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学科馆员团队文化和协同发展机制
被引量: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阐述了图书馆学科馆员的建设问题,指出加强学科馆员的团队文化和协同发展机制将有利于学科馆员更高层次的服务,使服务更趋于专业化、知识化以及系统化。此外,还提出了如何加强学科馆员的团队建设,以及如何建立协同互动的服务模式。
作者
张承
机构地区
肇庆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
出处
《图书馆学刊》
2012年第8期20-22,共3页
Journal of Library Science
关键词
学科馆员
团队文化
协同发展
分类号
G251 [文化科学—图书馆学]
作者简介
张承 男,1983年生。本科学历,助理馆员。研究方向:图书馆管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8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93
同被引文献
14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8
1
洪跃.
学科馆员管理模式探讨——以沈阳师范大学图书馆学科馆员运行模式与考评体系为例[J]
.图书馆界,2010(1):81-83.
被引量:22
2
胡琳,刘倩,姚乐野.
论馆藏资源建设是学科馆员制度的核心——学科馆员制度反思之一[J]
.图书情报工作,2011,55(5):19-22.
被引量:33
3
胡琳,孙璐薇.
论开展学科馆员服务工作的几个关键问题——在CALIS第一期学科馆员培训班后的再思考[J]
.图书馆建设,2011(4):73-75.
被引量:12
4
倪胜霞,李杰.
学科馆员学术研究服务与职业空间的拓展[J]
.图书馆学研究(应用版),2010(12):90-93.
被引量:6
5
裴沛,夏东升.
学科信息门户与学科馆员制度研究[J]
.现代情报,2006,26(10):134-136.
被引量:3
6
王媛.
浅谈建设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的发展建设——对东北电力大学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的建设情况分析[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1(2):108-108.
被引量:2
7
王运显.
我国学科馆员素质指标体系构建问题探讨[J]
.图书馆学研究(应用版),2010(2):91-94.
被引量:21
8
朱燕青.
学科馆员与高职院校专业服务馆员的比较和思考[J]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9(2):37-39.
被引量:7
二级参考文献
38
1
顾小明.
学科馆员制度的实践与探讨——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试行学科馆员制度的回顾与思考[J]
.图书馆杂志,2007,26(1):41-42.
被引量:15
2
汪莉莉,钟永恒.
学科馆员服务支撑机制要素研究[J]
.图书馆学研究(应用版),2010(3):86-89.
被引量:5
3
高利华.
中美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服务比较研究[J]
.图书馆学研究(应用版),2010(5):97-101.
被引量:30
4
刘琼.
中美大学学科馆员的初步比较研究[J]
.大学图书馆学报,2005,23(4):13-16.
被引量:175
5
孔敬,李广建.
学科信息门户:概念、结构与关键技术[J]
.中国图书馆学报,2005,31(5):50-53.
被引量:25
6
韩广峰.
关于学科馆员的角色定位及其绩效考核的思考[J]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5(6):80-81.
被引量:38
7
雷正光.
教学研究是高职院校科研的主题[J]
.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5(6):43-45.
被引量:7
8
裴沛.
基于门户技术的高校数字图书资源整合[J]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5(2):24-27.
被引量:1
9
廉立军,叶素萍.
学科馆员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情报资料工作,2007,28(1):95-99.
被引量:39
10
李莉.
我国学科馆员建设应该缓行[J]
.图书馆建设,2007(1):91-94.
被引量:46
共引文献
93
1
王欢,郭春阳.
平衡计分卡在大学图书馆学科服务团队绩效评价中的应用探索[J]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22(S01):53-61.
被引量:6
2
苏凝.
师范院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建设的若干思考[J]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31(2):174-176.
3
徐厚凤.
信息时代中的高职图书馆利用情况调查分析与对策研究[J]
.文教资料,2010(32):176-177.
4
李宝成.
大学图书馆学科馆员过程管理探索[J]
.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10,28(6):30-35.
被引量:3
5
丁永玲.
