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企业内协调看日美国际竞争力的此消彼长
出处
《科技导报》
CAS
CSCD
2000年第4期60-62,共3页
Science & Technology Review
参考文献41
-
1梅士建.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路径选择——以中原经济区为视角[J].农村经济,2013(10):90-94. 被引量:6
-
2王发曾.中原经济区的新型城镇化之路[J].经济地理,2010,30(12):1972-1977. 被引量:142
-
3陈恩,谢珊一.中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区域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西北人口,2018,39(3):18-26. 被引量:13
-
4潘青,费利群.城市转型与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经验镜鉴与方向[J].河南社会科学,2017,25(4):31-38. 被引量:6
-
5方创琳.中国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规律性与重点方向[J].地理研究,2019,38(1):13-22. 被引量:348
-
6任远.可持续城镇化:将可持续发展内嵌于城镇化进程[J].社会科学,2017(2):66-71. 被引量:5
-
7陈丽莎.论新型城镇化战略对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带动作用[J].云南社会科学,2018,0(6):97-102. 被引量:55
-
8王建康.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及其应用——基于全国31省市截面数据的实证分析[J].青海社会科学,2015(3):50-54. 被引量:11
-
9刘士义.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及金融支持路径[J].城市发展研究,2017,24(7):63-67. 被引量:17
-
10付莹.深圳城市化转地政策对新型城镇化土地制度改革的启示[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35(2):28-36. 被引量:3
二级参考文献412
-
1陆大道,姚士谋,李国平,刘慧,高晓路.基于我国国情的城镇化过程综合分析[J].经济地理,2007,27(6):883-887. 被引量:226
-
2李昌平.一位乡党委书记含泪诉说[J].乡镇论坛,2000(10):16-18. 被引量:5
-
3蓝庆新,彭一然.论“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关联机制和发展策略[J].理论学刊,2013(5):35-39. 被引量:42
-
4刘传江.论城市化的生成机制[J].经济评论,1998(5):57-62. 被引量:35
-
5郭志仪,颜咏华.西北地区城市化发展水平比较研究[J].人口与经济,2014(1):18-24. 被引量:5
-
6何显明.市管县体制绩效及其变革路径选择的制度分析——兼论“复合行政”概念[J].中国行政管理,2004(7):70-74. 被引量:65
-
7费孝通.工农相辅 发展小城镇[J].江淮论坛,1984(3):1-4. 被引量:11
-
8刘增录.试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城市化问题[J].经济问题,1985(3):21-26. 被引量:1
-
9张北平.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成本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3,35(S1):14-15. 被引量:28
-
10黄震方,黄睿.基于人地关系的旅游地理学理论透视与学术创新[J].地理研究,2015,34(1):15-26. 被引量:119
共引文献3100
-
1张明斗,乔雪蓓.新型城镇化促进共同富裕的效应与机制研究[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56(1):48-55. 被引量:10
-
2潘炫谚,潘华.市域国土空间视角下的闽南小城镇总体规划评析——以南安市梅山镇为例[J].中外建筑,2019,0(10):106-109.
-
3于显枫,赵记军.CNKI期刊视域下降解地膜研究态势文献计量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20,0(8):119-126. 被引量:3
-
4程翔,杨小娟,张峰.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科技金融政策的协调度研究[J].中国软科学,2020(S01):115-124. 被引量:49
-
5李健旋.中国制造业智能化程度评价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软科学,2020(1):154-163. 被引量:96
-
6李刚,李双元,平建硕.基于改进熵值TOPSIS灰色关联度模型的青海省乡村振兴评价及障碍因子分析[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21,42(12):115-123. 被引量:47
-
7张江峰,刘晓鹰,王莉.西南民族地区乡村聚落分布特征及城镇化水平测定[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21,42(6):162-169. 被引量:4
-
8唐晓灵,高煜童.重庆市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经济协调发展研究[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21,42(5):169-177. 被引量:10
-
9王裕瑾.中国城市群城镇化质量时空演变及空间溢出效应[J].制度经济学研究,2019(4):178-195. 被引量:2
-
10张文兵,陈文捷.英国窄船发展与转型研究[J].运河学研究,2023(2):128-1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