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海南岛油茶产业发展历程及展望
被引量:
2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介绍了海南岛油茶发展历程,指出了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对海南油茶产业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以期促进该产业的发展。
作者
陈良秋
杨伟波
李艳
王永
付登强
牛晓庆
王兴胜
机构地区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椰子研究所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油茶研究中心
五指山市人民政府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12年第1期374-374,共1页
Moder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基金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1630012011004-8)
五指山市地方政府项目(2010-1-19)
关键词
油茶产业
发展历程
问题
展望
海南岛
分类号
S794.4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F326.27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7
参考文献
13
共引文献
89
同被引文献
205
引证文献
26
二级引证文献
180
参考文献
13
1
杨抑.
中国油茶起源初探[J]
.中国农史,1992(3):74-77.
被引量:17
2
吴德邻,胡启明,李泽贤,等.海南岛野生油脂植物种质资源考察[C]//海南岛作物(植物)种质资源考察文集.北京:农业出版社,1992:1-12;228-232.
3
王兴胜,黄丽云,陈良秋,杨伟波,李艳,马子龙.
海南省五指山油茶品种结构研究初报[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6(S1):1-4.
被引量:17
4
李艳,陈良秋,杨伟波,唐龙祥,郑亚军,孙丽萍.
海南省五指山地区油茶林调查研究[J]
.江西农业学报,2010,22(11):53-55.
被引量:20
5
陈良秋,杨伟波,王兴胜,唐龙祥.
不同油茶品种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比较[J]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2):12036-12037.
被引量:15
6
杨伟波,陈良秋,王兴胜,唐龙祥,马子龙.
海南省中部地区发展油茶的生态适应性分析[J]
.江西农业学报,2010,22(5):93-95.
被引量:26
7
苏莲花.
油茶育苗与栽培技术[J]
.热带林业,2006,34(4):35-37.
被引量:28
8
王楚蝶.关于重点倾斜扶持五指山市大力发展油茶产业的建议[EB/OL].(2008-04-15)[2011-11-15].http://www.hainan.gov.cn/code/V3/tian/jyta.show.php?id=2540.
9
海南省林业局.对《关于重点倾斜扶持五指山市大力发展油茶产业的建议》的答复[EB/OL].(2009-09-09)[2011-08-10].http://www.hainan.gov.cn/code/V3/tiardjyta.showhf.php?id=2540.
10
黄坚.五指山市在中部市县促进农民增收现场会上的发言[EB/OL].(2009-09-09)[2011-08-10].http://hiagri.gov.cn/Html/2010-05-10/2-97680_2010-05--10-97707.html.
二级参考文献
27
1
罗新宁,陈冰,张巨松,蒋平安,娄善伟,彭小峰,何嘉林.
棉花氮素和SPAD值叶位分布规律研究[J]
.棉花学报,2009,21(5):427-430.
被引量:37
2
赵满兴,周建斌,翟丙年,杨绒,李生秀.
旱地不同冬小麦品种氮素营养的叶绿素诊断[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5,11(4):461-466.
被引量:19
3
陈明媚,邱靖,陈宏宏,肖毓,刘洁,杨媛.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业发展探讨[J]
.黔西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3):15-21.
被引量:5
4
黎先胜.
我国油茶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26(11):127-129.
被引量:127
5
胡冬南,孙科辉,范方礼,陈防,牛德奎,郭晓敏.
油茶幼林土壤养分限制因子的研究[J]
.土壤肥料,2005(6):20-22.
被引量:23
6
梁凌林.
发展油茶生产正当时[J]
.广西林业,2005(6):46-46.
被引量:18
7
徐照丽,李天福.
SPAD-502叶绿素仪在烤烟生产中的应用研究[J]
.贵州农业科学,2006,34(4):23-24.
被引量:59
8
刘跃进,欧日明,陈永忠.
我国油茶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J]
.林业科技开发,2007,21(4):1-4.
被引量:120
9
龙学为,游国庆.
锦屏县油茶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探讨[J]
.贵州林业科技,2007,35(2):62-64.
被引量:24
10
庄瑞林.中国油茶(第二版)[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7.
共引文献
89
1
杨友志,刘想,谭传波.
