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财政收支状况与居民税负感受
被引量:
4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理论上,政府的税收收入规模以及如何安排使用税收收入,都会影响到居民的税负感受。本文从财政收支视角测度比较了我国各省居民税负感受,分析了税收增长弹性、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基本公共服务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等三因素对居民税负感受的影响,最后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作者
许建国
蔡红英
张楠
机构地区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湖北经济学院
出处
《税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30-33,共4页
关键词
居民税负感受
基本公共服务
实证研究
分类号
F812.4 [经济管理—财政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2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215
同被引文献
32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37
参考文献
3
1
吕冰洋,郭庆旺.
中国税收高速增长的源泉:税收能力和税收努力框架下的解释[J]
.中国社会科学,2011(2):76-90.
被引量:208
2
陈颖.
从三个视角看我国宏观税负[J]
.金融发展评论,2011(11):53-62.
被引量:4
3
蔡红英,朱延松,魏涛.
税收对国民收入分配的调控问题研究[J]
.税务研究,2009(12):28-32.
被引量:6
二级参考文献
22
1
米建国.
中国税收仍会持续高增长[J]
.中国税务,2005(2):16-18.
被引量:9
2
许宪春.
税收收入增长与GDP增长[J]
.税务研究,2005(3):11-12.
被引量:20
3
李方旺.
2000~2005年我国税收收入增长的数量特征与新一轮税制改革[J]
.税务研究,2006(8):3-10.
被引量:26
4
吕冰洋,樊勇.
分税制改革以来税收征管效率的进步和省际差别[J]
.世界经济,2006,29(10):69-77.
被引量:41
5
高培勇.
中国税收持续高速增长之谜[J]
.经济研究,2006,41(12):13-23.
被引量:302
6
马瀛通.
人口红利与日俱增是21世纪中国跨越式发展的动力[J]
.中国人口科学,2007(1):2-9.
被引量:68
7
吕冰洋,李峰.
中国税收超GDP增长之谜的实证解释[J]
.财贸经济,2007,28(3):29-36.
被引量:86
8
CCER"中国经济观察"研究组,卢锋.
我国资本回报率估测(1978—2006)——新一轮投资增长和经济景气微观基础[J]
.经济学(季刊),2007,6(3):723-758.
被引量:128
9
曹广忠,袁飞,陶然.
土地财政、产业结构演变与税收超常规增长——中国“税收增长之谜”的一个分析视角[J]
.中国工业经济,2007(12):13-21.
被引量:182
10
王剑锋.
中央集权型税收高增长路径:理论与实证分析[J]
.管理世界,2008,24(7):45-52.
被引量:52
共引文献
215
1
杨其静,高雄伟.
财政联邦主义与财政分权指标——基于合约理论视角的再审视[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21(1):66-80.
被引量:11
2
李言,雷红.
中国地方政府税收努力的区域差异及收敛性研究[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21,38(4):63-82.
被引量:18
3
叶园园,殷红,吴超林.
税收政策对居民消费的“异质性”效应——基于规模结构双重视角下的实证分析[J]
.南方经济,2021(4):106-122.
被引量:12
4
赵永辉,付文林,冀云阳.
分成激励、预算约束与地方政府征税行为[J]
.经济学(季刊),2020,19(1):1-32.
被引量:37
5
刘骏,薛伟,刘峰.
税负刚性——计划型税收征管模式下的中国企业税负特征[J]
.当代会计评论,2019,0(1):1-22.
被引量:14
6
林志帆,王茂森.
国地税合并对企业税负粘性的影响研究[J]
.财政研究,2023(1):54-70.
被引量:4
7
张恩典,王旭敏.
税收法治的功能定位与实现路径——以提高税收质量与总量为重点的分析[J]
.研究生法学,2011,26(6):63-78.
被引量:2
8
潘孝珍.
新企业所得税法与企业税费负担——基于上市公司的微观视角[J]
.财贸研究,2013,24(5):113-119.
被引量:11
9
蔡红英.
透过高速增长看中国经济发展[J]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1(1):17-18.
10
张婕.
我国税制改革的原因、目标及中长期税制改革的着力点[J]
.知识经济,2011(2):61-62.
同被引文献
32
1
鄢来贵,张江勇.
加强税收征管监督的几点建议[J]
.财政监督,2004(7):29-29.
被引量:1
2
李大明.
强化税收自动稳定器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J]
.宏观经济研究,2008(3):34-37.
被引量:11
3
陈海东.
