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大学教学中师生关系的重建——从建构主义理论出发
被引量: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建构主义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思想,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以原有认知结构为基础的主动建构的过程,它对当今大学教学改革有着诸多启示。本文将以此为出发点,重新审视在传统教学中师生互动存在的弊端,并探讨基于建构主义下师生关系的转变与重建,以更好地促进大学教学的发展。
作者
张晓戍
谢亚妮
机构地区
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出处
《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年第4期104-106,共3页
Journal of Aba Teachers College
关键词
建构主义
大学教学
师生关系
分类号
G645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作者简介
张晓戍(1987-),女,福建福州人,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2009级研究生,研究方向:学习与教师心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9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3169
同被引文献
8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4
1
何克抗.
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上)[J]
.电化教育研究,1997,18(3):3-9.
被引量:2282
2
陈琦,张建伟.
建构主义学习观要义评析[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16(1):61-68.
被引量:874
3
田国秀.
1980年以来我国教育界关于师生关系问题研究的评述[J]
.上海教育科研,2000(7):12-17.
被引量:16
4
张桂春.
简论建构主义教师观[J]
.教育科学,2006,22(1):49-52.
被引量:41
二级参考文献
19
1
朱菊芳.
师生关系与教学质量[J]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2):30-35.
被引量:9
2
李瑾瑜.
论师生关系及其对教学活动的影响[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33(3):62-66.
被引量:126
3
章康有.
师生关系面面观[J]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29(2):138-142.
被引量:5
4
张武升.
外国现代师生关系理论的构建与发展[J]
.教育评论,1989(6):69-71.
被引量:6
5
胡尔钢.
角色理论与师生关系初探[J]
.教育理论与实践,1987,7(6):36-39.
被引量:21
6
马志行.
在师生间架起信任的桥梁[J]
.教育理论与实践,1987,7(1):61-63.
被引量:4
7
Siebert, H. , 1999, Paedagogischer Konstruktivismus. Eine Bilanz der Konstruktivismusdiskussion fuer die bildungspraxis. Neuwied: Luchterhand,S. 42.
8
Glasersfeld, E. v. , 1997, Wege des Wissens. Konstrukrivistische Etkundungen dutch unser Denken. Heidelberg,S. 170-171.
9
Diesbergen, C. , 2000, Radikal-Konstruktivistische Paedagogik als Problematische Konstruktion. Frankfurt:Peter Lang, S. 116.
10
Glasersfeld, E, v. , 1987, Wissen, Sprache und Wirklichkeit, Arbeiten zum radikalen Konstruktivismus. Braunschwerg: Viehweg,S, 294.
共引文献
3169
1
曲秋莳,庞文燕.
高职信息化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验证[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3(7):89-96.
被引量:17
2
吴河江.
实用主义与激进建构主义教育思想比较研究[J]
.浙江教育科学,2020(2):3-6.
3
郭锋萍,吴之昕.
新医科背景下医学英语融合人文价值观教育实践研究[J]
.中国ESP研究,2021(4):1-8.
4
周梅.
项目驱动下理工科博士生英语学术交流能力的培养——一项基于“国际学术交流英语”课程的实证研究[J]
.中国ESP研究,2019,0(2):100-110.
被引量:4
5
田艳萍.
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中思辨能力的缺失和培养途径[J]
.校园英语,2020(45):40-41.
6
秦玲玲.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英语教学的启示[J]
.校园英语,2020(33):47-48.
被引量:2
7
文伟,廖湘萍,乐露露.
自然学习思维引导学习理论在电动力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
.学园,2020,13(19):57-58.
8
谢履羽.
高校应用心理学专业学校心理辅导课程教改实践:基于建构主义的视角[J]
.心理月刊,2020(12):28-29.
被引量:2
9
许榕榕,刘海萍.
个性化外语教学研究综述:理论基础与实践应用[J]
.现代英语,2024(10):1-3.
被引量:1
10
周红专.
大学英语教学思政要素挖掘及“润物无声”式学习任务设计初探[J]
.现代英语,2020(2):47-49.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8
1
王红规.
多媒体辅助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探究[J]
.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23(3):124-125.
被引量:6
2
禹禄君.
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个性化教育研究[J]
.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5(3):14-16.
被引量:4
3
余耿华.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物理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7,27(12):16-18.
被引量:8
4
施传柱.
论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教学原则[J]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8,27(3):93-96.
被引量:1
5
游玉祥.
基于语言学视角的网络环境下交互式外语教学[J]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8(1):109-110.
被引量:4
6
梅海峰.
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模式初探[J]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4(3):69-72.
被引量:8
7
郭巧英.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1,8(5):138-138.
被引量:2
8
孙刚成,宋紫月.
“互联网+”时代的高等教育变革取向[J]
.重庆高教研究,2017,5(6):46-53.
被引量:8
引证文献
3
1
马占凌.
物理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
.考试周刊,2014(19):135-135.
2
许元政.
高职开展“线上教学”的几点思考[J]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2,35(18):153-154.
被引量:1
3
韩天鹏.
构建《国际贸易实务》的网络课程[J]
.中外企业家,2014(4X):206-207.
二级引证文献
1
1
陈肖云.
实训课程线上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
.职业,2023(22):10-12.
1
袁德宁.
面向21世纪 深化大学教学改革[J]
.高等教育研究,1998,19(2):43-46.
被引量:48
2
谢和平.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高什么?[J]
.中国大学教学,2015(6):4-8.
被引量:7
3
马万华,喻岳青.
目前大学教学改革中的一些实际问题[J]
.中国大学教学,2000(2):36-39.
被引量:16
4
杨茜云.
微课在大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知识文库,2016,0(17):118-118.
5
王志伟.
面向知识经济的大学教学改革[J]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0,17(3):55-57.
6
许鹏奎.
对建立大学教学管理制度新模式的构想[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23(22):49-52.
被引量:11
7
孙宗禹.
素质教育与大学教学改革[J]
.中国大学教学,2002(9):22-23.
被引量:55
8
魏雪芝.
大学教学改革之探讨[J]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6(9):48-49.
被引量:3
9
马万华.
关于大学教学改革问题的思考[J]
.教学研究,1999,22(4):202-204.
10
马万华.
建构主义教学观对大学教学改革的启示[J]
.高等教育研究,1999,20(5):58-61.
被引量:68
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