油茶叶综合利用研究进展[J]
.粮食科技与经济,2020(9):144-146.
被引量:4
2
黄莉莎,石恢平.
修水县油茶栽培技术现状及发展[J]
.农家科技,2011(S3):23-23.
被引量:1
3
张日清,丁植磊,张勖,闻丽.
油茶育种研究进展[J]
.经济林研究,2006,24(4):1-8.
被引量:116
4
周国英,宋光桃,李河.
油茶病虫害防治现状及应对措施[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07,27(6):179-182.
被引量:40
5
路丽,路铃.
油茶育苗造林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09(19):237-238.
被引量:6
6
胡炉魁.
油茶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0(5):40-41.
被引量:10
7
林国锋,陈世品,刘玉宝,冯金玲,陈辉.
油茶良种选育研究进展[J]
.亚热带农业研究,2010,6(2):81-85.
被引量:21
8
黄建,曹洪虎,刘承珊,张淑玲,潘其云,翟建中,闵炜.
上海引种驯化红花油茶的试验研究[J]
.上海农业学报,2010,26(4):75-79.
被引量:4
9
万玲,潘贤丽,康由发,周其良,李碧英,加木,高联红.
海南岛槟榔的菜用开发及其高效栽培[J]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740-742.
被引量:5
10
彭林森.
油茶育苗与造林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1(4):217-217.
被引量:5
同被引文献
205
1
魏霞,李守中,郑怀舟,朱锦懋.
叶片气体交换和叶绿素荧光在植物逆境生理研究中的应用[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3(4):124-128.
被引量:21
2
申巍,杨水平,姚小华,王开良,费学谦.
施肥对油茶生长和结实特性的影响[J]
.林业科学研究,2008,21(2):239-242.
被引量:82
3
教忠意,王保松,施士争,韩杰峰,汪有良,张珏,隋德宗.
林木抗盐性研究进展[J]
.西北林学院学报,2008,23(5):60-64.
被引量:25
4
姚小华,王开良,罗细芳,任华东,龚榜初,费学谦.
我国油茶产业化现状及发展思路[J]
.林业科技开发,2005,19(1):3-6.
被引量:222
5
李艳,陈良秋,杨伟波,唐龙祥,郑亚军,孙丽萍.
海南省五指山地区油茶林调查研究[J]
.江西农业学报,2010,22(11):53-55.
被引量:20
6
陈永忠,王湘南.
油茶生物技术育种研究前景展望[J]
.湖南林业科技,2005,32(4):5-7.
被引量:38
7
陈永忠,杨小胡,彭邵锋,李党训,王湘南,段玮.
我国油茶良种选育研究现状及发展策略[J]
.林业科技开发,2005,19(4):1-4.
被引量:164
8
黎先胜.
我国油茶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26(11):127-129.
被引量:127
9
王学英,师生波,吴兵.
西宁和海北麻花艽净光合速率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日变化比较[J]
.西北植物学报,2005,25(12):2514-2518.
被引量:26
10
陈永忠,肖志红,彭邵锋,杨小胡,李党训,王湘南,段玮.
油茶果实生长特性和油脂含量变化的研究[J]
.林业科学研究,2006,19(1):9-14.
被引量:105
引证文献
26
1
杨胜辉.
油茶的特征特性及开发利用[J]
.现代农业科技,2012(8):224-225.
被引量:2
2
杨伟波,付登强,陈良秋,李艳,赵松林,马锦林,陈国臣,叶航,王兴胜.
海南地区引种试种亚热带油茶优良品种初报[J]
.江西农业学报,2012,24(4):63-65.
被引量:25
3
刘立云,李艳,杨伟波,郑亚军,付登强,陈良秋,张楚琴,马锦林,魏玉云.
不同品种油茶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比较研究[J]
.热带作物学报,2012,33(5):886-889.
被引量:25
4
付登强,陈良秋,杨伟波,李艳,蒋盛军.
海南油茶丰产栽培技术[J]
.热带农业科学,2012,32(9):23-27.
被引量:19
5
付登强,杨伟波,陈良秋,李艳,刘立云.
海南油茶林土壤养分状况调查[J]
.热带农业科学,2013,33(7):17-20.
被引量:14
6
查茨先.