纳税人意识提高与财政意识的普及[J]
.市场论坛,2008(4):79-80.
被引量:1
4
张阳.
中国税收负担分布的实证分析[J]
.财贸经济,2008,29(6):88-93.
被引量:9
5
王永钦.
政策性歧视、隐性税负与中小企业发展[J]
.学习与探索,2009(4):130-132.
被引量:13
6
刘成龙.
发达国家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税收政策及启示[J]
.经济纵横,2009(9):116-118.
被引量:22
7
安体富,岳树民.
我国宏观税负水平的分析判断及其调整[J]
.经济研究,1999,34(3):41-47.
被引量:117
8
杜茂华.
政府对中小企业的扶持政策解读[J]
.经济师,2010(1):53-54.
被引量:8
9
朱学红.
对“我国税负痛苦指数排行”的思考[J]
.知识经济,2010(16):84-84.
被引量:3
10
李永刚.
中国宏观税负高吗[J]
.社会科学研究,2010(6):26-30.
被引量:12
引证文献
4
1
张楠.
小微企业发展困局破解之道——基于财政视角[J]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3(3):35-37.
被引量:1
2
胡筱晓,曹庚,闻倩靖,夏婷凤,杜娜.
关于重庆居民税负痛苦指数调查分析[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4(7):185-186.
3
陈彦斌,陈惟.
中国宏观税负的测算及启示[J]
.财经问题研究,2017(9):3-10.
被引量:36
4
马爱华,杨右栋.
张掖市税负感强弱影响因素及实证分析[J]
.生产力研究,2018(12):45-48.
二级引证文献
37
1
张衔,徐强.
中国宏观税负的最优动态区间与结构性减税——基于税收政策目标均衡的视角[J]
.社会科学战线,2020(2):58-68.
被引量:4
2
冼艳.
我国减税降费政策实行现状及效果探讨[J]
.纳税,2021,15(16):17-18.
被引量:1
3
熊毅.
微型企业助推大学生创业策略研究[J]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27(2):70-74.
4
王冬,陈明艺.
国内外税费负担衡量指标的比较与选择[J]
.财会研究,2018,0(12):15-20.
被引量:1
5
闫坤,于树一.
开启减税降费的新时代:以降“税感”拓展政策空间[J]
.税务研究,2018,0(3):3-9.
被引量:75
6
陈小亮,姚一旻.
政策力度和传导效率评价[J]
.经济研究参考,2018(3):35-50.
7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课题组,陈彦斌,陈小亮,刘哲希.
结构性去杠杆下的中国宏观经济——2018年中期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J]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8,38(8):5-19.
被引量:20
8
陈小亮.
中国减税降费政策的效果评估与定位研判[J]
.财经问题研究,2018(9):90-98.
被引量:81
9
刘哲希,陈彦斌.
消费疲软之谜与扩大消费之策[J]
.财经问题研究,2018(11):3-12.
被引量:40
10
王曙光,孙慧玲,朱子男.
中国制造业“死亡税率”的测算与因应策略[J]
.财经问题研究,2019(1):92-98.
被引量:12
1
何杨.
存量房房产税征收的效应分析与影响测算[J]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2(3):6-10.
被引量:21
2
杨宜勇,池振合.
充分发挥税收对居民消费的促进作用[J]
.税务研究,2015(3):7-10.
被引量:7
3
雷雨恒.
对我国开征房产税的税收收入与税收负担的计量研究[J]
.财政研究,2014,30(9):18-20.
被引量:9
4
刘霞,姚玲珍.
房产税改革方案覆税范围、征税深度与居民税负——基于上海的数据分析[J]
.管理现代化,2016,36(1):32-35.
被引量:4
5
孟耀,姜广东.
政府收入、居民税负与财税政策[J]
.当代经济研究,2012(12):66-70.
6
孙东升,杜漪.
城市居民税负感及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5,36(2):52-55.
被引量:6
7
谢波峰,谈咏梅.
基于微观数据的我国居民税负分布测算研究——兼谈深化税制改革的有关政策调整[J]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7(5):68-72.
被引量:1
8
李少龙.
金融危机背景下结构性减税政策分析研究[J]
.河北金融,2013(3):5-7.
被引量:1
9
陈李.
财政刺激政策有多大作用[J]
.新财富,2008(11):38-38.
10
财政支农资金虽不断增加 但柯炳生发现占财政支出比重却呈下降趋势[J]
.领导决策信息,2008,0(29):12-12.
税务研究
2012年 第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