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计算机多媒体与网络技术在《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中的运用
被引量: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面对科学技术与教育现代化工程的飞速发展 ,高师《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如何进行改革 ,这一课题引起人们前所未有的关注与重视。本文从现代教育技术发展历史和高师《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开设的目的出发 ,提出了当前《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改革的内容 ,是应将计算机多媒体和计算机网络技术作为其核心 ,其教学内容要在一定层面上体现出计算机多媒体和计算机网络技术 。
作者
冯奕竞
机构地区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
出处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9期40-42,共3页
E-education Research
关键词
现代教育技术
公共课
多媒体网络
分类号
G434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G40-057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80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65
同被引文献
18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2
参考文献
7
1
陈永杰,王海阔,彭进,徐三魁,邹文俊,邵华丽,夏学锋.
聚晶立方氮化硼的制备方法及应用进展[J]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2015,35(2):74-80.
被引量:20
2
李启泉,张旺玺.
PcBN加工淬硬钢刀具材料的研究[J]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2011,31(6):75-78.
被引量:10
3
计伟,刘献礼,范梦超,尤海燕,李瀚洋.
PCBN刀具切削GH706磨损特征研究[J]
.摩擦学学报,2015,35(1):37-44.
被引量:13
4
张燕,夏志辉,徐东鸣.
PCBN刀具高速精密切削W-Ni-Fe合金的性能研究[J]
.粉末冶金工业,2016,26(6):35-40.
被引量:19
5
张松锋,周小东,谢辉,李帅,冯飞.
切削淬硬钢用PCBN复合片的合成研究[J]
.工具技术,2017,51(11):57-61.
被引量:4
6
莫培程,吴一,于文霖,王吉林,邹正光,钟生林,王鹏.
cBN-Ti-Al-Si原位合成PcBN复合材料及其力学性能[J]
.材料导报,2018,32(14):2355-2359.
被引量:13
7
陈涛,王道源,李素燕,刘献礼.
渐变倒棱PCBN刀具设计制造及磨削精度检测[J]
.机械工程学报,2018,54(11):214-221.
被引量:11
二级参考文献
80
1
王伏生,赵慕岳.
高密度钨合金及其在军事工业中的应用[J]
.粉末冶金材料科学与工程,1997,2(2):114-120.
被引量:19
2
计伟,刘献礼,范梦超,尤海燕,李瀚洋.
PCBN刀具切削GH706磨损特征研究[J]
.摩擦学学报,2015,35(1):37-44.
被引量:13
3
刘新福,孙以材,刘东升.
四探针技术测量薄层电阻的原理及应用[J]
.半导体技术,2004,29(7):48-52.
被引量:54
4
刘战强,万熠.
PCBN刀具磨损形态与磨损规律的实验研究[J]
.农业机械学报,2004,35(5):229-231.
被引量:15
5
苗志毅,冯克明.
绿色切削与PCBN刀具切削技术[J]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2004,24(5):73-76.
被引量:18
6
刘书锋.
立方氮化硼聚晶材料的研制与推广[J]
.工具技术,2004,38(9):148-149.
被引量:11
7
王尔德,于洋,胡连喜,孙宏飞.
W-Ni-Fe系高密度钨合金形变强化工艺研究进展[J]
.粉末冶金技术,2004,22(5):303-307.
被引量:26
8
龙震海,王西彬,刘志兵.
高速铣削难加工材料时硬质合金刀具前刀面磨损机理及切削性能研究[J]
.摩擦学学报,2005,25(1):83-87.
被引量:46
9
邹浩波,张宇,戴丽玲.
高速切削加工的刀具材料及其合理选择[J]
.机械研究与应用,2005,18(3):6-7.
被引量:3
10
郭丽君.
PCBN刀具在切削加工中的应用[J]
.农机化研究,2005,27(6):205-207.
被引量:5
共引文献
65
1
黄晓云.
SPS循环次数对车曲轴用86W-12.5Ni-1.2Al-5.5Fe-1.5Al2O3钨合金组织及性能的影响[J]
.粉末冶金工业,2020,30(1):51-55.
2
孙春霞.
辅助加工中切削刃微观几何形貌的FEM仿真识别研究[J]
.煤炭技术,2019,38(2):172-175.
3
李启泉,张旺玺,刘书锋,张素梅.
不同PCBN刀具车削硼铸铁的对比研究[J]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2015,35(2):63-65.
被引量:6
4
陈永杰,王海阔,彭进,徐三魁,邹文俊,邵华丽,夏学锋.
聚晶立方氮化硼的制备方法及应用进展[J]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2015,35(2):74-80.
被引量:20
5
张平,翟彦春,王优强.
极端环境下7055铝合金摩擦磨损及表面质量研究[J]
.摩擦学学报,2016,36(2):254-260.
