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天麻人工栽培技术
被引量: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介绍了天麻人工栽培技术,主要包括栽培条件、场地选择、材料选用、菌材培养、栽培管理、适时收获等内容,以期为天麻的人工栽培提供参考。
作者
许兴林
机构地区
四川省广元市利州区工农镇农技站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12年第5期169-169,171,共2页
Moder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关键词
天麻
人工
栽培技术
分类号
S567.39 [农业科学—中草药栽培]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76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27
参考文献
5
1
胡龙湘.
天麻人防地洞高产栽培技术[J]
.湖南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3(1):84-86.
被引量:4
2
胡文华.
天麻栽培新法[J]
.河南农业科学,2000,29(12):32-32.
被引量:3
3
王云生,赵瑞霞.
天麻室内栽培技术[J]
.内蒙古农业科技,1999(4):37-37.
被引量:1
4
程荣仙,赵同僚,杨海芹,庞玉丽,王越涛.
天麻及其栽培技术[J]
.河南农业科学,1996,25(9):34-34.
被引量:3
5
王云龙,罗占军.
天麻高产栽培技术要点[J]
.中国民兵,2010(5):52-52.
被引量:4
二级参考文献
2
1
刘华,谭德仁,曾祥福,柳祝勇,祝友春,胡庆权.
菌材伴栽与天麻高产栽培技术研究[J]
.湖北林业科技,2006,35(4):14-16.
被引量:8
2
谢自奉.
天麻高产栽培技术措施[J]
.食用菌,2004,26(1):42-42.
被引量:4
共引文献
7
1
吴学靖,张明勇.
浅析彝良县天麻的发展前景及栽培技术[J]
.林业建设,2013(1):57-60.
被引量:2
2
区焕财,李宏涛,甘梦阳,夏宇,张汝坤.
天麻种植工艺及机械化生产技术体系探讨[J]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21):8869-8871.
被引量:6
3
张国庆,陈青君,郭亚萍,李雪红,易珊,张勇虎.
北方地区天麻品种与栽培模式对产量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2014,30(4):205-209.
被引量:1
4
席正江,卢天尧.
浅谈天麻高产的栽种技术[J]
.农民致富之友,2016(11):155-155.
5
吴迎福,王亚蓉,孙远彬,吴克俊,余俊.
天麻种子野外育种与培育[J]
.林业科技通讯,2017(8):24-26.
被引量:2
6
王云生,罗雄,邹学海.
不同栽培基质对天麻品质的影响[J]
.凯里学院学报,2020,38(6):45-49.
被引量:2
7
云南省彝良县小草坝优质天麻[J]
.云南农业科技,2004(3):10-12.
被引量:6
同被引文献
76
1
徐锦堂.
我国天麻栽培50年研究历史的回顾[J]
.食药用菌,2013,21(1):58-63.
被引量:30
2
陆永利.
天麻素镇痛机制的研究进展[J]
.食药用菌,2013,21(2):85-86.
被引量:5
3
李永杰,马建辉.
天麻人工无性繁殖栽培技术[J]
.甘肃农业科技,2004,35(8):51-52.
被引量:2
4
杜顺刚,李冬雪,杨海芹,李景成.
天麻有性繁殖萌发菌制作技术[J]
.中国食用菌,2004,23(6):29-30.
被引量:6
5
江流,徐锦堂,王贺,刘鸿翔,孙勇如.
天麻抗真菌蛋白的检测及免疫荧光定位[J]
.Acta Botanica Sinica,1993,35(8):593-599.
被引量:9
6
郭顺星,徐锦堂.
蜜环菌侵染猪苓菌核的细胞学研究[J]
.Acta Botanica Sinica,1993,35(1):44-50.
被引量:25
7
胡忠,黄清藻.
天麻中抗真菌蛋白质的诱导和积累[J]
.云南植物研究,1994,16(2):169-177.
被引量:16
8
王曼玲,胡中立,周明全,宋运淳.
植物多酚氧化酶的研究进展[J]
.植物学通报,2005,22(2):215-222.
被引量:191
9
王绍柏.
杂交天麻品种特性与引种栽培[J]
.农家顾问,2005(8):40-40.
被引量:5
10
黄占波,宋冬梅,陈发奎.
天麻化学成分的研究(Ⅰ)[J]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2005,15(4):227-229.
