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30年后再看香山饭店——中国建筑现代化与民族化之间的探寻
Xiangshan Hotel after 30 Years: The Exploration between the Modernization and Nationalization of Chinese Architectur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从香山饭店建成至今的三十年中,中国建筑师从未停止中国属性现代建筑的实践。但是,收效甚微,大多只是潮流,或是概念的提取,禁不住时间的考验。怎样才是中国属性现代建筑呢?三十年过去了,还是没有出现中国自己的现代建筑,是建筑师的问题还是问题本身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建筑大师贝聿铭的作品香山饭店,试图寻找民族化与现代化之间的关系,探讨现代化基础上民族化的可行性。
作者
王璐
机构地区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出处
《建筑与环境》
2012年第2期141-143,共3页
ENVIRONMENTAL ARCHITECTURE
关键词
香山饭店
现代化
民族化
分类号
TU-021 [建筑科学—建筑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7
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38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9
1
市明.贝聿铭谈建筑创作侧记.建筑学报,1980,(4):19-19.
2
王天锡.香山饭店设计对中国建筑4I作民族化的探讨.建筑学报.1981.6.
3
顾孟潮.北京香山饭店建筑设计座谈会.建筑学报,1983.3.
4
彭培根.从贝聿铭的北京“香山饭店”设计谈现代中国建筑之路[J].建筑学报,1980,4.
5
顾孟潮.从香山饭店探讨贝聿铭的设计思想[J].建筑学报,1983,4.
6
陈怡.
香山饭店 贝聿铭中国园林式建筑符号的应用[J]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4,17(3):56-58.
被引量:9
7
孙捷.寻根一.5年05期.
8
董豫赣.
预言与寓言 贝聿铭的中国现代建筑[J]
.时代建筑,2007,50(5):60-65.
被引量:21
9
崔恺,朱小地,庄惟敏,朱文俊.
20年后回眸香山饭店[J]
.百年建筑,2003(Z1):40-50.
被引量:7
二级参考文献
7
1
市明记录整理.贝聿铭谈创作侧记.建筑学报,1980,(4):20-20.
2
盖罗·冯·波姆著,林兵译.贝聿铭谈贝聿铭[M].文汇出版社,2004,108.
3
彭培根.从贝聿铭的北京“香山饭店”设计谈现代中国建筑设计之路.建筑学报,1980,(4):19-19.
4
刘少宗 檀馨.北京香山饭店的庭园设计.建筑学报,1983,(4):52-58.
5
苏州博物馆—贝聿铭封刀之作.来源http://tech.163.com/06/1209/10/31T5UAIR00092323_5.html.
6
王永年,徐鹤林等译.博尔赫斯全集·散文卷[M].浙江文艺出版社,1999.68.
7
何光华.
贝聿铭的建筑思想及创作手法[J]
.中外建筑,1998(6):44-45.
被引量:12
共引文献
38
1
李凌燕,陈婧.
跨文化传播视域下作为空间媒介的当代中国标志性建筑[J]
.时代建筑,2023(6):69-73.
2
彭怒,王炜炜,姚彦彬.
中国现代建筑的一个经典读本——习习山庄解析[J]
.时代建筑,2007,50(5):50-59.
被引量:10
3
查树华.
关于苏博新馆中建筑与自然界面模糊性的分析[J]
.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学报,2008,18(4):41-44.
4
董豫赣.
相反相成 化境八章(四)[J]
.时代建筑,2009(1):106-111.
被引量:7
5
马庆祎.
城市山林与城市广场[J]
.山西建筑,2009,35(24):18-20.
6
马国馨,葛明,何镜堂,王小东,张锦秋,刘东洋,吴焕加,邹德侬,李武英,王家浩.
建筑中国30年论坛[J]
.时代建筑,2009,52(3):50-57.
7
井浩淼,程柏擎.
后现代主义下的中国家具发展[J]
.美与时代(创意)(上),2009(8):71-73.
8
朱文一,陈瑾羲.
中国建筑六“拾年”[J]
.建筑学报,2009(10):1-4.
被引量:1
9
金秋野.
建筑批评的心智--中国与世界[J]
.建筑学报,2009(10):12-17.
被引量:7
10
梁宇舒.
建筑与其外部空间的对话[J]
.室内设计,2010(4):21-24.
被引量:3
1
饶红.
风水与中国建筑的现代化[J]
.新建筑,2000(4):73-74.
2
吴焕加.
本土化:冲突不断的理想情结[J]
.新材料·新装饰,2005,3(3):42-46.
被引量:2
3
王大鹏.
从饭店到博物馆——中国建筑现代化的三十年跨越[J]
.建筑师,2012(2):80-83.
4
吴焕加.
本土化:没完没了的历史过程[J]
.建筑,2005(11):93-96.
5
窦以德.
中国建筑现代化的维生素──《诺曼·福斯特》编后感[J]
.建筑学报,1997(11):49-53.
被引量:5
6
任书斌.
冲突与融合——试论中国建筑的现代化[J]
.中外建筑,2004(3):1-2.
被引量:1
7
吴焕加.
现代化、国际化、本土化[J]
.建筑学报,2005(1):10-13.
被引量:18
8
赖德霖,王浩娱,袁雪平,司春娟.
中国近代时期重要建筑家(一)[J]
.世界建筑,2004(5):88-91.
9
赵喜伦.
大师成长之路——程泰宁的人品与创作观[J]
.建筑,2011(22):76-77.
10
《天地之间——张锦秋建筑思想集成研究》西安首发[J]
.建筑设计管理,2016,33(7):41-41.
建筑与环境
2012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