财经类高校图书馆开展学科馆员服务的难点与创新[J]
.现代情报,2011,31(1):109-112.
被引量:6
6
肖倩.
高职院校图书馆建立专业服务馆员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探析[J]
.科技信息,2011(1).
被引量:2
7
刘学年.
图书馆建立学科馆员制度的初步设想[J]
.管理观察,2011(1):135-136.
被引量:1
8
朱晓霄.
提高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科研辅助能力的思考[J]
.图书馆杂志,2011,30(5):63-66.
被引量:19
9
吴晓慧,王晶,马静,邓涛.
美国高校学科馆员资格认证和考核评价的研究与借鉴[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21(14):22-25.
被引量:5
10
王运显.
高校图书馆知识传播动力机制实证研究——以信阳师范学院图书馆为例[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21(25):90-92.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14
1
郝朝军,王清.
第二代学科馆员的核心能力[J]
.情报资料工作,2009,30(1):73-75.
被引量:19
2
陶俊,詹庆东.
面向知识服务的学习型虚拟团队系统模型研究[J]
.情报资料工作,2009,30(1):79-82.
被引量:4
3
胥伟岚,易菲,龙朝阳.
知识供应链模型在图书馆知识服务的应用[J]
.图书情报工作,2011,55(3):52-55.
被引量:11
4
杨自慧,袁琳.
图书馆知识服务团队能力构成及关键影响因素分析[J]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1(5):18-21.
被引量:13
5
谢彬,郑建民.
图书馆开展信息素养教育初探[J]
.江西图书馆学刊,2011,41(4):84-86.
被引量:8
6
张晓林.
颠覆数字图书馆的大趋势[J]
.中国图书馆学报,2011,37(5):4-12.
被引量:327
7
王世伟.
未来图书馆的新模式——智慧图书馆[J]
.图书馆建设,2011(12):1-5.
被引量:584
8
万文娟.
图书馆协同化学科服务新模式研究[J]
.图书馆建设,2012(6):66-69.
被引量:26
9
袁红军.
图书馆咨询团队知识转移运行激励机制[J]
.图书馆,2012(4):77-78.
被引量:7
10
徐少同.
中国与欧盟、澳大利亚知识管理标准比较研究[J]
.中国图书馆学报,2012,38(5):49-58.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2
1
鲍军生.
图书馆知识服务团队的协同构建[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3,23(17):83-85.
2
赵晓红.
嵌入式学科馆员制度模式研究——以西藏民族学院图书馆为例[J]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5(5):146-150.
1
张新红.
全媒体时代电子政务和图书馆的协同发展机制研究[J]
.新世纪图书馆,2015(6):29-32.
被引量:1
2
孙兰.
论网络环境下图书馆馆长协同思维创新[J]
.图书馆学研究,2002(6):5-7.
被引量:4
3
阎秋娟.
“学科馆员+教师”协同互动合作研究[J]
.图书馆杂志,2009,28(8):39-41.
被引量:21
4
倪四秀,徐佳宁.
江苏省城镇化与区域图书馆协同发展实证研究[J]
.情报探索,2015(12):108-112.
被引量:3
5
孙兰.
论网络环境下图书馆馆长协同思维创新[J]
.图书馆论丛,2002(4):17-20.
被引量:1
6
王福军,冷怀明.
贵州省学术期刊影响力分析与对策[J]
.凯里学院学报,2014,32(6):105-108.
被引量:3
7
刘淑玲.
高校图书馆要建立学科馆员制度[J]
.时代报告(学术版),2012(03X):279-279.
8
翟杰全.
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重要支撑——科技创新与科技传播的协同互动机制研究[J]
.学术前沿,2016(16):70-79.
被引量:5
9
陈永平.
论学科馆员协同互动服务模式的构建[J]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8(6):11-13.
被引量:24
10
王灿发,邢祥.
网络舆论场博弈与治理之策探讨[J]
.中国出版,2015(12):21-24.
被引量:5
图书馆学刊
2012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