被引量:8
6
王文龙.
不同粘结剂对聚晶立方氮化硼性能的影响研究[J]
.超硬材料工程,2016,28(2):10-14.
被引量:12
7
聂建军,李辉.
淬火钢高速精加工用PCBN刀具材料的研究[J]
.工具技术,2016,50(6):60-63.
被引量:3
8
高云,金成哲.
基于ADAMS的端铣齿轮动力学特性研究[J]
.工具技术,2016,50(6):63-66.
被引量:1
9
刘思志,安立宝.
聚晶立方氮化硼刀具磨损与寿命研究综述[J]
.机床与液压,2016,44(19):168-173.
被引量:3
10
王光祖.
PcBN刀具在难加工材料中的应用[J]
.超硬材料工程,2016,28(5):43-48.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18
1
常咏梅,任儆.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发挥学生主体性[J]
.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4(2):59-60.
被引量:3
2
李克东,赵建华.
混合学习的原理与应用模式[J]
.电化教育研究,2004,25(7):1-6.
被引量:1191
3
田世生,傅钢善.
Blended Learning初步研究[J]
.电化教育研究,2004,25(7):7-11.
被引量:257
4
张有录,俞树煜.
关于师范院校“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思考[J]
.电化教育研究,2005,26(2):40-43.
被引量:41
5
张玲,和汇.
利用英特尔~未来教育理念与资源促进师范生'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建设的实践探索[J]
.电化教育研究,2005,26(6):41-46.
被引量:9
6
何克抗.教学系统设计[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7
BeverlyAbbey[主编].丁兴富等[译].网络教育[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1).
8
加涅等[著],皮连生等[译].教学设计原理[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1).
9
桑新民,张倩苇,赵纳新.
现代教育技术专业主干课程信息化探索[J]
.电化教育研究,2000,21(1):17-21.
被引量:32
10
黎加厚.
电子作品集:我国学校教学改革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新发展[J]
.中国电化教育,2001(3):5-9.
被引量:45
引证文献
3
1
李小苓,刘杰.
信息技术与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整合的探索[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21(4):28-29.
被引量:8
2
吴祥恩.
《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立体化学习环境的探索[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4(3):382-384.
被引量:3
3
舒波,邹霞,向磊.
混合式学习在师范院校《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的运用初探[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7):177-177.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2
1
廖苏云.
运用多媒体技术整合财经专业类课程[J]
.职教论坛,2005,21(23):24-25.
2
王勇.
计算机辅助设计教学模式初探[J]
.现代企业教育,2007(03X):136-137.
被引量:3
3
王勇.
以培养创新能力为目标的教改探索[J]
.计算机教育,2007(06S):21-24.
被引量:7
4
郝永刚,李敬蕊,贾安强,王姣,彭颖.
《计算机辅助设计》教学中“应用式”教学法的探索[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7,9(4):106-108.
被引量:1
5
欧朝蓉.
现代教育技术与旅游信息类课程教学[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21(1):106-108.
被引量:2
6
石晨迪.
高职机械CAD/CAM教学改革的探讨[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19):172-172.
被引量:1
7
张燕丽,周辉.
混合式学习在《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中的应用研究[J]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0,10(6):75-78.
被引量:2
8
刘雪锋.
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材建设现状研究[J]
.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11(4):46-51.
被引量:1
9
盛蓓.
提高职业院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之我见[J]
.科技视界,2013(13):119-119.
被引量:1
10
刘雪锋.
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材建设现状研究[J]
.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4,13(3):63-65.
1
陈有志.
基于能力本位的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改革[J]
.中小学电教(下),2015,0(5):23-23.
2
马启龙.
基于《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的《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改革刍议[J]
.中小学电教(综合),2015,0(11):3-5.
被引量:3
3
崔奎勇.
高职学生基本素养评价体系探究[J]
.职业时空,2012,8(6):81-83.
被引量:4
4
吴向文.
基于内容分析法的高师《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改革研究综述[J]
.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1):30-33.
被引量:1
5
王文惠.
《标准》引领下的师范院校教育技术公共课改革研究[J]
.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18(1):92-95.
被引量:4
6
王高振.
浅谈新背景下的高职计算机公共课改革[J]
.现代企业教育,2014(16):423-424.
被引量:1
7
苏超荣.
《教育技术》公共课改革初探[J]
.广西教育,2003,0(15):39-40.
8
于荣,黎秀玲.
“模块分层教学法”在高职专业基础课中的应用——以植物与植物生理学为例[J]
.科教导刊,2012(33):191-192.
9
徐苑.
谈“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的课程设计[J]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2(21):159-160.
10
罗滨,朱云东,王卫娜.
《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改革中的实践与思考[J]
.中国电化教育,2009(6):89-91.
被引量:4
电化教育研究
2000年 第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