凤阳县新造油茶林栽培技术及前景[J]
.现代农业科技,2013(19):198-199.
被引量:3
7
付登强,杨伟波,陈良秋,李艳,刘立云.
海南油茶林土壤磷吸附特性[J]
.热带作物学报,2014,35(3):521-524.
被引量:4
8
付登强,杨伟波,陈良秋,刘小玉,李东霞.
海南油茶优树选择初报[J]
.热带农业科学,2014,34(6):41-43.
被引量:13
9
杨伟波,付登强,陈良秋,李东霞,刘小玉,朱辉,符海泉.
海南省油茶种苗繁育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4(19):204-205.
被引量:4
10
杨枝林,曾祥全,陈飞飞,黎国运.
海南岛油茶资源现状[J]
.经济林研究,2015,33(3):138-144.
被引量:6
二级引证文献
180
1
杨伟波,付登强,李艳,陈良秋,赵松林,张楚琴,马锦林,陈国臣,叶航,魏玉云.
不同光强下义安油茶幼苗生长和叶绿素荧光特性分析[J]
.热带作物学报,2012,33(4):651-654.
被引量:21
2
付登强,陈良秋,杨伟波,李艳,蒋盛军.
海南油茶丰产栽培技术[J]
.热带农业科学,2012,32(9):23-27.
被引量:19
3
赵侦华,陈福,杨华斌,张林涛,徐德兵,陶鹏云.
云南省高原山地油茶采穗圃高效营建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3(7):193-193.
被引量:1
4
王军峰,葛永金,麻秀新,张李斌,王仁火.
油茶高产品种“长林”系列的引种及性状观测[J]
.江西林业科技,2013,41(1):18-20.
被引量:4
5
杨国荣,李吉勇,李典友,杨波.
舒城县油茶产业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J]
.科技视界,2013(19):15-16.
6
唐敏,侯渝嘉,黄尚俊,邬秀宏,胡翔.
不同茶树品种(系)叶绿素荧光特性比较[J]
.西南农业学报,2013,26(4):1463-1467.
被引量:9
7
吕晓菡,柴伟国,傅鸿妃.
低温弱光下不同起源地辣椒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比较[J]
.北方园艺,2013(24):10-13.
被引量:4
8
孙俊,宋彩惠,毛罕平,宋飞龙,刘枭.
不同品种叶用莴苣叶绿素荧光参数比较[J]
.江苏农业科学,2014,42(1):117-119.
被引量:1
9
吕晓菡,柴伟国.
低温弱光下不同起源地辣椒幼苗光合特性的比较研究[J]
.浙江农业学报,2014,26(1):48-53.
被引量:12
10
付登强,杨伟波,陈良秋,李艳,刘立云.
海南油茶林土壤磷吸附特性[J]
.热带作物学报,2014,35(3):521-524.
被引量:4
1
何子顺,张虎平,张峰.
梨多倍体及其利用研究进展[J]
.山西果树,2016(3):15-18.
被引量:4
2
海南岛石化工业的发展潜力[J]
.东南亚石化市场研究,1995(11):26-28.
3
蔡运龙.
海南岛土地资源利用的现状与未来调整[J]
.国土资源遥感,1994,6(4):46-53.
被引量:7
4
朱丹,文宇,张佩华.
益生菌的功能及其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J]
.现代畜牧兽医,2014(8):27-33.
被引量:14
5
姜立珍,郑丽珊,张树珍.
番木瓜遗传改良研究进展[J]
.现代农业科技,2007(17):11-12.
6
黄义强.
松针粉的研究及应用进展[J]
.福建畜牧兽医,2016,38(3):26-30.
被引量:2
7
王凤轩.
分两步走,实现海南岛粮食基本自给和完全自给的对策建议[J]
.中国农村经济,1990(11):56-58.
8
袁悦,董双双,冯文佩,樊倩文,陈婉茹.
壳聚糖在饲料工业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
.湖南饲料,2016(5):43-45.
被引量:3
9
卓凤仙,毕华,刘强,余龙师.
海南岛农业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J]
.地质地球化学,2001,29(2):72-77.
被引量:2
10
陈平.
我国花卉无土栽培研究进展[J]
.现代农业科技,2011(23):258-258.
被引量:1
现代农业科技
2012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