被引量:39
引证文献
7
1
区焕财,李宏涛,甘梦阳,夏宇,张汝坤.
天麻种植工艺及机械化生产技术体系探讨[J]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21):8869-8871.
被引量:6
2
王丽馥,周常霞.
长白山有机天麻栽培管理浅析[J]
.农业与技术,2013,33(12):114-114.
被引量:1
3
商崇远.
天麻高产优质栽培技术[J]
.北京农业(下旬刊),2014(11):10-10.
4
吴迪,邓琴,贾亚琪,程志飞,刘品祯,曾宪强,王坤,曹永直,邵先强.
德江天麻种植基地土壤养分含量分析及评价[J]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4(2):27-31.
被引量:1
5
牧国立,辛建召,周大林.
伏牛山区天麻人工露天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6(15):92-93.
被引量:4
6
杨兴成,马风伟,王瑞.
天麻人工栽培技术研究进展[J]
.山西农经,2018(16):81-81.
被引量:4
7
杨婧,王传华,曾春函,王洋洋,侯云波,杨林.
海拔对乌红杂交天麻产量与品质的影响及其酶学作用机制[J]
.西北植物学报,2021,41(2):281-289.
被引量:13
二级引证文献
27
1
柳敏,周茂嫦,王彩云,李恒谦,成忠均,周雪,阮培均.
天麻用种量对农艺性状、产量及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J]
.中药材,2023,46(2):298-302.
被引量:2
2
刘泊远,区焕财,夏宇,李宏涛,甘梦阳,喻自荣,张汝坤.
天麻热风干燥试验分析[J]
.湖南农机,2014(2):35-37.
被引量:4
3
代江荣,余庆.
中药材天麻的现代栽培技术研究进展分析[J]
.华东科技(学术版),2015,0(12):447-447.
4
于雪,胡文忠,姜爱丽,李鹤,杨柳,宋春璐.
天麻的活性成分及功能性研究进展[J]
.食品工业科技,2016,37(8):392-395.
被引量:58
5
张家琼.
昭通市昭阳区天麻仿野生种植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6(20):68-69.
被引量:3
6
冯诚,莫光森.
广西百色典型烟草种植区土壤肥力评价[J]
.广西农学报,2016,31(5):46-51.
被引量:5
7
张琴,张东方,吴明丽,郭杰,孙成忠,谢彩香.
基于生态位模型预测天麻全球潜在适生区[J]
.植物生态学报,2017,41(7):770-778.
被引量:44
8
姜瑶瑶,包海鹰.
天麻种子抗疲劳和耐缺氧作用及其脂溶性成分研究[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45(9):116-122.
被引量:6
9
刘振花.
阜新地区林下栽培天麻技术探析[J]
.防护林科技,2019,0(6):85-86.
被引量:1
10
梁彤,廉冬,马珍璐,张跃进,孙建华,张小燕.
天麻种苗质量分级标准研究[J]
.种子,2020,39(5):135-140.
被引量:5
1
吴伟东.
天麻高产栽培技术[J]
.甘肃农村科技,2002(2):41-42.
2
夏家超.
怎样栽培天麻[J]
.农村实用科技,2001(9):8-8.
3
林光辉,邓水泉.
天麻的有性繁殖[J]
.海峡药学,1997,9(S1):132-132.
4
陈金兰,孟凡胜.
天麻人工栽培技术[J]
.农村科学实验,2002(3):30-30.
被引量:4
5
黄先祥,伊秀锋.
脱毒马铃薯原种一代对比试验[J]
.现代农业,2010(11):37-37.
被引量:1
6
詹仲铭,杨祖秀.
蜜环菌MX-l及其菌材培养技术要点[J]
.农村实用科技,2001(7):13-13.
7
董益,王文成,汤晓雅.
山区天麻栽培技术[J]
.温州农业科技,2006(1):33-35.
被引量:2
8
王慧超,杨敏,江波.
茎瘤芥总DNA提取研究[J]
.种子,2010,29(2):77-78.
被引量:1
9
王凯军,焦为屹,宋学淑,齐巍,于爱虹,铁利伟,王宪华,孙东华,刘吉斌,王长路.
猪芩的人工栽培技术[J]
.吉林林业科技,2004,33(5):40-41.
10
廖光祥,杨农锦.
天麻双层箱固定菌材高优栽培技术要点[J]
.农业科技通讯,1995(7):13-13.
现代农业科技
2012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