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我国不溶性硫磺的研究开发现状及进展
被引量: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介绍了不溶性硫磺形成机理,主要生产方法以及我国的研究开发现状及技术进展,提出了其今后的发展前景。
作者
李玉芳
伍小明
机构地区
北京江宁化工技术研究所
出处
《精细化工原料及中间体》
2012年第4期25-27,24,共4页
Fine Chemical Industrial Raw Materials & Intermediates
关键词
不溶性硫磺
制备方法
形成机理
技术进展
分类号
TQ125.11 [化学工程—无机化工]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0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16
同被引文献
80
引证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33
参考文献
2
1
欧阳福生,焦安喆,高鹏.
不溶性硫磺萃取剂的研究进展[J]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2010,11(2):30-33.
被引量:3
2
欧旭东.
不溶性硫磺合成方法及生产工艺研究进展[J]
.广东化工,2009,36(7):97-100.
被引量:16
二级参考文献
30
1
蒲启君,顾铭权,张建国,张水英.
我国水法不溶性硫黄技术与产品的新水平[J]
.橡胶工业,2004,51(10):625-630.
被引量:12
2
罗红妍.
不溶性硫磺的试验研究[J]
.梅山科技,2004(B12):38-41.
被引量:4
3
李俊山,孙军,张大龙.
估算橡胶助剂溶解度参数用基团贡献值的研究[J]
.橡胶工业,1995,42(7):393-395.
被引量:33
4
施凯,陈秉铨,刘成岑.
不溶性硫生产新工艺的研究[J]
.化工学报,1996,47(2):254-258.
被引量:25
5
王柳英,邱祖民,邱俊明.
不溶性硫磺的研究进展[J]
.化工科技,2006,14(6):49-53.
被引量:33
6
汪家铭.
不溶性硫磺生产现状与市场分析[J]
.中国石油和化工经济分析,2007(11):37-41.
被引量:8
7
黄积中.中国轮胎工业发展对橡胶的需求.橡胶工业,2007,54(18):15-18.
8
李正西.不溶性硫磺的诃研报告[J].化工开发与设计,2002,(1):26-26.
9
Swieton S, Musial M, Nowak W, etc. Method of Obtaining Sulfur Undissolvable in Carbon Disulfide. EP 294083. 1992.
10
Kuznetsov A A, Kulikova O A, Development of Polymer Sulphur Chemistry. Prog Rubber Plast. Technology, 2000, 16 ( 4 ) : 255 - 267.
共引文献
16
1
崔小明.
不溶性硫磺的研究和开发进展[J]
.广东橡胶,2010(7):18-21.
2
陈国强,产圣,李辉.
不溶性硫磺稳定剂的选择及效果研究[J]
.石油炼制与化工,2011,42(3):61-65.
被引量:13
3
崔小明.
橡胶添加剂不溶性硫磺的性能与生产工艺[J]
.中国轮胎资源综合利用,2011(9):18-22.
被引量:1
4
吴勇,张永端,顾洪儒.
专利200810204615.0生产不溶性硫磺及普通硫磺粉[J]
.广东化工,2012,39(1):130-130.
5
李玉芳,伍小明.
我国不溶性硫黄的研究开发现状及进展[J]
.广东橡胶,2011(12):10-13.
被引量:1
6
刘红艳.
不溶性硫磺制备的技术与过程探究[J]
.中国化工贸易,2012,4(4):66-66.
7
申高忠,谢恩.
不溶性硫磺低温熔融法聚合工艺研究[J]
.广东化工,2014,41(17):51-52.
被引量:2
8
陶磊,宗成中.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包覆硫黄微胶囊的制备与表征[J]
.弹性体,2016,26(3):49-52.
9
陈新民,邹飚,雍占福,黄兆阁,何有圣.
不溶性硫黄热稳定性试验研究[J]
.橡胶科技,2017,15(7):48-51.
被引量:5
10
李万军,冯岁龙,臧跃杰,尚为公,孟昭.
基于消除H2S排放的硫磺沥青添加剂的研究[J]
.公路,2018,63(3):198-202.
被引量:5
同被引文献
80
1
李双文.
不溶性硫磺的研究和开发进展[J]
.精细化工原料及中间体,2010(3):19-23.
被引量:5
2
汪家铭.
不溶性硫磺产需现状与市场前景[J]
.精细化工原料及中间体,2010(4):18-21.
被引量:6
3
蒲启君,顾铭权,张建国,张水英.
我国水法不溶性硫黄技术与产品的新水平[J]
.橡胶工业,2004,51(10):625-630.
被引量:12
4
梁诚.
叔丁胺合成技术进展与市场分析[J]
.四川化工,2005,8(1):28-31.
被引量:3
5
常宏岗.
不溶硫的生产和应用[J]
.石油炼制与化工,1994,25(7):24-26.
被引量:19
6
高热稳定性不溶性硫磺[J]
.化工中间体导刊,2005(14):3-5.
被引量:2
7
梁诚.
抗氧剂新品种开发与应用[J]
.塑料科技,2005,33(5):35-38.
被引量:4
8
由文颖,赫玉欣,宋文生,周集义,张玉清.
不溶性硫磺稳定性研究进展[J]
.化学推进剂与高分子材料,2005,3(5):14-16.
