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浅识《脾胃论》在消化道肿瘤治疗中的重要性
被引量: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以李东垣的脾胃理论为指导,为消化道肿瘤放、化疗所致的不良反应从脾胃气虚论治提供了理论依据,合理应用可增加机体的免疫力,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
武翔
李有为
查名宝
许林利
机构地区
安徽芜湖市中医院
出处
《光明中医》
2012年第3期421-422,共2页
GUANGMING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E
关键词
消化道肿瘤
李东垣
脾胃学说
分类号
R249 [医药卫生—中医临床基础]
R273 [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6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28
同被引文献
28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5
1
杨忠光.
护胃存津在肿瘤放化疗中的意义[J]
.实用中医药杂志,2004,20(12):708-709.
被引量:4
2
毛德西.
李东垣脾胃学说的特点与用药规律探讨[J]
.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4,19(2):10-12.
被引量:11
3
李守朝.
李东垣脾胃学说与临床实践[J]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4,27(4):4-6.
被引量:10
4
吴耀南,涂福音.
李东垣对“脾主运化”理论的贡献[J]
.甘肃中医,2000,13(1):4-5.
被引量:8
5
杨育同.
甘温除热法探析[J]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05,6(3):30-30.
被引量:4
二级参考文献
6
1
湖南省中医药研究所.脾胃论注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6..
2
李杲.脾胃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7.17.
3
李杲.内外伤辨惑论[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537,542.
4
张介宾.类经(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812.
5
朱震亨.丹溪心法[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63.39.
6
张介宾.景岳全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64.69.
共引文献
28
1
孙海燕.
东垣脾胃学说研究法门析要[J]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35(5):810-812.
被引量:2
2
丁刚.
东垣制方用药特点研究概况[J]
.湖南中医杂志,2008,24(6):101-103.
被引量:1
3
宋琦,王庆其.
《内经》脾胃理论探微[J]
.中医文献杂志,2009,27(1):29-32.
被引量:10
4
冯一.
探验甘温除热[J]
.吉林中医药,2009,29(10):834-835.
被引量:2
5
沈哲,刘彤.
从脾论治血脉病浅识[J]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0,24(7):40-41.
被引量:2
6
张真全.
李东垣倡风药应用学术思想述要[J]
.西部中医药,2012,25(2):43-45.
被引量:12
7
陈玉萍,马淑然,王庆国,赵燕,许筱颖,王乐鹏.
基于肝藏象理论探讨补中益气汤甘温除热的机理[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36(7):441-444.
被引量:22
8
李乃杰,李磊,李文慧.
脾胃学说指导针灸辨治急性期青年贝尔氏面瘫的临床研究[J]
.中国中医急症,2014,23(9):1630-1632.
被引量:21
9
薛青理.
以脾胃学说指导针灸治疗青年贝尔氏面瘫50例[J]
.河南中医,2014,34(11):2168-2169.
被引量:4
10
霍秀红.
郑小伟教授从脾论气[J]
.中医学报,2015,30(1):51-53.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28
1
曾妙,甘家丽,黄培锋,黄洋,王心怡,孙英新,姜希娟.
中医药防治化疗后骨髓抑制疗效及药理机制研究进展[J]
.辽宁中医杂志,2020(10):213-216.
被引量:24
2
陈刚.
试论中医理论中的免疫学思想[J]
.吉林中医药,2006,26(4):1-3.
被引量:28
3
口锁堂,口维敏,吴焕淦.
中医学免疫学思想探讨[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9,27(8):1637-1639.
被引量:13
4
田峰,谢雁鸣.
真实世界研究:中医干预措施效果评价的新理念[J]
.中西医结合学报,2010,8(4):301-306.
被引量:102
5
刘保延.
真实世界的中医临床科研范式[J]
.中医杂志,2013,54(6):451-455.
被引量:257
6
万朝霞,胡嘉芮,马龙飞,周杰,李泉旺.
胃癌根治术前后舌象及中医证候的临床研究[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8,24(11):1558-1561.
被引量:10
7
刘洋,查名宝,武翔,陈祥.
三味泄浊贴联合三仁通便饮防治化疗相关便秘临床研究[J]
.中医药临床杂志,2019,31(2):353-356.
被引量:3
8
郑敏麟,阮诗玮.
中医藏象实质细胞生物学假说之一——“脾”与线粒体[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2,8(5):10-12.
被引量:89
9
李晶,史会娟.
“甘温除热”法治疗肿瘤热的临床观察[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4,20(12):1710-1711.
被引量:6
10
刘启梁,黄庆愿.
肿瘤细胞能量代谢特点及其意义[J]
.生命的化学,2015,35(3):387-391.
被引量:11
引证文献
2
1
许林利,李有伟,查名宝,娄悦.
芪术扶正方应用于进展期胃癌的真实世界研究[J]
.中医药临床杂志,2023,35(1):165-168.
2
龙柳伊,王佳梅,李雪珂,王巧灵,肖冲.
肿瘤代谢-免疫相互作用机制及其中医证本质研究[J]
.世界中医药,2024,19(18):2800-2803.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2
1
吴佳禾,崔慕瑶,李卫东.
基于“火与元气不两立”探讨运用甘药治疗肿瘤免疫相关不良反应[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25,48(4):566-572.
被引量:2
2
王墉,孙颖,邹毅,刘寨东.
从“元气-阴火”失衡探析肿瘤免疫微环境失稳态及中医调控策略[J]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25,41(8):1027-1036.
1
王冠庭.
脾胃学说与胃癌关系的研究[J]
.中国中西医结合脾胃杂志,1997,5(1):3-5.
被引量:25
2
韩力,潘永福,蔡淦.
李东垣脾胃学说指导大肠癌术后的临床辨治[J]
.上海中医药杂志,2009,43(9):27-28.
被引量:4
3
陆杏清.
王羲明运用脾胃学说治癌经验二则[J]
.江苏中医,1997,18(1):26-26.
4
周林水,王真.
“阴火”理论在肺癌化疗患者中的运用[J]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33(3):346-347.
被引量:1
5
刘煜昊,葛海燕.
光动力学在消化道肿瘤治疗及其机理研究的进展[J]
.应用激光,2007,27(6):527-529.
被引量:1
6
王旭杰,王松,冯卫华,于春鹏.
铂类药物在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中的临床研究进展[J]
.齐鲁医学杂志,2014,29(4):373-374.
被引量:5
7
罗天航,方国恩.
腹腔化疗在消化道肿瘤治疗中的价值[J]
.世界肿瘤杂志,2005,4(1):49-52.
被引量:4
8
张鹏程,梁鲁,姚碧辉,宋磊.
转录因子Sp1的高表达在消化道肿瘤治疗中的临床意义[J]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2,6(17):5227-5229.
被引量:1
9
刘昌俊.
生物制剂在消化道肿瘤治疗中的应用[J]
.国外医学(肿瘤学分册),1998,25(3):163-165.
10
韩延风.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消化道肿瘤疗效观察[J]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5,20(4):409-410.
被引量:6
光明中医
2012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