxi Medical University
基金
广西教育厅科研项目(No.桂教科研2003)
作者简介
通信作者:于大海,Email:yudahai813@yaho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