被引量:13
9
施凯,陈秉铨,刘成岑.
不溶性硫生产新工艺的研究[J]
.化工学报,1996,47(2):254-258.
被引量:25
10
王勇,武文良,曾崇余,汪雄辉,周立进.
不溶性硫磺的制备及其热稳定性[J]
.精细石油化工,2006,23(2):27-30.
被引量:9
引证文献
9
1
孙志祥,梁诚.
橡胶助剂新品种和新工艺的开发与应用[J]
.轮胎工业,2014,34(11):643-651.
被引量:8
2
杜孟成,王维民.
不溶性硫黄的发展现状及评价方法[J]
.橡胶工业,2015,62(5):312-317.
被引量:9
3
胡伟庆,吴立报,黄婉利,罗望群.
高热稳定性不溶性硫磺的制备及应用性能评价[J]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2015,28(4):18-21.
被引量:7
4
舒阳,赵基钢,王荣杰,沈本贤.
影响测定不溶性硫磺热稳定性条件的研究[J]
.现代化工,2016,36(5):183-185.
被引量:8
5
王明明,郭艳梅,时盼盼,齐彩亚,安会勇.
升温机制对硫磺聚合的影响[J]
.应用化工,2016,45(11):2190-2192.
被引量:3
6
王勇,付建建,贾建福,崔倩倩.
不溶性硫磺淬冷新工艺和稳定剂的研究[J]
.当代化工,2016,45(11):2552-2555.
被引量:4
7
曾爱风,吴盘亮,刘晨,陈伟君,阳清.
不溶性硫磺的合成方法、应用及市场[J]
.广东化工,2018,45(10):170-171.
被引量:2
8
吴立报.
低温熔融法制备不溶性硫黄试验研究[J]
.橡胶工业,2018,65(6):673-677.
被引量:2
9
周建功,王延臻,宋春敏,段红玲.
不溶性硫黄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进展[J]
.合成橡胶工业,2019,42(5):419-424.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33
1
王丛丛,蒋秀燕.
金属离子对不溶性硫磺稳定性的影响[J]
.当代化工,2020(11):2439-2445.
被引量:1
2
雍占福,高杨,何有圣,刘强,黄兆阁.
胶料混炼过程中不溶性硫黄熔融与分解协调控制的研究[J]
.橡胶工业,2018,65(12):1349-1354.
被引量:4
3
张艳玲,丁元强,丁兆娟,刘爱芹.
用差示扫描量热仪分析不溶性硫黄的热稳定性[J]
.橡胶科技,2016,14(8):50-52.
被引量:2
4
时盼盼,王明明,姜一男,齐彩亚,安会勇.
低熔点线形高分子量聚苯硫醚的制备[J]
.当代化工,2016,45(10):2277-2279.
被引量:3
5
吴立报,黄婉利,罗根祥,韩春玉.
不溶性硫磺的结构与热稳定性研究[J]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2016,29(5):22-25.
被引量:8
6
王明明,郭艳梅,时盼盼,齐彩亚,安会勇.
升温机制对硫磺聚合的影响[J]
.应用化工,2016,45(11):2190-2192.
被引量:3
7
崔海涛,田松林,刘华朋,崔倩倩.
高品位不溶性硫磺合成条件研究[J]
.当代化工,2017,46(1):20-23.
被引量:2
8
孙举涛,姚彬彬,王丽丽,刘尧.
多功能橡胶助剂TPM的制备及其在溶聚丁苯橡胶中的应用[J]
.橡胶工业,2017,64(4):228-231.
被引量:5
9
黄伟.
不溶性硫磺用稳定剂研究进展[J]
.硫酸工业,2017(4):1-4.
被引量:1
10
孙举涛,王丽丽,刘晓玲,孙学红.
茶多酚基多功能助剂TPN的制备及其在胎面胶中的应用研究[J]
.弹性体,2017,27(3):1-5.
1
葛盾倡.
氢的研究开发现状[J]
.全球科技经济瞭望,1997,12(2):23-24.
2
佐藤次雄,岛田昌彦,王耀明.
结构陶瓷材料的研究开发现状[J]
.江苏陶瓷,1990(3):40-47.
3
崔小明,聂颖.
干法乙炔生产技术的研究开发现状[J]
.化工科技市场,2009,32(10):1-5.
被引量:7
4
李韡.
世界各国利用核反应堆生产氢的研究开发现状[J]
.国外核新闻,2003(4):10-13.
5
吴良泉.
非石油路线乙二醇生产技术的研究开发现状及其探讨[J]
.上海化工,2008,33(5):18-22.
被引量:9
6
张彪,吴金源.
复合陶瓷研究开发现状[J]
.宝钢技术,1997(3):43-45.
7
马敬环,刘家祺,李俊台,彭福兵.
反应精馏技术的进展[J]
.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2003,19(1):1-8.
被引量:42
8
沈寅初.
生物技术在化学工业中的应用[J]
.上海化工,1998,23(12):35-38.
被引量:5
9
王琴,张鹏云.
含氟精细化学品研发现状及发展前景[J]
.甘肃石油和化工,2013,27(2):16-19.
被引量:3
10
李虎霞,李谦定.
聚合物阻垢分散剂研究进展[J]
.化工时刊,2005,19(9):50-53.
被引量:1
精细化工原料及中间体
2012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